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开藕花福地,一路走走停停,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这天夜里,三人在一处荒郊野岭露宿,上次在边境小城,阮秀购买了许多凡人所用的物件,其中就有好几顶帐篷。
少女那咫尺物里,什么都有,各式干粮,锅碗瓢盆,甚至烧菜用的油盐酱醋,还有一些瓶瓶罐罐里的香料,都有不少。
裴钱特别眼馋阮姐姐手上的那个红色镯子,她称呼那东西为百宝袋。
毕竟里面好像什么都有,一路走来,几人吃的喝的,全是阮姐姐那镯子里变出来的,可不就是百宝袋嘛。
不过阮秀后来与她讲解了一番,关于山上人用来储存东西的方寸物和咫尺物。
听了这些玄妙,裴钱就更加眼馋了,想着等以后境界高了,有钱了,自己多少也要弄一件来。
帐篷外,阮秀生起篝火,上面架着一口大锅,打算待会儿用来煮鱼汤。
至于鱼从哪来,不远处的河里就是了。
宁远前不久买了鱼钩鱼线,此时正坐在河边垂钓,鱼竿是用竹子削的,模样很是简陋。
一旁蹲着个黑炭丫头,裴钱撅着屁股,正在挖土找蚯蚓。
三人分工合作,各自忙着自己的事。
每当挖来一条蚯蚓,小姑娘就欢天喜地的跑到宁远跟前,像是做了什么大事一样。
结果她挖了十几条,宁远愣是没上鱼。
年轻人的钓鱼技术,菜的抠脚。
虽然以前他也钓过,还钓过不少次。
当初与陆沉在前往托月山的时候,宁远就经常沿着曳落河垂钓,次次都能钓上大鱼,甚至连上五境鱼妖,他都能钓上来。
但那时候的他,还是十四境,用境界,用术法钓鱼,自然是随手的事。
宁远现在,没有动用任何的术法神通,就只是静静的坐在岸边,愿者上钩。
裴钱见他迟迟不上鱼,自己肚子又饿的咕咕叫,索性就提着她的槐木剑,跑去砍来了一根竹子,一番捣鼓之后,做了鱼竿。
小姑娘挨着师父坐下,轻轻一抛,鱼钩入水。
然后不上鱼的人,就多了一个。
相比刚开始,裴钱现在的耐心,已经增长了不少,但一个时辰过去,还是略显烦躁。
最关键的,肚子受不住了。
小姑娘在那天之后,对于路上的艰辛从不多说什么,但涉及到自己肚子,就是没得谈。
白天开了十几条山道,本就累个半死,现在肚子还饿着,当然不乐意。
她歪过头,看了眼闭目的师父后,小心翼翼的爬起身,回到帐篷那边,跟阮姐姐要牛肉干粮吃。
结果碰了一鼻子的灰。
姐姐说了,要么两人一起回来吃干粮,要么就等宁远上鱼。
一脸惨兮兮的小姑娘,只好回到原处。
她想了想,丢了鱼竿,一个猛子扎进了河里。
宁远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继续修行。
自从获得肉身之后,活出第二世的他,在修行层面上,从未懈怠过一次。
年轻人总是隐隐感觉,等回到宝瓶洲,许多无法避免的事,都会接踵而来。
那么如此来看,境界自然就是越高越好,才能应付往后的大小之事。
裴钱扎入水中后,很快就有点后悔,她可不会游泳,扑腾了几十下后,甚至急得喊了几声救命。
只是岸边的师父看都不看她一眼,岿然不动。
呛了好几口水,等到小姑娘都觉得自己快被淹死的时候,她才猛然发觉,自己可是三境武夫。
急忙牵引一道纯粹真气,灌注在双脚之上,沉底之后,小姑娘在水中踏碎一块青石,身形一冲而出。
结果就是上岸之后,因为踩得太用力,黑炭丫头的脚崴了。
抬脚一看,脚底板上,还嵌着一只拇指大小的花螺,鲜血淋漓。
不过她倒是没喊疼,以前在藕花福地时候,哪天不被师父打断手脚十几次,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自己掰正了脚,止了血后,裴钱举着那只花螺看了看。
肉少,但是数量多啊。
随后她又扎入河里,一边找鱼,一边在河底摸那些石头。
这些花螺,大多都是附着在石头表面,数量极多,很快小姑娘就摸了一屁股兜,实在装不下了,就上岸搁在地上。
她故意摆在宁远旁边。
随后趾高气昂的下了河。
第二次上岸之后,除了许多的花螺,裴钱还有意外收获,抓了几条小青鱼,以及两只大螃蟹。
这条河不算多宽,但其中的鲜味可不少。
小姑娘脱下外衫,将自己的战利品全数包起,跟师父打了个招呼后,一溜烟跑去了山坡那边。
宁远自始至终都没理她。
裴钱的这一行为,恰好算是印证了她之前的那个问题。
苦难就只是苦难,没有别的更多东西,成功之人,或许经历过苦难,但不吃苦,不代表就无法成功。
她不愿静下心来钓鱼,为了填饱肚子,直接下河捉鱼的行为,难道就算是偷懒了?
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种道理。
以自身长处,化繁为简的去达成目的,这难道不是聪明人做的事?
何况身为三境武夫的她,此举也没有任何危险。
至于宁远这个十境剑修,为什么要选择钓鱼,而不是一剑劈开江水……
他又不馋这些鱼。
宁远在刻苦修炼,一刻不停。
心神沉浸人身小天地,持续不断的运转剑气十八停,吸纳的天地灵气,在进入气府之后,又被一颗金丹压缩转化。
一把古朴长剑,离开识海,游走于所有气府窍穴内。
这大半个月,说是修炼,但他的境界其实没有增长丝毫,一直都在打磨底子,稳固“天地”。
元婴境修士,想要证道上五境,都绕不开这一关,打造体内小天地。
所以就需要炼化本命物,用来充当压胜物,坐镇人身气府,固根基,聚灵气。
重获肉身,获得飞升机缘,短时间内一路破境至十楼,天赋再妖孽,也会境界不稳,这是没办法的事。
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跟铺路搭桥,盖屋子没什么区别,草草动工,迅速收尾盖出来的屋舍,往往都会“摇摇晃晃”。
一阵大风,说不得就会落得个倒塌的下场。
人身天地,金丹居中,左侧是一枚山字印幻化而成的大岳,右侧则是一条汹涌大江,蜿蜒而去,雾气升腾。
某个心神恍惚时分,这座小天地,轰然一震。
两处关键气府,如敲洪钟大吕,破开十境之后,一直悬浮半空的山字印大岳,终于落地。
另外一处的那条大江,也是一样的光景,倾泻而下,好似黄河之水天上来,稳稳下落于本命气府。
与此同时,这座人身小天地,也起了玄之又玄的感应,像是终于揭开了面纱。
宁远恍惚过后,就发现自己的心神已经凝聚为人形,站在了那座大岳山脚下。
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难怪人人都想修道。
大岳高耸,山脚有一片青翠竹林,而在竹林边缘,又修建有一座学塾。
熟悉的场景。
一袭青衫抬起脚步,缓缓朝前走去。
不消片刻,他就来到竹林之外,头顶的郁郁葱葱,几近真实,只是现在的学塾内,没了那些书声琅琅。
望着这一幕,宁远有些出神。
山水印的品秩,极高,而今彻底炼化、落地之后,给他带来的增益,更是骇人听闻。
往后哪怕他不主动修炼,光靠山水印本身,都能一刻不停的为他吸纳灵气,填补人身天地。
宁远忽然回过神,看向学塾所在。
不知何时,有个从未见过的读书人,像是凭空出现一般,正静静的站在学塾门口。
他笑着朝宁远招了招手。
一瞬间,一股极度惊悚之感,落在他的心头,好似耳畔打雷,惊醒梦中人。
河畔边,青衫剑修猛然睁开双眼。
而在对岸,那个读书人阴魂不散,聚拢出缥缈身形,望向年轻人,依旧是面带微笑。
宁远死死皱着眉头,如临大敌!
齐先生留给他的两块印章,水字印不太清楚,但是那枚山字印……被人动了手脚!
一袭青衫屏气凝神,皱眉问道:“国师大人?”
儒衫老者点点头,笑道:“看来如师弟所说,你确实知晓许多的天下事。”
想了想,他继而补充道:“对了,我姓崔名瀺,是个……读书人。”
长久的沉默。
宁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那股惊悚,缓缓开口。
“国师大人,有何吩咐?”
……
感谢喜欢香芋的熙静的爆更撒花,感谢梚凕雪的角色召唤,感谢归期亦有归途的阿莫西林胶囊。
感谢):?&*?:)各位剑仙老爷。
那就...嗯哼,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