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李承乾刚走到大唐会所的大厅,就迎来了尉迟敬德的询问。

“太子殿下,我们何时出发南扶州?”他知道昨日发生的事情有些懊悔,为什么喝那么多酒。

如今急切想要有立功的心思,生怕李承乾到时候给陛下写奏折,说他不务正业,天天饮酒取乐。

李承乾撇撇嘴,看了眼窗外的阳光道:“不急,大军不是还未到,在等两日。而且在广州府,孤还有事要做。”

还有事?

闻言的尉迟敬德和侯君集都十分的不解。

不等二人反应,李承乾转身询问纥干承基道:“公孙达醒了吗?”

“回禀太子殿下,公孙郎君这两人一直在大唐会所,从未出去过,应该是醒了,末将这就去叫。”

说着,纥干承基便去叫公孙达了。

没过一会儿,公孙达便来到了李承乾面前。

“拜见太子殿下。”

昨日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公孙达略有耳闻。

可这也不是他该管的事,何况有太子殿下在,公孙达认为没什么事能够难得倒太子殿下。

李承乾颔首道:“今日天气不错,你们随孤出去逛逛?”

逛逛?

看着李承乾还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尉迟敬德彻底急了:“太子殿下.......”

反观侯君集直接打断了尉迟敬德的话。

“好,既然太子殿下有兴趣,我们自然奉陪。”

“侯君集。”尉迟敬德诧异的看向侯君集,略微不满的喊道。

李承乾没有理会尉迟敬德,立即让人安排了船只。

一听说要用船,纥干承基也是立马去安排。

半个时辰后。

李承乾站在一艘小船的前方,看着面临大海的方向。

后世,他是到过北上广深的。

如今的广州府,跟后世的相比起来,简直是破烂来称呼也不为过。

但绿色却保存的非常好。

船所过之处,两边全都是绿意盎然。

李承乾忽然扭过头,询问一直陪在身旁的公孙达道:“公孙达, 你看这两岸为何都是山头,却没人想着如何发展呢?”

这问题直接把大家给问懵逼了。

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这是要发展吗?

全是山头怎么发展?

公孙达寻着李承乾所指的两边看去,蹙眉道:“太子殿下是想要在这里建造新的码头?”

“不错。”李承乾给了公孙达一个赞赏的眼神,随后叹息着解释道:“一个强盛的朝代,不止是军队和军械,更应该是创造无数个第一。”

“第一经济,第一码头,第一......等等。”

一口气说了无数个第一,都把李承乾嘴巴都说干了。

“所以,大唐想要强盛,码头肯定少不了。孤看了广州府码头两日,发现码头太小了,根本靠不了那么多的船只。既然如此,那肯定是要发展新的码头。码头也是一个好活计,不止可以给当地府衙创收,还能够养活劳工,还能够促进大唐和番邦的贸易,对于新的关税实施也有好处。”

闻言,公孙达微微颔首。

最近他一直在研究李承乾所提出来的一些政策。

发现虽然与大唐如今的政策背道而驰,可真要是按照这样发展,大唐不出二十年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太子殿下,如果要在广州府新建码头的话,需要的人力物力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公孙达蹙眉道。

倒不是担忧李承乾没钱。

而是在他的认知码头不是一个特别赚钱的项目。

哪怕是赚钱,也很慢。

就比如吴郡的码头,就是后来新建的,到现在都没有将本钱赚回来。

要不是因为粮食中转站,吴郡的码头完全就是亏本的买卖。

李承乾自然明白码头这个生意属于利国利民的买卖,不是立马能够见效的,需要长期的维持。

“回去后,邀请广州府大小商贾过来,这单买卖孤就不参与了。让大唐钱庄牵头吧,手续什么的,孤会找都督府,让广州府大小商贾投钱建设,使用权限三十年。三十年后,收归朝廷所用,这三十年间能赚多少,朝廷一律不插手,甚至还能够减免他们码头的赋税如何?”

这就是后世为了快速发展,引入国外资本的手段。

公孙达眼前一亮:“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码头由广州府商贾出钱建设,让他们收取三十年的费用,三十年后码头就归朝廷吗?”

“正是。”李承乾颔首道:“不止广州府,在岭南沿海的州府都可以如此操作,盈亏自负,投资嘛不可能事事都赚钱。”

“甚好。”

公孙达也算是跟着李承乾学了不少,自然其中的精妙之处:“太子殿下,如此一来的话,岭南各州府都会有码头,这样货运更加的方便。走陆运费时费力,海运的话,确实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两人的对话,后面三个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不过陆运和水运他们倒是明白。

可这商贾出钱建码头,那些商贾是傻子吗?

三十年,能赚回来吗?

而且自己能不能活三十年都不清楚,尉迟敬德当即便摇摇头,认为这事不太可能,商贾都精的很,傻子才投钱呢,还一投就是三十年。

李承乾看公孙达如此兴奋,便挥手道:“那么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三日时间准备,够了吗?”

“好,我一定不负太子殿下重托。”公孙达悻然领命。

同时也明白了,李承乾这是在培养自己。

紧接着五个人把整个广州府海域逛了一半,直到天黑了才回到大唐会所。

基本上确定了建码头的位置。

而且公孙达还举一反三的提议在广州府修建两个大型的造船厂,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在广州府都方便。

可这个提议被李承乾给否了。

原因就是成本过高。

一旦修建两个大型造船厂,那么加上码头,还有七七八八的建设。

广州府招工肯定困难,这样一来会提高工钱。

得不偿失。

如今的大唐,还不能够一下子提的太高,那样万一发展失败了,这个地方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还是需要稳扎稳打。

最终李承乾只同意建造一个造船厂,另外可以收购一些调味工坊。

广州府小吃是出了名的。

有了大流量的客商,那么吃方面就要更加精致一些,未来这些调味还能够出口,一举两得。

侯君集和尉迟敬德两个糙汉子,完全不懂李承乾和公孙达两人激情的交流,只能无语的看着风景。回到大唐会所,二人又开始喝酒。

目前看,三日内,李承乾是不打算启程前往南扶州了。

这三日。

公孙达利用大唐钱庄的影响力,挨家挨户的送请柬。

哪怕胡商那边也送去了。

对于李承乾的话来说,买卖无国界,既然想要发展,胡商有钱为何不用。

三十年的钱可以给他们赚,三十年后那就不一定了。

就这样,三日后迎来了广州府,最大的一次商贾聚集。

不少官府的人听说了,都想插一脚,可发现有太子殿下的影子,纷纷都缩着脑袋不吭声了。

就在这一日。

李承乾和纥干承基在包间内,看着一名浑身是血的猛虎营将士。

“到底怎么回事?”纥干承基蹙眉问道:“是遇到劫匪了?”

岭南山匪横行,甚至很多山匪专门是劫掠官府的。

出兵剿之,人家就躲进大山里,几日搜寻不到人。

反观李承乾却没说话,紧皱着眉头,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简单。

猛虎营的将士深吸一口气,才拱手汇报道:“回禀太子殿下,校尉。我等押送犯人前往长安,想着太子殿下的交代,日夜不停的赶路,都不敢在驿站停歇。”

“可两日后,遇到了一伙抹着面的劫匪,人数过百,使用的军械都是军制的,我们人数不敌,再大家拼命下,才击退了劫匪。”

说着说着,这人突然哭了起来。

看看样子,就知道有多惨烈。

纥干承基却呵斥道:“哭什么哭,那犯人呢?”

“犯......犯人当场就死了。”猛虎营的将士惭愧的低下了头。

当时实在是太混乱了,他们只有二三十个人。

相当于是一打三的情况,而且还是被偷袭的。

纥干承基双拳紧握,青筋暴起,愤怒的不行。

而李承乾却冷静的坐在原位上,眼神带着凛冽的寒意,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

“太子殿下,是末将安排不力,请太子殿下责罚。”纥干承基转身单膝下跪拱手道。

早知如此,就该多派一些人手。

当时想着,只是押送一个犯人,而他们这边人手也不多,派二三十个人足够了,普通的劫匪恐怕也不敢乱来。

谁知道岭南劫匪竟然如此胆大妄为。

李承乾抿着唇,挥手道:“这不是你的错,就算你派五十,一百人,人家也可以集结三百,五百人,根本就不是安排的问题。而是有人要阿布·宛葛素死罢了。”

“喏。”纥干承基语气低落的回应了一声,随后起身。

而李承乾却站起身,双手负背的走到了窗沿边道:“恐怕大食国这次不会轻易松口,肯定会到长安讨要说法了。唉......”

话是这么说,可李承乾内心不知道为什么,却隐隐有些兴奋。

大食国吗?

或许原来的历史,一百多年后大唐跟大食国能够打一个平手。

那是因为大唐有内乱。

可如今,大食国跟大唐打?

不说雷霆炮的威力,大食国能不能扛得住,就大唐的兵锋所向,就够大食国喝一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