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芷琼还听说过其他的类似的故事。

比如说,有一个公司,是专门卖钓鱼竿的,本来他们都用铝合金做钓鱼竿,后来有客人嫌弃他家里的钓鱼竿不好用,不够结实而且容易断,还说外国进口的碳纤维钓鱼竿更加好用。

于是这个老板非常不忿,自己花钱想办法找人研究了碳纤维是怎么做的,之后他就造出了碳纤维钓鱼竿,卖的比进口的便宜很多,生意变得特别好,大家都愿意来他这里买钓鱼竿。

之后正好,龙国这边正在为新型战斗机的外壳材料发愁呢,米国人扬言给你们一百年你们也造不出碳纤维来,看你们用什么东西造战斗机的外壳!

结果又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就有人发现,这家钓鱼竿的公司可以造出碳纤维来,然后龙国这边就找到这家公司,后面的自然又不必多说了……

还有,有一个公司,是卖油漆的,老板动了歪心思,自己在家鼓捣出一种新型的油漆,可以吸收雷达波,只要给汽车涂上这种油漆,汽车在路上超速也不会被雷达探测到,不会被拍照罚款什么的,于是生意特别好,好多人来找他给汽车刷油漆,赚了很多钱。

然后……然后自然就是被人举报,被警察叔叔给抓了起来,又是罚款,又是警告,折腾了半天。

这次也不用不知道怎么忽然就被发现了,都被抓过了,这个案子自然就引起了上面的注意。

这时候龙国正在为新型战斗机的隐形涂料问题头疼呢,然后又是老一套,米国人扬言说给你一百年也造不出隐形涂料,你们的新型战斗机就别想了。

然后龙国自然就找到了这家公司,弄到了隐形涂料的技术,后续自然就不必多说了……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黄芷琼,其实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

大部分人其实也就是当个笑话在听,事情的真假根本无从考证,官方也从来没有出来确认或者辟谣过。

黄芷琼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她只是本能地觉得,这种故事是不是过于儿戏了?国家那么重要的技术研究,是这样能做出来的吗?

可是,她现在看看白宝集团那些资料介绍,那些研究方向,心中不禁想到:“难道那些故事都是真的?”

假如那些故事都是真的,那么别的不说,那些公司的股东肯定是赚翻了的。

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龙国怎么可能亏待他们?

就算是那个号称帮助汽车逃避超速的这种明显已经涉及违法犯罪的事情,恐怕也直接一笔勾销了吧?

发财是肯定发财的了,而且国家还会保证他们赚钱,绝不可能让他们亏了的!

甚至如果这些事情最终确认是真的,黄芷琼相信,这些公司一定能够青史留名的!

那么白宝集团这……

白宝集团这些研究项目,看起来可比那些民间故事里面的研究项目要厉害多了。那些故事里面传说的事情,最多也就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零部件或者原材料而已。

白宝集团这可是要研究整体技术啊!这和原材料能是一个概念吗?

以前,黄芷琼是不相信这种大工程是可以由一家公司完成的。

可是,现在的她,越是思考,越是觉得有可信度!

龙国那些民间传说的小故事不知道真假,暂且不提,米国那家航天公司,那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啊!

米国那个老板,本来是靠造电动汽车起家的,赚了钱,转头自己去造火箭了,他造出来的火箭,比米国的国家航天局造出来的还要先进!

这个可不是什么传闻,而是大家都知道的,实实在在已经发生了的真实的事情!

谁说一家公司就不能做的比整个国家更好了?

国家毕竟太大了,要管的东西太多,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了,分散到每件事情上面,能够花费的资源未必比得上一家聚焦于此的公司!

一家公司比整个国家做得更好,并不是不可能的!米国那家公司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甚至,国际空间站出了问题,都需要这家私人公司出手帮忙!

既然这家公司在航天上能做得比米国这个号称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更好。

那么,白宝集团在核聚变和火箭这两项技术上,做得比整个国家更好,应该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黄芷琼对白宝集团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黄芷琼在网上搜索了很多东西。

她确信,白宝集团那些,都是真的!早上孔先生跟自己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

每一个项目在网上都有新闻、还都不止一条!

还都有图片,有的还有视频!

尤其是那个电动小车的现场实验视频,更是让黄芷琼看得眼睛发亮!

只靠语音就能指挥的小车,看起来真的很灵活的样子!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结果:白宝集团真的很厉害!

虽然自己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但是,自己没听说过的东西多了去了。

没听说过就代表不存在吗?不会的!

没听说过只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

只能说明人家白宝集团低调务实而已!

……

第二天,黄芷琼一大早就急不可耐地又来到了白宝财富公司的办公室。

并且,直接找上了昨天接待自己的孔先生。

这次,黄芷琼直接拉着孔先生,进了包间。

才刚刚坐定,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还在给黄芷琼端茶倒水的时候,黄芷琼就已经急不可耐地开口问道:“孔先生,你们公司理财产品怎么卖?怎么才能投资你们公司?”

孔先生也是一愣,随即又露出微笑,说道:“黄女士,您别这么急。”

“投资我们公司的理财产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黄芷琼问道:“怎么?你们公司还有什么规定吗?”

孔先生说道:“呃,倒是没有什么其他规定了,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公司的投资额度,很紧张啊……”

这次换黄芷琼发愣了。

半天,她才问到:“什么叫……额度紧张?”

孔先生坐了下来,对着黄芷琼解释道:“黄女士,您想想啊,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别人投资的钱,是越多越好吗?”

黄芷琼说道:“肯定是啊,谁不喜欢投资多?投资的钱难道不是越多越好吗?”

孔先生摇了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了。怎么可能越多越好?”

黄芷琼惊奇道:“还有公司不想要别人投资的?”

孔先生露出严肃的表情,说道:“当然不是。”

“投资的钱,并不是越多越好!”

黄芷琼问道:“为什么?”

孔先生说道:“原因很简单啊,因为接受别人的投资,是要给利息的呀!”

“您想想,如果您把钱投给我,没有利息,您还会投给我们吗?”

“拿别人的钱是要付出成本的。”

“我们拿了别人的钱,去做研发,去做生意,如果赚了,也就罢了,那如果万一亏了呢?怎么办呢?”

“万一亏了,我们还得付出利息,那不是亏上加亏?”

“所以,接受别人的投资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接受的,不能有多少拿多少的。”

“投资的钱,够用就行了,不能多拿,多拿了但是没能利用上的话,实际上是亏钱的,不仅没有意义,实际上还是包袱。您明白了吗?”

黄芷琼恍然大悟。

她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理论。

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说,钱难道不是越多越好吗?难道不是多多益善吗?

只有听见别人嫌钱不够的,从没听说过谁嫌钱多往外推的。

白宝集团这是刷新了她的三观!

孔先生叹了口气,说道:“所以啊,我们白宝集团很发愁,钱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钱啊,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投资我们白宝集团的。”

“因为我们的投资额度,很紧张,只有手快的人才能抢到!”

“所以,非常抱歉,请您理解我们。”

说着,还向着黄芷琼欠了欠身,微微行了个礼。

黄芷琼目瞪口呆。

没想到,自己眼巴巴的跑来投资,对方居然还不接受!

其他地方不是这样的啊!

自己每次去银行办业务,不管办什么,银行的人都拼命向自己推销理财产品呀!

不管哪个银行都是这样的呀!

哪里有自己拿着钱想要买,却不让卖的呢?

但是眼前的孔先生,却说道:

“我们公司的理财产品,都是每个月的1号和15号,由总部发给我们额度,然后我们就只能按照额度来抢购,如果额度用完了,我们这边就结束了,后面再想买的人,也没办法买了。”

“总公司会综合判断最近需要多少投资,然后给出额度,多余的就属于负担,属于多出来的投资,总公司那边不会要的。”

“所以,每个月的这个额度……说实话还是挺紧张的。”

“如果想要买的话,得提前预约的,不然 基本上不可能抢到额度的。”

黄芷琼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原来投资并不是谁有钱谁是大爷的?

原来收钱的人也可以是大爷?

给钱的人,竟然还需要预约?还需要排队?还需要抢着?

于是,黄芷琼也只能懊恼地说道:“哎呀,孔先生,您看我这……”

孔先生摇摇头,说道:“抱歉,黄女士,现在真的没有额度,我也没有办法的。”

黄芷琼无话可说了。

过了一会,黄芷琼无奈地说道:“那……那我现在只是想要了解一下你们公司的理财产品,这总可以吧?”

孔先生点头道:“这个当然没问题,您稍等,我让人给您取资料。”

说完,孔先生打了个电话,不一会,一个漂亮的女服务员走进来,拿着一个文件夹,递给了孔先生。

孔先生打开文件夹,向黄芷琼展示道:“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固定收益类、另外一种是权益类。”

“权益类投资,顾名思义,就是您做了投资之后,我们给您保障一些权益。”

“比如,将来科技智慧城建成之后,可以优先购买其中房子的权益,购买房子可以打折的权益之类。”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分享公司红利的权益,公司每年赚了多少钱,会拿出一部分作为再生产用的资金和继续研发的资金,另外一部分,就会拿出来作为分红,按照权益,来分给每个权益持有人。”

“您如果购买权益类的投资产品,那么,每年年底都可以拿到分红,每年能拿多少钱都不一定,而且,如果这一年公司亏损了,就有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也不奇怪。”

“而另外一种,就是固定收益类,这个也顾名思义,就是收益是固定的。”

“不管公司是赚了还是亏了,反正就是固定给这么多利息,多赚了的钱就属于公司的,拿去发工资也好,去再投入也好,去分红也好,这个都是公司自己决定。”

“而如果亏了钱,这个钱也是由公司来承担,计入到成本里面的。投资者不需要承担任何的风险,反正到时间就能拿钱,稳稳当当的。”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风险啦,如果万一哪天公司倒闭了,这个钱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一点我还是要跟您说清楚的。”

“至于公司到底会不会倒闭,什么时候倒闭,这个就需要您自己去判断了,这个我们不能跟您随便说,到底相不相信公司,您自己决定。”

孔先生说到这里,拿起旁边的水喝了一口,停顿了一下。

黄芷琼趁机插嘴问道:“那么,如果是权益类的产品,一年能分到多少钱呢?”

孔先生双手一摊,说道:“这个不一定的呀,要看公司每年的盈利情况呢,如果公司赚钱了,您分到的就多,如果公司赚的少,您分到的就少呀。”

黄芷琼追问道:“那么大概呢?过去几年大概是什么情况呢?”

孔先生从容不迫,翻了翻文件夹,翻到一面,摊开来放在黄芷琼的面前,说道:

“这是过去这些年以来,公司权益类产品的分红比例,您可以看一下,做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