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仙本为木 > 第66章 祝卿安:在写了,在写了,别催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章 祝卿安:在写了,在写了,别催了

“呦,你徒弟,学了多长时间了,我之前怎么没有见过?”

颇为壮硕的老人一进门便看见了那正稳稳放出一箭的祝卿安,这箭他不用看也知道,一定是稳稳的落在箭靶上的。

弓箭算是所有武艺之中最难修炼的了,此道入门难,精通难,钻研出花样来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战阵世家对此却无一例外的都有涉猎。

军中评判一个军伍世家是否强盛,一看该世家子弟的行军策论如何,二看其骑术和射术,如果这二者都尚可,那便是军中抢手的上等货色。

老人观这少年郎远没到及冠的年岁,但是那射术却已经渐入佳境,他已经在其的身上看到了老朋友当年意气风发的影子。

“你猜猜。”

赵兴云嘴角的笑容那是压都压不住,他原本不想要装这个逼的,但是奈何对方自己将话递到这个地步了,天赐之物,不取反受其害。

他若是现在不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的装一把,估计晚上会睡不着觉吧。

“看这样子,七八年了吧,不对不对,七八年前的时候你刚来这里,都是在我那里下榻的,哪有机会收这么一个徒弟。”

祝卿安再放一矢,箭矢破开那开始转向地面的阳光,最终落在了箭靶红心的边缘。

很可惜,这一箭有些偏了。

不过祝卿安并未结束,而是再起了一箭,调整好呼吸之后放开手中的箭矢,箭矢便稳稳的落在了下一个点位上。

赵兴云给他立的箭靶足足有七十步远,这个位置上祝卿安命中靶心毫无问题,少年已经发现,赵兴云给他布置的这个任务最难的地方不在射准,而在看准。

毕竟这靶子上没有画点,甚至于靶面都因为一次次箭矢的射入而变得千疮百孔了,他需要准确的找到等间距点的位置。

祝卿安原本是准备先射对角线,随后逐步以对半分割的方式将箭靶射满的,但是很快祝卿安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赵兴云要求的是等间距的五个点,而五个点是没有办法用对分的方式去分割的。

祝卿安立刻就明白了赵兴云这样安排的意义,这就是为了堵死用对半分割方式投机取巧的路子,让他专心于每一箭的落点。

身材壮硕的老者看着祝卿安那不骄不躁的一箭,立刻鼓了鼓掌,给对方以鼓励,只是他还在鼓掌的时刻,下一发箭矢便已经被其射出,箭矢在下一瞬便稳稳的钉在了最后的那个点上。

此刻那箭靶上的五只箭矢,几乎等间距的分布在了这只比一个脑袋大不了多少的靶心边缘。

祝卿安将弓箭架在身侧的架子上,随后来到了赵兴云的身边,和那位老者问了好,随后就转入一侧的小屋内去泡茶了。

“给你提个醒,他开始摸弓箭到现在是这个数。”

赵兴云将四根手指立起,想了想又收下去了一根,只剩下三根带着老茧的手掌立在那冷峻的风中。

“三年,你可别骗我,这准度,这力道,没有个五年打底哪能练的出来?

我看你这徒弟七十步的靶子都可以稳稳上靶了,用的还是五石弓,这放在军伍世家本代之中也算是稳稳挺进前十的苗子了。”

“呵,谁告诉你是三年了。”

赵兴云的话让老人瞬间松了口气,若是三年的话那当真是太恐怖了,这是什么妖孽天赋。

“三个月,看你这没见过市面的样子。

竹君十五岁开十石弓,及冠开二十四石弓,曾于山中遇饿狼,一箭贯穿三狼钉于树,箭矢透木而过,再穿一狼不止。

我这徒弟还差得远,差得远呢。”

赵兴云顺了顺自己的胡须,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看的那老者是眼皮子直跳,他算是感觉出来今日为何出门之时右眼皮在一个劲的跳了。

这是预示着他这老友要在自己面前装一个大的了啊。

“竹君是大宗师,你拿你徒弟和大宗师比……”

老人看了看那端着茶壶和茶杯出来的少年,突然间停住了自己接下来的话。

若是当真是三个月就到了这个地步,那么说不定,说不定当真可以染指那个位置。

老人沉默了片刻,最终只能叹了口气,由衷的为朋友献上了自己的祝贺。

“你当真是走了狗屎运,这泼天的富贵怎么没有砸到我怀里面来给我砸死。”

赵兴云愉快的哼哼了两声,他感觉自己要是告诉这位老友,自己这破天的富贵不仅是自己砸下来的,还是沛公花了人情才给他送怀里面来的,他这位老友大概会因为嫉妒而改变形状吧。

“所以,哦,人家是看上了你徒弟,顺带着给你治了,我就说,你这把老骨头,除了我,谁还愿意费力不讨好的来伺候你。”

老人看了看将热茶给他们两人沏好,随后便起身去收拾那边射入箭靶箭矢的少年,立刻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菖蒲传道,让天下能给武者进行调理的大夫翻了几翻,但是这数量依然是不够用的,盖因武者众多。

且菖蒲虽然弟子门人遍布天下,但是这位医道魁首生前并未留有着作。

这也是当代医者的遗憾之一,老人听一些菖蒲的弟子说过,这位医道魁首本来已经准备开始着书了,只可惜老天爷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虽然不少菖蒲的弟子都在整理着老师的理论,但是这些人大都没有学到全部的精髓,老人也看了一些这类的书,只可惜都差点意思。

故而菖蒲所研习之理此刻依然是通过师徒口口相传,老人估摸着,再过个百余年,五六代,估计这些理论就要落入各家的秘传中去了。

此刻江湖上能给武者治病的大夫还是僧多粥少的状态,这些大夫大都选择待价而沽,学着那些给武者提供长期服务的医药家族的模式,谨慎的选择自己的客户。

老人自然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友也曾位极人臣,更是一位难得的箭术大师。

但是他已经老了,就和自己一样,也是快要死的人了,他很确定,那个给自己这位老友治疗的人比自己的段位高得多,属于是那种他抬头望起,却看不见对方高度的高。

这种人物这世间当然有,但是绝对不算多,在他印象中的大概也就十几个,这些人当中更是半数都是菖蒲的门徒。

对方大概率看不上自己这位老友的身子骨,他估摸着对方估计是看上了他徒弟的天赋,在最提前投资布局。

毕竟一位宗师客户,这可是无数医者梦寐以求的超级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