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川之国的国境狭长,南北差异颇大,夹在正中间的城镇在地形上直通南北,成为了两方沟通的桥梁。

川中城便是处于川之国南北线正中心的城市,因地势优势成为了南北沟通的必经之路,因此商贸生意十分红火,常年处于收过路费躺着挣钱的状态。

考虑到还不方便直接掀桌子的原因,川南能放在明面上的生意一直老老实实地路过这里。他们当然不是白白路过的,而是利用交易网络建立起了自己的人脉关系,然后就是常规的在喝酒谈心的过程中“偶尔”说那么几句真心话,吐糟川北的营商环境有多么多么困难,杂税实在有点多了,基础建设也不咋滴,路不好走,劫道也是常常碰上,报官数次都没法解决,完全比不过川南。

“晖”挑选的人脉都是做过背调的,他们知道哪些人能被打动,而哪些人则像顽石一样,除非彻底打破他们的生存环境,否则根本难以被撼动。

同时,川中城也坐落着整个川之国最好的学府。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最北面处于三大国交汇处,一旦打起仗来必会被波及。但是越是交汇处,越是能做生意,所以他们的经济中心也常年处于北方,国都也在偏北方的位置。就因为这个国家处于如此拧巴的状态,国主才不敢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便把教育放在了川中。

要知道,能在这种小国上学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贵族、高官、富商的子弟,是下一代国主官员的预备役。这么安排也是考虑到万一最坏的可能发生了,川之国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成了别人的国家。

但是吧,这种不把后代放眼皮子底下教育的方式,总有能被钻空子的地方。在“晖”到来之前,这座学府的风气可不太行,买卖成绩?那都是家常便饭了,虽然有推荐信入学制度,但如果真的有心去钻空子,塞人进去镀金也不是不行。

“晖”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件事,送了三个自家的孩子入学,这三位虽然在当忍者上没什么天赋,但却达成了奇妙的互补。一位是团队的技术核心,考试写文章啥的完全不在话下,就是人有些社恐,不爱说话。一位是团队的外交达人,入学没多久便打通了数个班的人脉,除了学不进去文化课就没什么毛病了。还有一位的能力相当综合,正好能中和一下团队的氛围,同时也坚定地相信着“晖”的未来。

他们仨儿也确实足够组成一个小支部了,在学校里混的风生水起的同时,还给这群何不食肉糜的富n代上了一堂生动的民生课。少年人尚未被世俗过度污染,有些人听了这些以后大为震惊,因为教书先生是绝对不会和他们讲这些的。而也有些人对此无动于衷,透着一股子需要被现实敲打的冷漠。

不论如何,这个小支部也确实圆满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尽最大可能收拢了一批对“晖”的理念十分神往的支持者。

城内的渗透稳步进行,城外也不甘落后。川北的商队是绝对竞争不过川南的,他们从不对平民百姓吝啬,收货的同时也在推广优质的种子和种植理念。普通的农户都是指望着一亩三分地过活的,很少做出新的尝试,但也有敢跨出那一步的人。“晖”出品的东西,质量是绝对过关的,只要有一户赌赢了,整个村子也就差不多拿下了。

至于他们为什么暂时没有动这片区域的地主和官员。那还不是因为川中在国主那非常重要,一旦动了川中,就意味着正式宣战了。

忍界即将发生第四次大战的消息传到川之国没多久,征用战争物资和加税的决定便被连夜下达了。这个决定非常突然,就像过去的无数次一样,根本没给民众缓冲时间。

某些离川中较近的村子自己带着地里长的蔬菜水果像往常一样打算入城时,却在辛辛苦苦排到城门口时被告知,他们的货物都要被征收,而且他们还要自己把货送到城内的指定地点,不然是拿不到征收款的。因为,从入城的那一刻,他们的货就不属于自己了。

听闻又要战争,这些靠天吃饭的人也不敢反抗,有钱总比一分没有好,于是只能在官兵的护送下到了收粮地点。然而,他们这些做小本生意的哪懂得那些弯弯绕绕,报的价本来就很低了,可征收款给的还不到正常买卖的一半,这不是奔着他们的命去的吗?

可是成排的戴甲武士让他们望而却步,只能拿着这点辛苦钱叹着气回程,结果出城的时候,他们又被照例拦住了,因为从这座城过路也是要收费的。

平日里这费用就是按照收入的百分比收的,是相当高的数额了,结果这一次,他们更是搬出了国主的命令,要求他们上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作为战时税收。

“官老爷,我们这本来就是小本生意,一家人就指望这点收入过活了,您这么一收,俺家刚出生的孩子怕是要挨饿啊。”

“这是国主的命令,不可违抗。要怪就去怪忍者为什么要打仗吧。”

这场唯一一次,不是为了大名和国家利益,而是为了保住全世界未来的战争,就这么成为了上层人剥削底层的借口,还被如此轻易地当做转移矛盾的工具,灌输给本不需要经受这场苦难的平民们。

百姓或许还能被这么忽悠,但总有能看穿本质的人。

“这是五大国唯一一次联手抗敌,应该不会像以前一样打成持久战,说不定一两天就能结束。可是国主下的命令也未免太苛刻了,这不是动摇民心吗?”

“除了入城征收,还要下到各个村子里征收粮食...夏收刚结束不久,各家各户的粮食应该经历过一次税收和外售了,留下来的都是自家的口粮,但是这次的粮食是按照百分之五十征收的...这是要闹人为粮荒吗?”

“这事不能这么办!我这就写信回家,让父亲向国主上奏!”

“要是没用呢?”

“那我就快马加鞭赶去国都,跪国主府前不起来!”

“呵...你还想着跪?凭什么要跪这么枉顾百姓生死的国主?”

“这话有些太偏激了,等战争过去,国主或许会返还没有用上的粮食呢。”

“你们以为这是第一次吗?他在任上的时候至少干过两次这种事了。第三次忍界大战之时,川之国明明不是主战场,却还是民不聊生。你们觉得那是为什么?因为征收的粮食就算用不完,在仓库里烂掉,他也不愿意开仓放粮,而是逼着百姓花钱去买!征收的税款更是成全了他的锦衣玉食,他的避暑行宫,他的奇珍宝库!”

“身为一国之君,却不为民众考虑,他就不配为国主!”

“我们不能跪下,而是站着让他滚下来过老百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