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赤潮覆清 > 第682章 认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鄂鼐急匆匆的登上城墙,放眼看去,官道上烟尘滚滚,无数的清军溃兵正策马向着咸宁城逃来,这些有马的清兵跑得最快,大多是马头山上的清军守军,领头的便是马匹最为矫健的那名参领。

鄂鼐双目瞪得滚圆,眉间紧紧皱起,手指抠着城墙城垛咔哒咔哒作响,几乎要抠出血来,咸宁城今日收到小田庄遭到红营攻击的消息,正在集结各部兵马,只等鄂鼐快马快船派去武昌的人带回尚善的军令和可能存在的援军,便出兵救援小田庄一线。

他没有寄希望于在小田庄一线击败红营的部队,只需要与红营对峙下去,红营不可能把此战打成一场拉锯战,自然就只能退兵而走,鄂鼐也就能向朝廷宣称自己领军得胜。

却没想到一天的时间都没到,小田庄一线就已经有溃兵逃来,还不是什么零零散散的逃兵,而是大股大股的溃军,远处山林官道之中,到处可见逃得丢盔弃甲、只剩下一匹马、一只骡的溃兵,而鄂鼐很清楚,这些有马跑得快的溃兵恐怕只是一小部分,更多溃败的清兵还在后头。

如此之多的溃兵,只能说明小田庄一线已经几乎被红营给突破了。

那名参领很快就被带到了鄂鼐面前,当即便跪倒在地,哭诉道:“都统大人,红营贼寇攻势太猛、炮火猛烈,其起大军并力攻打马头山,奴才兵少将寡、难以坚持,虽经血战,然不能得胜,只能暂且保留兵力退往咸宁,前来向都统大人求援啊!”

鄂鼐压根没怎么听他这番推卸责任的瞎话,只是按着刀急切的问道:“小田庄情况如何?纳鲁莽多情况如何?”

那参领逃得匆忙,马头山失守之时甚至都没派人去向小田庄通知,哪里还顾得上去管小田庄一线的情况?自然是一问三不知,只能硬着头皮回道:“回大人,奴才……红营贼寇穿插而来,隔断了奴才与小田庄的联系,奴才也不知小田庄如何……”

“一会儿说红营贼寇起大军并力进攻,一会儿又说红营贼寇是穿插而来,若是穿插而来,又怎么可能放着小田庄上万精兵不管,并力进攻马头山?”鄂鼐见从那参领口中问不出什么东西,对他已经失去了耐心,随意的挥了挥手:“前言不搭后语,必然是临阵脱逃!拖下去重打八十军棍,绑在辕门前示众!”

两名戈什哈上前去将那名参领控制住,那参领惨叫起来,不停讨饶,鄂鼐却连理都懒得理他,只是发呆一般的盯着小田庄的方向,心中不断的求神拜佛,只希望这批溃兵只是因为那参领临阵脱逃的缘故而导致马头山失守,小田庄一线还在坚持之中。

就这么在城楼上枯坐到半夜,鄂鼐的这一点幻想却被事实打得粉碎,越来越多的溃兵向咸宁涌来,带来了越来越多清晰的消息,清军反扑马头山失败,全军崩溃,纳鲁莽多不知所踪,上万的清军精锐被堵在马头山以南,而小田庄周围的据点、山岗也大多失守,小田庄恐怕也不容乐观。

随即崇阳、通山等地的清军也纷纷报告大量清军溃兵逃来,都在说小田庄一线的清军防线已被红营突破,小田庄一线清军惨败几乎已成定局,谁也没想到那上万的清军精锐,凭借经营多年的坚固山地工事,竟然连一天都没挺过去就被突破。

崇阳、通山等防线上的数万清军随着小田庄一线清军的崩溃,侧翼便完全暴露给了红营的部队,加上那些逃跑的溃兵不停的渲染着红营如何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让这些防线上的清军也无比的惊惧,有许多清军部队甚至放弃阵地跟着逃跑起来,整个咸宁以南的各处清军防线,几乎是一眨眼间,便陷入了完全的动荡之中,一下子摇摇欲坠起来。

鄂鼐也是极为震惊的,他也万万没想到苦心经营的小田庄防线,一战之下,竟然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便全线崩溃,小田庄的防线被突破,红营沿着官道大路一路北上,拦在他们和咸宁之间的就只有一条金水。

但金水并不绵长,是可以走陆路绕过去的,而且以红营一日就突破了清军经营多年、地势险要的小田庄防线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就算红营划着木筏小船强渡金水,鄂鼐也没信心能够拦住他们。

鄂鼐在城楼上等了一夜,又询问了一些逃回来的溃兵和军官,确认纳鲁莽多也被堵在了马头山以南,恐怕是凶多吉少,鸡鸣时分、天还没亮,便召集城内各部军将开会,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双眼通报了一下掌握的消息,叹道:“小田庄一线我军脆败,虽然有将官临阵脱逃、纳鲁莽多举止失措的缘故,但我军战力远不如红营贼寇,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田庄一线被突破,崇阳、通山等地军心动荡,咸宁……无险可守,若是红营贼寇直逼而来,我军留在咸宁,是自陷死地,恐有全军覆没之忧!”鄂鼐看着摊在桌上的地图,手微微发着抖:“为今之计,只能暂且放弃咸宁退保武昌!”

“武昌九省通衢,水运发达,四面援军皆可走水路来援,红营贼寇缺乏水师,没法截断长江航道,便拦不住我大清的援军,而且武昌城坚池深,利于固守,城内本有两三万人马,又有上万楚勇团勇新军,虽然不能阵战,守城尚能一用,我部若是能成建制退往武昌,守军便多达七八万人,兵力充足又有长江航道补给,武昌便是固若金汤!”

“而且退往武昌,还能与襄阳、安徽的大军遥相呼应,红营贼寇这一仗贵锐不贵久,这种局势下,他们不可能在武昌城外盘桓多日的…….”鄂鼐取下一根军令签,在手里把玩了一下,又一次轻轻叹了口气,扔在桌上:“各部回去准备吧,咱们今日午间便退兵回武昌,派人去召集崇阳、通山等地兵马各自北去武昌,这一仗……咱们认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