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何大清跟陆玉梅激战的时候,杨翠兰从易家出来,路过何家,听到动静,立刻啐了一口。
“这么大年纪了,不要脸,迟早死在床上。”
说完,她加快速度离开后院,直奔前院。
她要从前院出去,在梁家侧门敲门,毕竟院子里人多眼杂。
来到厕所旁边,杨翠兰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急忙跑到了拐角处,进入阴影。
梁家,大家都吃完饭了,准备休息,梁浩坐在门口抽烟,秦京茹在收拾碗筷,秦淮茹在屋里带孩子。
这时,侧门传来轻微的敲门声,要不是秦淮茹离得近,确认三遍,根本听不到。
打开门,秦淮茹看了看梁浩,随后走到侧门。
“谁啊?”
梁浩听到声音,也看了过去,不过没有起身。
杨翠兰听出是秦淮茹的声音,立刻小声道。
“淮茹,说我。”
秦淮茹一听,是杨翠兰的声音,没有第一时间打开门,而是看向梁浩,招了招手。
梁浩起身走了过来。
“谁啊?”
秦淮茹小声说道。
“是杨翠兰,她这个点从侧门敲门,肯定是有事儿,要不要开门?”
易家跟梁家的关系不好,这是谁都知道的,所以秦淮茹必须尊重梁家的意见。
梁浩倒是有些好奇。
“开吧,看看她要干什么?”
说完,梁浩走进秦淮茹的物屋子,他不打算露面。
秦淮茹打开门,看到杨翠兰站在门口有些焦急。
“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吗?”
以前秦淮茹看见她不是喊师娘就是喊一大妈,如今她连喊都不知道喊什么了。
杨翠兰也没放在心上,甚至感慨起来。
“淮茹,虽然咱们住一个院,但也是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吧?”
说来也可笑,住一个院里,秦淮茹不怎么出门,杨翠兰是不想出门,再加上两家的关系,可不就是好久不见了吗?
秦淮茹没有心情跟她叙旧。
“有什么事儿就说吧,从我离婚之后,咱们就没有什么来往了。”
杨翠兰有些尴尬,但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淮茹,我想找梁浩说两句话,不知道可不可以?”
秦淮茹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问。
“你在这等一下,我去喊他。”
杨翠兰连忙点头。
“谢谢,谢谢你淮茹。”
如今肯跟杨翠兰说话的人少之又少,更别说进门了,秦淮茹能答应去喊梁浩,已经算是不错了。
“梁浩,杨翠兰说要找你说话,我看她那样子好像有什么事儿,你见不见?”
梁浩倒是沉思起来了,曾经他把易中海的脸放在地上踩,如今居然还来找他,还真是稀奇。
“我去看看,你看着孩子。”
门口,杨翠兰看到梁浩出来,心中很是忐忑,下面就要看梁浩的态度了。
梁浩点上一根,靠在门口看着杨翠兰。
“说吧,找我什么事儿?”
杨翠兰也不在意梁浩的态度,靠近了一些。
“梁浩,我知道你对我们家老易的意见很大,以前是他做的不对,你看在他已经是残废的份上,别跟他计较了好不好?”
梁浩皱起眉头。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从易中海残废之后我可没找他麻烦,再说了,之前也是他老想找我麻烦,我反击而已,这可怪不了我。”
杨翠兰连忙点头。
“是是是,都是我们家老易不好,你大人大量,别跟他计较。”
梁浩有些急了。
“不是,你什么意思?我怎么就跟他计较了?你把话说清楚。”
杨翠兰知道梁浩误会了,连忙说道。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有事儿求你。”
梁浩明白了,这是来求人办事,难怪一开始就认错呢。
“有事儿求我?那不行,我虽然算不上小人,但我也不会帮助曾经的对手,你还是找别人吧。”
说完,梁浩就打算离开,然后关门。
杨翠兰连忙拉住梁浩的胳膊。
“好事,是好事儿,你听听。”
求人还有好事儿?梁浩还是第一次听说,倒也有了一点兴趣。
“那你说说,说重点,别废话。”
杨翠兰点了点头。
“其实聋老太太给我们留了一些隐藏的遗产,我们不方便拿出来,昨天我拿了一根小黄曲去鸽子市换钱,结果刚离开就被人下手打晕了,钱也丢了,我不敢去了,想着看看能不能找你换点钱。”
梁浩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这回事,随后感慨道。
“嘿,这老太太玩了一手暗度陈仓啊,这要是让傻柱知道了不得气死啊,为了这房子,他们家可没少被人骂。”
因为后来傻柱对聋老太太的态度,大家觉得傻柱不配得到房子,所以暗地里没少说他,甚至有的人还给他脸色看呢。
杨翠兰有些尴尬,毕竟易家是最终受益者。
“这都是老太太走了之后留下的信里说的,我们之前也不知道这事儿。”
梁浩摆了摆手。
“你们怎么样跟我没关系,我也就当个笑话听听,既然你找我换小黄鱼,那就说说吧。”
杨翠兰一听梁浩有兴趣,立刻高兴起来。
“老太太信里说了,说你人品没问题,早就让我们找你了,可老易害怕你坑我们,所以昨天才去了鸽子市,我这脑袋后面的包还没下去呢。”
在杨翠兰看来,实话实说才是最有诚意的。
梁浩对这种送上门的钱自然有兴趣了,而且这个年代的小黄鱼,还是挺有价值的。
再说了,易中海都残废了,他也没兴趣去收拾他了。
“说说价格吧,要是合适,也不是不可以。”
杨翠兰没有隐瞒,直接开口。
“小黄鱼我在鸽子市换的是五百块钱一条,你看?”
她现在有些紧张,脑子里都是易中海交代的话。
梁浩皱起眉头想了想,摇了摇头。
“五百是不可能了,小黄鱼见不得光,鸽子市冒险收,我比鸽子市冒的险还大。”
杨翠兰听到梁浩的话非但没有沮丧,甚至还有点高兴,这让梁浩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肯收就行,你说个价,要是合适,咱们就交易。”
梁浩虽然不找易中海麻烦,但不妨碍宰他一刀。
“最多四百一条,你要是觉得合适就回去拿,不合适就算了。”
杨翠兰的心理价位是四百五,但她不敢说出来。
“行,我回去跟老易商量一下,你等我,我很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