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被压榨牺牲的是自己的母亲和祖母。
等自己成年后,这个被压榨对象就转移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身上。
等母亲过世,这个被压榨的对象就转移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儿媳妇这些女性身上。
开始下一个周期的轮回,循环往复……”
李明珠听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直接打断了他爸的说话,
“爸,你说的也太可怕,太吓人了,我听着都觉得瘆得慌。”
李爸心说,你觉得瘆得慌就对喽。
他都做好决定了,他今天要借此机会把这事给女儿讲透了。
免得自己一个不留神,女儿这个傻憨憨出门在外。
万一一个不小心,一头扎进别人设好的温柔陷阱里,成为别人家桌上的一盘菜就不好了。
他要防患于未然,必须一次性的给她讲到位。
“当然,这种思想之所以流传几千年还能找到属于它自己的沃土。
与自古以来的重男轻女,男孩子才能传宗接代的老思想老传统更是紧密相关,甚至一脉相承。
你知道吗?在咱们国家,大多数家庭的相处模式都是你同事那样式的。
所以,我希望你将来也能嫁给一个愿意跟你一起承担家务的男人,而不是嫁一个甩手掌柜。
不要小看家务这事,它看似只是家务,又不仅仅是家务。
它还代表着一个男人对家庭的用心程度和投入度。
他投入进去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用心,嫁给他的另一半越轻松越幸福。
我娇宠着长大的囡囡,我希望她能一直轻松快乐下去,而不是跑到别人家去当牛做马,去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而听到这里的李明珠已经非常的乖觉和上道了,立马抱着他爸的胳膊撒娇。
“爸,我知道了,我以后若是找了对象,一定第一时间领来先让您和妈妈过过目,我在考虑要不要嫁的问题。”
李爸一听,今天的这趟课没白上啊,终于等到了自家囡囡的承诺,不容易啊。
强调道:“你可要记住你今天的这句话,可千万不要忘了。”
“放心吧,我亲爱的爸爸,我肯定不会忘记的,谁都可能会害我,就您和妈妈肯定不会害我,我知道的。”
李爸对女儿的亲昵和信任非常受用,但表情上装的跟啥似的,淡淡的轻哼了一声,继续说道:
“你知道就好,咱再回到原来的那个话题。
你同事家的那种相处模式,说的再通俗点就是,不论男人还是女人白天都同样的在外上班、挣钱。
谁也没闲着,都需要努力挣钱养家。
可一回到他们的小家之后,男人直接隐退了,瘫家里不动弹了,把所有的事甩给了家里的女人。
而大多数女人甚至都不觉得这事有毛病,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传统嘛。
人们的普遍观念还是认为家里的一切琐事杂事和生儿育女的责任,都该归女人个人来承担。
也就是说现在的女人同时干了两份活。
为了跟男同事获得同样的升职机会,她不但需要把自己活成一个“男人”。
还得再额外兼顾另一个活计——处理家里的一切繁杂事务,以及身负生儿育女的重任。
相当于一个女人在顶两人用,她同时等同于“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
她等同于男人的这部分是有报酬的,也就是所谓的薪酬和工资。
她等同于女人的那部分付出,却没有任何薪酬回报。
做好了被认为是应该的,做不好或者出现一点点问题,大家甚至会全部怪罪到这个女人身上。”
“爸爸,这个我知道,我刘叔家不就这样嘛。
他家刘辉哥哥都多大了,一旦刘辉哥哥哪里做的让他不满意了,我刘叔就说是我刘婶的错,是刘婶没教育好孩子。
刘辉哥哥都多大了,还往我刘婶身上怪?
又不是我刘婶说了,刘辉哥哥就能听的,这不是瞎怪怨嘛。
两个儿媳妇不如他意了,他说是我刘婶的错,说她这个“老媳妇”的带头作用没起好。
连家里的孙子不小心被嗑着了,着凉了,照样怪我刘婶,说我刘婶就是个废物,啥啥也干不好,说刘婶太没用。”
“对,不过你刘婶家又属于另一种家庭组合,咱过会儿再讨论。
咱接着说前面的这个话题。
女性等同于“女人”的这部分付出,纯粹是白付出,既没有金钱财务方面的奖励,也没有精神层面的认可。
而她白干的这部分活,恰恰既琐碎的又繁杂,一点不比在外上班工作简单。
拿你的同事夫妻做例子。
他们家的男人相当于只承担了三分之一的责任,而女人这边却需要承担三分之二的责任。
所以你说,在这段婚姻里谁占便宜,谁吃亏?
在这样式的关系里,女人吃亏受累,基本就是必然,也是我国当下的社会常态。
这个一两下改变不了,所以你那位朋友说的没错,嫁人的时候选对人很重要。
而且尽量要选跟自己门当户对的人家,还得选家风开明、经济条件不错的。
要么选家里请的起保姆的人家,要么就选男同志也愿意承担家务的人家。
最怕选这种要条件没条件,要自觉性没自觉性,还规矩一大堆,事事的人家,这就是个火坑。
这也是我今天要告诉你的。”
李爸夹带私货,终于说到了他想表达的意思上。
“我终于明白了,谢谢爸爸,您对我真好,做您的女儿真幸福。”
李明珠继续拍李爸的马屁,把李爸给彻底钓成了翘嘴。
“咱再说你刘叔刘婶家的这种组合。
这种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组合。
你刘叔负责挣钱养家,你刘婶负责照顾家里的这一摊子。
他们家分工明确,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很融洽的对吧。
谁也不用说吃亏,大家都没闲着,只是分工不同罢了。
但是,你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
是不是时常能听到你刘叔不分时间和场合的在吼着训斥你刘婶?
不是嫌弃这个就是嫌弃那个,几乎对你刘婶没有满意的时候。
这说明什么?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家里谁挣钱谁掌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