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934章 江南人的名场面(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4章 江南人的名场面(中)

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左右两侧,文臣武将,一大帮大西南老狐狸,惊骇失色,瞠目结舌,喃喃自语中。

没错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上面的朱皇帝,如此的精明老辣,杀伐果断。

是的,不声不响的,偷偷摸摸的,瞒着所有人,就把江南人弄进了朝堂,且一搞就是两个人。

更恐怖的事情,霸道专横的朱皇帝,直接拿掉了朱企鋘和扶纲的位置,就是想交给江南人。

这他妈的,太让人意外了,心寒心塞啊,这个朱皇帝为了平衡朝局,那是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嘿嘿、、”

龙座上的朱皇帝,环顾窃窃私语的群臣,目光冷冽,嘿嘿直笑。

没错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打破大西南派系,一堆重臣文臣的垄断格局。

既然,有些人喜欢搞事,不想做体面人,朱皇帝就会给他们机会,好好学习一下,什么叫真正的体面。

“肃静”

就在这时,龙座旁边的老太监,潘应龙猛的站出来,响起尖锐的嗓门,整个大殿,再次进入肃静状态。

这个老家伙,是很有眼色的,知道什么时候,该站出来,什么时候,又应该做鸵鸟。

“卢爱卿”

“崇祯九年,中举人”

“崇祯十三年,高中进士”

“历任兵部主事,宁波巡海道佥事,凤阳巡抚,浙东巡抚,兵部尚书”

“隆武元年”

“鞑子大军,南下江浙,爱卿率兵坚守绍兴,温州,屡挫满清兵峰”

“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城破后,率部坚守巷战,背中三矢,犹奋力拼杀,死战不退、、”

、、、

龙座上的朱皇帝,手捏着锦衣卫的情报,一本正经的读起来,还时不时的点了点头。

是啊,这个卢若腾,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难怪会被江浙人推举入朝。

同样,下面的群臣,大西南派系的老杆子们,如临大敌的样子,敌意很深啊。

进士出身,能文能武,做过崇祯皇帝的兵部主事,这个官职经历,比很多在殿的重臣,都资历深厚啊。

更何况,鞑子南下以后,这个头发须白的老家伙,还能领兵上阵,打巷战,钢刀对钢刀,很能打啊。

不愧是大明的进士,都是一个吊样子,能文能武,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嗯”

读完以后,老辣的朱皇帝,又重重的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很认同卢老头的才学,大声夸赞道:

“卢爱卿,不错啊”

“这就是大明读书人的榜样”

“能文能武,劳苦功高,碧血丹青,精忠报国,忠贞之士”

是的,既然打算重用了,肯定要夸一堆的嘛,才能让人信服。

要知道,下面的朝廷重臣,大部分都是举人进士,心高气傲的很。

更何况,这里是大西南朝廷,这个大明王朝,他们西南人,功劳最大,拼杀了十几年。

这也是当初,在舟山悬山小岛的时候,江浙几个大佬,为何商议那么长时间,才挑出三个人。

既然要入朝,就必须挑几个能打的,能文能武的,腰杆子硬,资历深厚,耐打耐操的。

“这样吧”

“卢爱卿”

“工部尚书,就你的了”

“好好干,三十万将士,就指望你的甲胄兵械,鸟铳火炮”

“冒襄,冒爱卿”

“复社领袖,江南四公子”

“鞑子南下,曾多次拒绝满清的招揽,谢绝出仕”

“大公无私,毁家纾难,资助民族义士,积极主动参与抗清运动,也是忠贞不渝的典范”

“礼部左侍郎,就你的了”

“好好干,好好展示你的才学,学以致用,报效朝廷”

啪的一声,专横霸道的朱皇帝,眉头一挑,把情报丢到桌子上,金口一开,钦定了两个六部重臣。

念完以后,再摸着大砍刀,环顾下面的群臣,想看一看,还有没有头铁的老家伙。

没错的,这个时候,要是有人站出来反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这里是大西南,是这帮重臣的老巢,也是他们抗清杀鞑子,坚守十几年的根据地。

但是,那是以前的永历王朝,现在的大明中华王朝,是朱皇帝自己,带兵打下来的江山。

所以说,霸气霸道的朱皇帝,有胆子把江南人召入朝廷,直接提拔到尚书位置。

如果是几年前,懦弱无能的朱由榔,别说是召入朝廷了,下个诏书,都得看这帮人的脸色行事。

“咕噜、、”

大殿左侧,一群老辣的老杆子,听完朱皇帝的口谕后,寂静如斯,安静如鸡,猛吞苦水。

一个个的,不再装死数蚂蚁了,左看看,右看看,脸带愁容,目光忧虑,就是没人胆敢站出来反驳。

没错的,今晚的朝议,骤然看到两个江南人,他们就知道要吊了,要糟糕了。

开会这么长时间,耗时一个多时辰,该尽力的地方,他们也站出来了,甚至逼迫朱皇帝放弃御驾亲征。

但是,狠辣专横的朱皇帝,很明显,还是我行我素,坚决要重用江南人。

“咚咚咚”

跪在地上的两个江南人,两个老狐狸,低头匍匐在地,耳朵却是竖的老高。

等了几个呼吸,发现没人站出来反对了,喜出望外的两人,二话不说,开启了磕头模式,口中高呼:

“皇恩浩荡”

“吾皇万岁,大明万年”

“老臣卢若腾,叩谢天恩”

“老臣冒襄,叩谢天恩”

、、、

当真是喜从天降,泼天富贵,心花怒放啊,不枉他们劳累一场,翻山越岭跑到大西南。

要知道,这个卢若腾,满头白发,今年63岁了,比朱企鋘还大一岁呢。

刚才,专横的朱皇帝,就是以年龄问题,下掉了朱企鋘的工部尚书。

想不到啊,一转眼,竟然让年纪更大的卢若腾,接任工部尚书,太让人无语了,又是惊喜意外。

不过,资历深厚的卢若腾,可不会在乎这些问题,毕竟曾经领兵打仗,身体还是不错的。

更何况,现在是大明中华王朝,这个工部尚书,含金量非常高啊。

以前的弘光王朝,隆武王朝,永历王朝,乱的一塌糊涂,军阀权臣遍地走,国将不国。

他们这些重臣,跟着朝廷,也是四处流浪,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有一天没一天的。

现在不一样了啊,明摆着,中华王朝,国力强盛,中兴之姿,光复华夏,定鼎中原,不再是梦想了。

更何况,现在没有内阁,六部尚书,就是顶尖的重臣,权势滔天啊。

“嘿嘿”

终于搞定了,心中放下一块巨石的朱皇帝,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嘿嘿直笑。

当然了,要想真正的如愿,打破大西南的朝廷格局,还是任重道远啊,得等到收复大江南。

是的,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步子迈太大了,容易扯到蛋蛋。

就像那个夔东,操之过急的朱皇帝,蛋蛋就被扯坏了,少了几根粗壮毛发,蛋疼的不得了。

意淫了一会,暗爽了一把,回过神来的朱皇帝,又抬起头,看着自己的新任工部尚书,开口问道:

“对了”

“卢尚书”

“朕听说,有三个人入朝啊”

“怎么,那个顾炎武呢?还没有找到?”

是的,大名鼎鼎的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朱皇帝是心心念念的。

没错,江南的三大能臣干吏,张苍水,顾炎武,黄宗羲,一个都没入朝啊,这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其实,朱皇帝细心的想一想,也就是了然释然。

张苍水,是江浙义军的领袖,这时候肯定走不了,否则就得崩盘。

黄宗羲,听说是个书法家,教书很厉害,但年纪上,应该是在壮年,三四十左右。

这个年纪,说实在的,除了朱皇帝刚刚起势的时候,才有机会入朝做重臣。

同样,顾炎武,应该也是差不多,是年纪问题吧,即便是入朝了,年纪上也是一个弱项。

这就是很现实的问题,朱皇帝的朝廷,越来越正规化了,正常的六部重臣阁老,至少也要50以上。

像这个冒襄,在朱皇帝眼里,其实在资历上,就非常勉强的。

没有举人,也没有进士,更没有在朝廷任高官的经历,这点朱皇帝有点小失望。

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复社领袖,是江南读书人的扛把子之一。

当然了,骨头很硬,满清统治江南那么长时间,竟然都顶得住,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再有一点,在朱皇帝的印象里,这个冒襄的小妾,好像也是名人啊,不知道现在过的如何。

“呃”

听到朱皇帝的质问,刚刚做了工部尚书的卢若腾,立马感受到了压力,陷入了无语状态。

这个朱皇帝,还是太年轻了,嘴巴也太快了吧,竟然把没有入朝的顾炎武,直接捅了出来。

没错的,大殿内,听到消息的西南人,又对两个江南人,行注目礼,眼神里很多怨念怨恨啊。

一个个心中暗骂,这他妈的,这帮江南人,是打包批发啊,一来就三个,想吞并大明中华王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