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24岁,是处长 > 第841章 纷纷扰扰的企业座谈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1章 纷纷扰扰的企业座谈会

87年9月15号,由商业发展部主办的华夏第一届家电企业座谈会顺利召开。

这次座谈会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室内会议部分,由商业发展部向来参会的企业和投资人详细讲述目前的国家政策,包括推进家电入户的任务,以及符合国家政策的企业具体可以享受到哪些优惠待遇。

包括税收减免的幅度和年限,贷款政策的支持,还有技术转移等等细节。

大部分企业都是冲着这些优惠待遇来的。

毕竟现在国内的家电企业发展得好的不多,很多都已经濒临破产,现在都等着国家的贷款和技术转移来救命呢。

而另一个部分是企业展览。

这次来参加座谈会的大部分企业都带了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过来,有完整的整个产品,包括电冰箱,电视机等等,也有产品中的某个零件。

比如电风扇的电机,冰箱的压缩机等。

企业拿这些东西过来是为了向商业发展部表明自己企业的生产能力。

毕竟虽然现在大家都发展得不太好,但每个工厂的技术能力还是有高有低的。

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可靠的工厂,将来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移之后,更容易消化吸收全新的技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而这种工厂自然更容易获得国家的帮扶。

在这期间,商业发展部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会在不同展位之间走来走去,检查各家工厂带来的产品,如果遇到问题,各家工厂带来的工程师会有相应的解答。

而之前各个工厂努力走通渠道的意义就在这里,在展览结束之后,商业发展部的各个主要领导会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出自己认为适合获得支持和补贴的工厂,之前打通了关系的工厂的名字在这个时候自然更容易出现。

白万里作为商业发展部的老大,他的动向自然是全场关注的焦点。

白万里在几个秘书的陪同下视察各个工厂带来的产品,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专业性之高每每让跟着工厂一起来的工程师都感到吃惊,暗道这么一位掌管经济的正部级领导居然还是懂技术的,当下可不敢抱着任何糊弄的心思,小心翼翼地回答白万里的每个专业问题。

其实白万里自己当然没那么多知识,只是有分身相助。

白万里为了加快国内的工业发展,早就制造了多个顶级工程师分身,自己不太懂技术,但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将自己看到的东西直接传递给这些分身,他们自然能看出其中的问题,然后问出相当具有专业性的知识。

毕竟白万里是个管钱的大部门的领导,万一被下属糊弄了做错决定,造成的经济影响将不可估量,所以这些分身是必备的。

而别人不知道白万里的情况,在他们看来他们的部长是一个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全能人才,自然对这位部长越发敬畏。

一场座谈会持续了两天的时间,接下来就是商业发展部的内部会议,讨论在众多的工厂和投资者中,到底要将国家有限的补助和支持发放给谁。

之前已经打通关系的工厂还较有信心,但更多的人还是惴惴不安,尤其是现场很多被白万里亲自提问的工厂,他们吃不准这位部长的态度,因此心里更加紧张。

而在商业发展部的会议室里,白万里坐在上首。

“座谈会已经结束,各位同志都看过各家工厂带来的产品和零件,对这些工厂目前具备的技术实力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现在请各位同志说一下自己认为有实力可以获得这次国家补贴的企业名单,然后大家再进行讨论。”

白万里说完之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毕竟收钱的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大哥也别说二哥。

但收钱办事是一回事,这时候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又是另外一回事,现在表现得太积极,好像显得自己收了特别多的钱,第一个出头的对在场的老油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都不说话是吧,白万里直接点名呗,谁怕谁啊?

“章司长,你先说吧。”

被点名的章司长无奈地站了起来:“报告局长,根据我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我认为魔都器械厂,东方第一制冷厂,还有人民机械厂三家工厂具备相对成熟可靠的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扎实,应该可以完善地消化新的生产技术,另外……”

虽然是被点了名的,但章司长的发言效果还不错,显然是早就打好了腹稿,就算临时被点名也不慌乱,一副侃侃而谈的态度。

而他也不是没眼力的,提名的三家工厂里有两家是塞了钱,但本身技术实力确实还可以的,至于那种虽然塞了钱,但技术实在是太辣眼睛的他没提出来,免得落人话柄。

有了章司长带头之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始推荐自己中意的工厂,整个过程中白万里都没给出任何意见,只是不时侧过头跟身边的秘书苏星河说两句话。

直到所有人的发言结束,白万里询问道:“没有同志没有发言吗?”

大家都摇了摇头。

“那今天的会议就到此为止,苏秘书,你回去把今天大家的发言结果整理一份表格出来,没被提名的企业直接淘汰,而已经被提名的企业,明天开会进行第二轮讨论,筛选出最后能获得这次国家补贴的企业。”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