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很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三皇子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躲在亲卫身后,语气张狂:“叶云舟,本殿下承认你有些本事,但那又如何?只有莽夫才会像你这般行事!吾身为皇子,未来的大周帝王,只要我一声令下,自有人前仆后继保我周全!本想留你一条活路,日后再处置你。可如今倒好,分明是你自己往绝路上走,就休怪本殿下心狠手辣!
叶云舟抬手抹去眼角血珠,闻言只淡淡瞥了眼身后,神色未有半分惧意。三皇子的张狂言语,在他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的叫嚣,连眉头都未皱一下,周身气息沉稳得仿若深潭。立于满地尸体之中,宛如自地狱归来的杀神,无波无澜,无惧无畏。
三皇子看着叶云舟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心中满是怒意与不甘,却又无计可施。他咬着牙,眼中闪过阴鸷的光,暗暗发誓:终有一日,他定要寻得对方的软肋,让其跪地求饶不可。
狭窄的宫道转瞬被人潮挤满。众人虽身着禁卫军服饰,可行动间步伐整齐划一,周身萦绕的铁血肃杀之气,分明是久经沙场的悍将,与普通禁卫军截然不同。
三皇子见状,挺直脊背从亲卫身后迈步而出。人群中一名将领大步上前,单膝跪地行军礼,声如洪钟:“臣见过陛下!”
他身后众人见主将行礼,齐刷刷单膝跪地,齐声高呼:“臣等见过陛下!”声音响彻宫道,震得檐角铜铃嗡嗡作响。
“哈哈哈!”三皇子不仅未斥责众人,反而仰头放声大笑,那张狂肆意的模样,仿佛此刻已稳坐龙椅,眼前众人正在朝贺他的登基大典。
大笑过后,三皇子神色骤然恢复冷峻,端起架势,倒真有几分元真帝的威严气度。他沉声道:“诸位!父皇病重,大皇子勾结隐龙卫意图谋反。本殿虽持有隐龙卫令牌,却因首领叶云舟从中作梗,他们竟抗命不认,公然藐视皇权!如今大皇子已被朕缉拿,尔等速速将其余乱党绞杀,肃清军纪,以正国法!”
“臣定随侍陛下左右,谨遵旨意!”武威将军声如洪钟,话音未落便猛地起身。
身后众将齐刷刷站起,目光如鹰隼般死死锁定被围困中央的叶云舟等人。武威将军盯着叶云舟,脸上满是得意之色,语气极尽嘲讽:“叶大人,没想到吧?你也有今天!不知你此刻,可有后悔平日那些狂妄无知之举?”
若论京中对叶云舟恨之入骨的人,武威将军即便排不上头名,也必定稳居前三。他多年来仅有一子,满心指望儿子延续香火,即便儿子资质平庸难堪大任,也视作传宗接代的希望。然而叶云舟竟只因一个女人,就敢废除他儿子的官职,这无异于断绝他的后嗣,实在可恨至极。如此深仇大恨,他如何能忘?今日这场围杀,他只有一个执念——亲手了结叶云舟。不……光是杀死还不够,他要将叶云舟凌迟,千刀万剐才能解心头之恨!
即便被重兵层层包围,他们几人在这庞大阵势下显得形单影只,无比凄凉,叶云舟的神色却依旧平静。听到对方的嘲讽,他只是冷冷一笑:“我确实没料到会有今日,让你们这群废物有机会在这儿嚣张。至于问我后不后悔?”
叶云舟轻嗤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从无后悔!”
叶云舟的话彻底点燃了武威将军心中的仇恨怒火。听闻此言,武威将军猛地提起重剑,身形如电般纵起,朝着叶云舟疾冲而去。
叶云舟伸手拦住了身旁蠢蠢欲动的隐龙卫众人,独自迎了上去。二人你来我往,刀剑相交,火花四溅。
仅仅几十息的工夫,武威将军一个疏神,便被叶云舟一脚踹在胸口。巨大的冲击力让他整个人倒飞出去,一口鲜血夺口而出。武威将军心中暗惊,早听说这小子武艺高强,可他心里一直没当回事,只当对方是个毛头小子,怎能与自己这久经沙场的老将相比?如今看来,传言不假,这小子确实不容小觑。
“哼,都说君子不做围攻之事,可老子从来就不是什么君子!”
武威将军以剑撑地,强撑起身子,猛烈地咳嗽了两声,又是一口鲜血呕出。他全然不顾,抬起袖子粗鲁地擦去嘴角血迹,双眼通红,声嘶力竭地怒吼道,“都给我上,杀了这小子!”
可惜他这番声嘶力竭的怒喊,如同石沉大海,激不起半分涟漪。众将听了命令,面面相觑,愣是没有一人挪动半步。
武威将军喊完,就等着看那小子如同落入狼群的鸡崽般被轻易制住,可等了好几息,周遭却毫无动静。他猛地回头,眼神阴沉如雷,盯着众将:“怎么?你等还敢违抗军令不成?”
三皇子见状,眉峰微蹙,眼底的笑意瞬间凝结,面色陡然阴沉下来,周身的气势也随之冷冽,眼神如鹰隼般扫过众人,心中已然警铃大作。
众将彼此对视一眼,随即齐声应道:“吾等不敢!”
“既是不敢,为何还不听从军令?”三皇子厉声呵斥道,声音在宫道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
死寂的空气凝滞了几息,终于有人打破沉默,朗声道:“吾等向来只认虎符行事!如今虎符易主,新主已握调兵之权。请恕吾等难以从命!”
军中向来有不成文的规定,众将士需听从虎符之主的命令。而武威将军虎符易主之事,早在事发当日便已昭告军中。况且此事是陛下亲口下旨,哪怕武威将军在将士中威望极高,他们也不敢违抗规定。毕竟人人都有家室子女,谁都怕一旦抗命就被扣上叛逆的罪名,他们中没几个傻子。对于如今三皇子与武威将军的所作所为,众人都看得明明白白,更是轻易不敢冒险。
三皇子与武威将军听闻此言,面容缓和了几分。他们这才恍然惊觉,竟险些忘了军中只认虎符不认人的规矩。军令如山,众将如此行事,倒也在情理之中。
二人都下意识忽略了一件事。既然他们只认虎符,那先前将人部署在宫中时,这些人分明没有按虎符听令,如今又为什么突然拿虎符说事,抗拒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