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仙本为木 > 第54章 开了还是没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兴云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他原本是抱着决绝态度的。

这少年确实是一个好苗子,一个让他舍不得放弃的好苗子。

当代在对方这个年纪到达三四脉的人也许有,但是这些人大都是天赋,努力,资源,师资四管齐下的产物。

他面前这少年看其出手招式就知道,绝对不是传承有序的那一类,对方的师资和资源也一定不会好到可以和那几个天之骄子媲美的程度。

老人感觉的出来,对方的天赋强的可怕,甚至可以媲美近代的那几位先天大宗师。

他已经停在六脉很久了,随着血气衰落,这辈子大概率也就要止步于此了。

虽然六脉已经算是大煜军伍中的中坚力量,但是每个习武之人大抵都仰望过那先天大宗师之境,他也不例外。

此刻有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弥补自己当年遗憾的机会,老人感觉自己的心脏已经再次跳动了起来。

在看到对方那杂乱的套路时,赵兴云是兴奋中带着悲观的,看着这套路越杂乱,他内心中的兴奋和悲观就愈盛。

兴奋是因为这小子练成这个鬼样子都可以到现在这个程度,若是让他拿到了适合的功夫,那不是要牛逼大发了。

悲观是因为,此刻杂糅的越彻底,他想要将对方给拉回来需要花费的功夫就越大。

赵兴云最坏的打算就是这小子已经算是个半残废了,他需要用四五年的时间慢慢帮对方重塑内力流动和用力技巧,同时请大夫帮对方修复暗疾。

但现在这一切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老师,是动作有问题吗?”

来到这书院的第三十二天,祝卿安站在那梅花桩上,看向那正用复杂表情看着他的老人。

对方的复杂他大概可以理解。

关于这套路的修行他大概有点了解,之所以向沛公讨要一个老师,主要是他的那些了解大都是东拼西凑而来的,并没有成体系的了解。

而且他了解的那些东西大都是提纲挈领的理论,对具体的技法他知之甚少,如果需要好好修炼一项护持己身的兵器,确实需要好好的学一学。

对方感到五味杂陈,大概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像是通过一堆大杂烩修行上来的半桶水,但是却可以如此快速,而且毫无障碍的完成自己流派的站桩修行。

只是祝卿安的内力没有走传统熬打血气的路子,实话实说,这还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站桩。

没有涂抹任何色彩,但是素质极高,又有五脉内力加持的身体,当然进步飞速了。

“不,没什么。

我这弓法唤作塞上秋,乃是军伍所传,你之前可曾是修习过?”

老人挠了挠自己的头发,这也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这站桩需要配合不同位置肌肉的用力技巧,同时还需要配合呼吸上面的节奏,最重要的是要有那种身体被架起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言述。

各家大都是由师傅一点点的调整,再配合弟子的悟性完成的。

这一关正常人大概要一年时间方可入门,年纪越小,身体整体的协调性越好,悟性越高入门的越快。

赵兴云见过一些天才,他甚至见过十日就站出来韵味的妖孽。

但是对方和眼前的少年显然不是一个情况,那十日便掌握窍门的男孩是一张白纸,而面前的少年则是已经被荼毒过了的。

赵兴云看着面前少年这已经几乎圆满的势,知道应该进行下一步了,一想到这里他就再次叹了口气。

真可惜,自己没有早点遇到对方,若是他可以早点遇到对方,以对方的天赋大概可以当日入势,甚至现在都有可能已经是五六脉了也说不定。

之前教导他武术的人可真该死啊,赵兴云再次感叹了一句。

塞上秋,祝卿安默念了一遍这弓法的名字,说实话,他很多学来的技法都压根不知道其正确的名字。

不过通过这站桩的用力方式,祝卿安还真的发现其和有几个自己已知的路子有些相似。

“老师,您指的是这个吗?”

祝卿安在得到了赵兴云的同意后跳下了梅花桩,随后在地上零零散散的展示了几招。

“这是塞上秋里面的点月和孤雁。”

老人沉默了片刻,对方的这两下虽然不成套路,但是用力与大体的结构都是没问题的,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卿安啊,你答应我,以后出手的时候千万别随意用别家的招式。

嗯,用也可以用,但是多挑着点对方常见的技法,或者是小门小派的技法去用。”

老人叹了口气,用一句意味深长的告诫结束了今日的课程。

祝卿安这些日子的作息再次规律了起来,他上午在赵兴云的指导下完成课程,中午去书院的食堂用餐,顺带给赵兴云带顿饭,下午则是到藏书阁中查阅书籍,编撰医书。

晚上再给赵兴云带顿饭,用过晚饭之后趁着夕阳练习一阵陶埙,入夜后打坐两个时辰,起床在月色下继续编着医书。

“老师,我今日下午不在藏书阁,您若是要找我,可以去西市。”

“西市?”

赵兴云皱了皱眉,西市那边大都是些小商小贩,不管是以文会友,还是寻欢作乐也不应该到那里去。

“我在那边支了个摊子,替人代笔。”

祝卿安向老人展示了一下手中布口袋里面的笔帘与砚台。

“你这些日子与我同吃同住,理应没有什么大花销的才对,前几日不是才发了这月的饷,那校书郎的俸禄不够用吗?”

若是对一般拜师之人,赵兴云自问不会关注如此多,他教他的,对方学对方的。

认真教导是他的操守,能学多少全凭对方的天赋。

但是眼前这少年对他而言,却已经不似那些仅仅只是有几分名义上师徒情分之人了,对方这几日对他颇为尊敬,更重要的是,这小子天赋太好,悟性又高。

赵兴云已经将对方当做了自己的关门弟子,是传衣钵的存在。

故而他现在不仅对少年的修行颇为上心,甚至是开始物色老大夫,准备为对方调理身体,同时也非常关心这少年的心智。

他是生怕自己教导出来的苗子走歪了路,学成了武艺,却因为性格原因而误入歧途。

赵兴云自是知晓,对方是带艺拜师,本质上只是在自己这里求一个路子,对方既然可以让当今儒道魁首沛公开金口,除开他自然也可以找其他人。

他们说是师徒,实际上对方就是不叫他师傅,只以道友相称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三脉的武者,在江湖上确实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他并非对方的启蒙老师,对方不愿意叫他一声师傅也无可厚非。

但是现在既然对方叫了这声师傅,也把他当做师傅一样的对待,他便想要做好这个角色。

“银钱还充足,只是学生有门神通,需要以此充实。”

老人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祝卿安的解释,只是在少年转身的时候,却又被赵兴云给叫住了。

“卿安,神通乃是传家之物,莫要怠慢了,此物贵重,以后千万不要轻易吐露,恐遭小人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