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初二,沈易东就指挥大军对唐国发起进攻。

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开始翻土播种,耕耘自己的土地,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事实上,这一点我在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

如果,我只是说如果:伊军在与唐国的战争中遭遇惨败,被唐国军队击退,那么同样会引发一场激烈的战争。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已经茁壮成长的粮食幼苗无疑将会遭受严重的破坏和糟蹋。

到那时,唐国的百姓们恐怕会有一部分人站在伊国这一边,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利益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和损失,而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计和未来。

但,同样的道理,伊军要进攻其他地方,难度也会增大。

……

三月十日。

沈易东很快上了一本奏书给我,他无法指挥这二十万大军。

与其说是不能指挥,倒不如说是分的太散,命令无法及时下达。

唐国与现在的伊国有很多接壤的地方,与宁、悯、奎、林、甘五州接壤。

他建议将战场一分为二,将宁、悯的为一路大军,奎、林、甘为另外一路大军。

并且,他还举荐,让谷将军作为另一支大军的主将,从头到尾都没有提他要做哪路的大军。

我知道他是避嫌,我也没有那么小心眼,让他全权安排,但如果两位主将意见不一,依旧以沈易东的命令为主。

并且,我更加的注重两军的后勤,其中有六成的粮草是由南封六州负责。

因为对唐国发起的战争,钟尚书和程千余连连上奏书,希望我能停止战争,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

但我拒绝了,打仗哪有不死人?

这个时机是最好的时机,过了今年,唐国会有其他变故。

保不准苏毅拉拢了民心,保不准今年唐国风调雨顺,而伊国会遭遇各种灾难。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就更应该发动战争。

保不准苏毅发现了“红衣大炮”的问题,决定亲自打造,明年说不定就有二十多门的炮。

如果真是这样,说不定明年,唐国还会主动向伊、北陵两国进攻。

百姓或许以为我为了一己私欲而发动战争,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伊国的百姓。

当苏毅打进来,我可不能保证自己的百姓会不会被唐军当人。

再者,处于伊国位置的不同,他们也无法理解我的想法。

有时候发不发动战争还真不是我说了算,而是伊国到了必须发动战争的时候,现在的心软,只会要了我的命。

伤亡是肯定的,我无法避免这一点。我只能给士卒、民夫足够的赏赐,有功就赏,有过就罚,尽量不取他们的性命。

……

三月十一,北陵国也对唐国发起小规模的战争,北陵皇帝没有来信质问我,这让我很意外。

唐国,也是八个州,从南到北的名字是:

宿、曲、巫、遂、卞、原、晋、辽。

之前宿州已经被攻下半州,现在主要是对宿、曲两州进攻。

而北陵主要是进攻辽州,他们没有大规模进攻是想要等到春耕结束。

对此,我要求文将军和朝邵欧多注意北陵国的动向。

……

四月初一,进攻预料之中的顺利,攻下了整个宿州和半个曲州。这样的战果让北陵皇帝不再犹豫,派出了号称“三十万”的大军。

我也收到了唐国吏部尚书史进的传信,苏毅决定御驾亲征,并且运输“红衣大炮”到巫、曲、辽三州。

一共有十三门炮,运输过来找对付伊军的就有十门,另外两门则运到辽州。

史进还说,苏毅自己打造的有三门,而这三门全在巫、曲两州。

我只想说:苏毅,谢谢你看得起我。

……

早朝,伊国内部也不安宁,我听着官员们上奏的消息。

主要有三点:

一、之前销声匿迹的天顺王、伊兴王以及三皇子的余孽竟然突然冒了出来,这无疑给伊国增添了更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二、与此同时,南封六州的世家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的举动让人不禁心生疑虑。

这些世家在当地势力庞大,他们的意向往往能够左右一方的局势,现在更是能扰乱我的后方。

三、一些州的屯田兵竟然也有了造反的意图。

他们趁着这个机会,要求朝廷给他们好吃的,把给他们一年一发的军饷改为一月一发,并且,希望得到的军饷能更多。

面对这三点,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怀疑态度。

通过仔细聆听官员们的言辞,我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有些所谓的“罪名”,不过是政敌之间相互抹黑的手段罢了。

特么的,都什么时候了?就不能把心思放在朝廷上吗?但还偏偏不能对这些官员动手,毕竟他们也是为了伊国好。

但我早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平时斗斗也就算了,现在还要我分心操劳?

就连后宫的妃子们,都很识趣减少了演戏。

……

此外,关于南封六州的各大世家,钟尚书和程千余也都曾提及,其中一些指控不过是世家之间的相互诋毁,目的无非是想借朝廷之手铲除对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部分世家心怀不轨,企图趁着南封六州兵力空虚之际发动叛乱。

但目前为止,他们尚未掌握足够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这一点。

我立刻把悯州太守弦渠任命为钦差,让他前往南封留州查明真相,尤其是钟尚书和程千余怀疑的世家。

同时任命郑清远、全有换、董虞为两州钦差,分别负责两州王爷们的造反余孽和屯田兵造反之事。

……

下了朝,我是真的有些郁闷。

真是让我一刻都不得安宁,他们还真会挑时间。

他们,自然是指因为个人恩怨而污蔑其他官员,污蔑地方官员的人,以及那些真的意图不轨的人或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