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卫气篇第五十二(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这天,黄帝一脸好奇,像个求知欲爆棚的孩子,拉着岐伯就问:“岐伯啊,我最近对咱老祖宗的中医那是痴迷得不行,尤其是这五脏六腑十二经,我琢磨来琢磨去,就是弄不明白,你快给我讲讲这到底是啥道理呗!”

岐伯一听,乐了,心想黄帝这好学劲儿上来了,得给他讲得明明白白。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黄帝啊,咱先来说说这五脏。这五脏呢,就好比咱们身体里的五个超级大仓库,干啥用的呢?是专门藏精神魂魄这些宝贝的。你看啊,心藏神,这神就好比是身体的总指挥,要是心出了问题,这人可能就变得神志不清,整天稀里糊涂的,就像一个国家没了英明的君主,那不得乱套嘛。肝藏魂,魂这玩意儿,就像一个人的影子,晚上睡觉的时候,魂就该老老实实地待在肝里。要是肝不好,魂不守舍,这人就容易失眠多梦,半夜老是惊醒,就像影子被吓跑了似的。肺藏魄,魄就像人的胆子,有些人胆子大,有些人胆子小,这和肺的功能就有点关系。要是肺气虚,这人可能就胆小怕事,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吓得不行。肾藏志,志就是志向、意志,一个人有没有毅力,能不能坚持干一件事儿,和肾也有莫大的关系。你看那些肾虚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就是这个道理。脾藏意,意就是意念、思考能力,脾要是不好,这人可能思考问题就不灵光,记忆力也会下降。”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岐伯啊,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这五脏就像五个大管家,各自管着身体里不同的宝贝。那这六腑又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笑着继续说道:“这六腑啊,和五脏可不一样。它们就像是身体里的一群勤劳的小蜜蜂,负责受水谷而行化物。啥意思呢?就是说,咱们吃进去的食物,都得经过六腑的加工处理。胃就像一个大口袋,先把食物装进去,然后开始搅拌、研磨,就像一个搅拌机,把食物变成糊糊状。小肠呢,就像一个精细的分拣员,把胃里送过来的食物糊糊,有用的营养成分挑出来,吸收掉,没用的残渣就继续往后送。大肠就像一个垃圾处理厂,把小肠送来的残渣进一步加工,把水分吸收掉,然后把剩下的干巴巴的粪便排出体外。三焦呢,这可是个神秘的家伙,它就像一个大调度员,把身体里的气、水液啥的,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地方。膀胱就像一个储水池,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储存起来,等攒够了,就像打开水龙头一样,尿出去。胆呢,它虽然不大,但是作用可不小,它就像一个小瓶子,专门储存胆汁,胆汁可是帮助消化脂肪的好帮手,就像给肠道里的脂肪开了个‘溶解大会’。”

黄帝挠挠头,又问:“岐伯啊,你说这五脏六腑,它们和身体其他地方是咋联系的呢?”

岐伯耐心地解释道:“黄帝啊,这五脏六腑的气可厉害啦,它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在身体里忙个不停。它们一方面往身体内部,和五脏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呢,还往外延伸,和四肢关节都接上了关系。你看,这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把整个身体都给罩住了。就好比城市里的交通网络,各个地方都能互通有无。”

黄帝又好奇地问:“那你刚才说的什么卫气、营气,又是啥玩意儿呢?”

岐伯兴致勃勃地说道:“黄帝啊,这卫气和营气,那可是身体里的两支神奇‘部队’。先说说这卫气,它就像是身体的边防部队,是那些浮在身体表面,不怎么循规蹈矩走正经路线的气。卫气可活跃啦,整天在身体表面溜达,像个尽职的保安,专门负责抵御外来的邪气,啥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坏蛋,想入侵身体,先得过卫气这一关。比如说,天气突然变冷,卫气感受到了,马上就会让毛孔收缩,防止寒邪钻进来。要是卫气弱了,邪气就跟强盗似的,大摇大摆地闯进身体,人就容易生病啦。就像一个国家的边防部队不给力,那外敌就容易入侵,老百姓可就遭殃咯。

再讲讲营气,这营气呢,就像是身体里搞建设的工程队,是精气中规中矩在经脉里运行的部分。它沿着经脉一路走,给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输送营养,就像给各个工厂送去原材料,让它们能正常运转。你想啊,要是没有营气送营养,咱们的身体就像没了燃料的机器,啥都干不了。卫气和营气,一个在外面守护,一个在里面搞建设,它们俩就像一对好兄弟,阴阳相随,外内相贯,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就像一个环形跑道,没完没了地循环,有条不紊。这俩家伙工作起来稳稳当当,谁也别想打乱它们的节奏,你说厉害不厉害?”

黄帝听得眼睛放光,兴奋地说:“岐伯,这卫气和营气果然奇妙!那照你这么说,这五脏六腑、十二经,还有卫气营气,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么复杂,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啥更细致的门道呀?”

岐伯笑着点头,说道:“黄帝,你问到点子上啦!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就拿区分阴阳来说吧,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这是大的分类。但就算在阴阳各自的范畴里,又都有标本、虚实和所离之处这些讲究。”

“啥叫标本呢?打个比方,身体就像一棵大树,五脏六腑这些内脏就是树根,是本,而外在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发烧、咳嗽,就像是树枝树叶,是标。咱们治病的时候,有时候得从根本入手,有时候得先解决表面症状,这得看具体情况。就好比大树生病了,要是树根烂了,光给树枝树叶浇水可不管用,得先治好树根。但要是树枝着火了,那得先把火扑灭,不然整棵树都得烧没了。”

“再说说这虚实,虚就是身体里的气、血、津液这些东西不足了,就像一个仓库,东西被拿光了,空了。实呢,就是身体里有邪气堵在那儿了,或者是某些东西太多了,就像仓库里东西堆得太满,都溢出来了。知道了虚实,咱们就知道该怎么治疗了。虚了就补,实了就泻,就像往空仓库里补货,或者把满仓库多余的东西清理出去。”

“还有这所离之处,就是说身体的各个部位,和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之间都有特定的联系。比如说,某个手指头突然疼了,有可能和心经或者小肠经有关系,因为心经和小肠经在手上都有分支。这就像一张地图,每个地方都对应着身体内部的某个区域,咱们得熟悉这张地图,才能准确找到问题所在。”

黄帝听得入了迷,追问道:“岐伯,那要是能弄明白这些阴阳、标本、虚实和所离之处,对咱们了解病情有啥具体的好处呀?”

岐伯自信满满地说:“黄帝啊,能别阴阳十二经,那可太重要啦!就像有了一把万能钥匙,能知道病是从哪儿生出来的。比如说,一个人老是咳嗽,咱们知道肺属阴,和它相表里的大肠属阳,通过判断阴阳,结合症状,就能大概知道是肺的问题,还是大肠的问题,或者它们俩之间相互影响导致的。

知道候虚实之所在,那就更厉害了,能知道病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就好比打仗,得知道敌人藏在哪儿,才能精准打击。要是知道是虚症,可能是身体某个脏腑精气不足,比如肾气虚,人就会感觉腰膝酸软、没劲儿,那咱们就知道问题大概出在腰部和肾脏附近;要是是实症,像肠胃有积食这种实邪,肚子可能就会胀痛,咱们就知道病在肠胃这块儿。这样就能知道病的高下,也就是病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啦。

了解六腑之气街,就像掌握了身体内部的交通要道图。气街啊,就好比城市里的主干道,六腑的气都在这些要道上流通。知道了这些气街,就像知道了每个城门的位置和通行规则,能找到解除身体各种症结的关键,就像能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里,快速找到堵塞点并疏通它。比如说,胃气不通,人就会胃胀、不消化,咱们知道胃的气街位置,就能通过按摩或者针灸相应的穴位,就像打开了城门,让胃气顺畅通行,解决胃胀的问题。

能知虚实之坚软,这可是个关键本事。坚就是实证的时候,身体摸着可能会有硬块、条索状物,或者按压的时候感觉比较硬实;软就是虚证的时候,身体摸着软软的,没啥力气。咱们通过触摸,感受身体的坚软,就能判断是虚还是实,从而知道该补还是该泻。比如摸到肚子上有硬块,还疼得厉害,那可能是有实邪积聚,得用泻法把这些实邪排出去;要是肚子软软的,老是觉得没力气,那可能是气虚,得用补法来补充正气。

而能知六经标本,那简直就是掌握了天下治病的大秘密。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条经络,它们和五脏六腑紧密相连,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知道了六经的标本,就像手里有了一本身体使用说明书,不管遇到啥病,都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不会被各种复杂的症状迷惑。不管天下的病千变万化,都能心中有数,不犯迷糊。”

黄帝听完,不禁赞叹道:“岐伯啊,你这一番讲解,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这五脏六腑十二经,还有卫气营气、阴阳标本虚实之间,藏着这么多精妙的道理。但我还有个疑问,在实际治病救人的时候,怎么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方法上呢?比如说,用什么手段来补泻,怎么判断补泻的效果好不好呢?”

岐伯笑着说:“黄帝,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呐。先说这补泻的手段,常见的有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这些。就拿中药来说吧,像人参、黄芪这些药,就是补药,能补充人体的正气,就像给身体的军队招兵买马,增强战斗力;而大黄、芒硝这些,就是泻药,能把身体里的实邪,比如积食、热毒这些坏家伙,像打扫垃圾一样排出去。

针灸呢,通过针刺不同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穴位就像身体上的开关,针刺穴位就像按下开关,该补的时候,就像给某个系统加油,让它运转得更有力;该泻的时候,就像打开阀门,把多余的东西放出去。比如说,足三里这个穴位,它可是个保健大穴,经常艾灸足三里,就像给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注入能量,能起到很好的补养作用;而针刺曲池穴,就能清热泻火,把身体里的热毒泻出去。

推拿按摩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手法轻柔、频率较慢的按摩,比如轻轻揉肚子,能起到补的作用,帮助脾胃消化,增强脾胃功能;而手法较重、频率较快的按摩,像在背上沿着膀胱经从上往下推,就能起到泻的作用,把身体的邪气疏散出去。

那怎么判断补泻的效果好不好呢?这就得看病人的症状有没有改善。如果是虚症,补了之后,病人精神头好了,力气也有了,吃饭香了,睡觉踏实了,那就说明补得有效果;要是实症,泻了之后,肚子不胀了,疼痛减轻了,发热的症状退了,那就说明泻得对路。而且啊,还得观察病人的脉象,脉象也能反映身体的虚实变化。正常的脉象就像平静的河水,缓缓流动。虚症的时候,脉象可能会很微弱,像小溪水快干涸了一样;实症的时候,脉象就会比较有力,像河水湍急。补泻之后,脉象往平和的方向发展,那就说明治疗有效果。

黄帝连连点头,又问道:“岐伯,你说这十二条经络,各自都有独特的作用,那它们之间是怎么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呢?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岐伯笑着回答:“黄帝您问得太关键啦!这十二条经络,就像一个庞大而有序的团队,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比如说,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它们俩是一对儿‘好兄弟’,经络气血相互连通,属于表里关系。肺主气,司呼吸,就像一个城市的‘空气净化站’,负责把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全身;而大肠呢,就像‘垃圾处理厂’,负责把身体消化吸收后的糟粕排出体外。当肺经有了问题,比如说着凉感冒,肺气不宣,就可能影响到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便秘或者腹泻。反过来,大肠如果积热,也会向上影响到肺,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

再看看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它们也是表里关系。胃就像一个‘大仓库’,负责接纳和初步消化食物;脾则像一个勤劳的‘运输大队长’,把胃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要是胃里积食了,消化不好,脾的运输工作也会受到阻碍,人就会感觉腹胀、没胃口,浑身乏力。这时候,咱们在调理的时候,就不能只盯着胃或者脾一个地方,得同时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双管齐下,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还有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肾为‘先天之本’,就像身体的‘能量储备库’,储存着人体的精气;膀胱则像一个‘蓄水池’,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肾经的阳气充足,才能推动膀胱正常开合,完成尿液的排泄。要是肾阳不足,膀胱就会失去温煦,出现尿频、尿急甚至遗尿等问题。而膀胱如果有湿热,也会顺着经络影响到肾,引起肾的病变。

这十二条经络,通过气血的运行和经别、络脉等结构,相互连接、相互沟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气血在这个系统里川流不息,就像城市里的交通网络,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角落,同时把代谢废物带走。一旦某条经络出现堵塞或者气血不畅,就像交通堵塞一样,不仅这条经络所对应的脏腑会受到影响,还可能波及其他经络和脏腑,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比如说,当一个人长期情绪不好,肝气郁结,足厥阴肝经的气血就会运行不畅。肝属木,脾属土,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木克土,肝气不舒就会影响到脾的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肝木乘脾’。而且,肝和心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血充足才能保证心脏正常的血液循环。肝气郁结时间久了,还可能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慌、失眠等问题。

所以啊,咱们在治病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症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得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十二条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疾病的根源,才能真正药到病除,让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恢复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