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安阳府衙比平日更加忙碌。差役们进进出出,将一张张梨木圈椅摆放在大堂两侧,又在正中央放置了一座精致的沙盘。
叶明站在沙盘前,手指轻轻抚过那些代表山川河流的微缩景观,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大人,所有官员和受邀乡绅都已到齐,在偏厅候着。\"武明堂轻步走来,低声禀报。
叶明微微点头:\"让他们再等一刻钟。李主簿到了吗?\"
\"刚到,正在核对赋税账册。\"
\"很好。\"叶明从袖中取出一份清单再次确认,\"告诉厨房,会议中途上茶点时,给每位乡绅那桌多上一盘蜜饯果子,特别是周老爷那桌。\"
武明堂会意一笑:\"周老爷嗜甜,大人考虑周到。\"
叶明整理了一下深青色的官服,深吸一口气。这场会议将决定白鹿部与安阳府未来的关系走向,容不得半点闪失。
经过半年多的经营,安阳府的官员体系已被他梳理得如臂使指,但乡绅阶层仍有不少顽固派需要小心应对。
一刻钟后,随着三声鼓响,官员和乡绅们依次进入大堂。叶明端坐上位,目光扫过鱼贯而入的众人。
府丞、通判、经历、照磨等官员按照品级分列左右,二十余名乡绅则坐在专门设置的区域。
他注意到,几乎所有人进来时都不由自主地被那座精细的沙盘吸引了目光。
\"诸位。\"叶明轻拍惊堂木,大堂立刻安静下来,\"今日召集各位前来,是为商议一件关乎安阳府长远发展的大事——安置白鹿部事宜。\"
话音刚落,大堂内响起一阵低声议论。叶明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官员们大多面色平静,显然已经通过气;乡绅们则表情各异,有皱眉思索的,有交头接耳的,也有坦然自若的。
\"在具体商议前,先请李主簿为大家说明当前安阳府的财政状况。\"
李主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闻言起身走到大堂中央,展开一卷账册:\"去岁至今,安阳府各项税收共计三万七千八百两,支出两万九千五百两,结余八千三百两。其中商税增长最为显着,较前年增加四成有余...\"
叶明微微颔首。这些数据是他特意安排的铺垫,要让乡绅们明白现在的繁荣与他推行的政策密不可分,而安置白鹿部将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李主簿汇报完毕,叶明起身走到沙盘前:\"诸位请看,这是安阳府及周边百里内的地形。\"
他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棍,指向沙盘东北角,\"这里,青河谷,是计划安置白鹿部的三个区域之一。\"
随着叶明的讲解,两名衙役拉开了一幅巨大的绢布地图,悬挂在大堂侧壁。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清晰标注了山川河流、农田村庄,以及规划中的白鹿部定居点。
\"安置计划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叶明的声音沉稳有力,\"其一,划定牧区;其二,建立越冬营地;其三,开展互市贸易;其四,军事协作。\"
府丞刘大人适时起身补充:\"根据叶大人的指示,我们已与白鹿部进行了三轮磋商。他们愿意遵守安阳府法令,并协助防御边境,作为交换,我们需要提供部分草场和过冬援助。\"
大堂内再次响起议论声。这次一位身着锦缎的老者站了起来,正是安阳府最大的布商马员外。
\"叶大人,老夫有一事不明。\"马员外拱手道,\"与草原部落互市,朝廷向来管制严格。不知大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叶明早有准备:\"马员外问得好。事实上,上月我已获得镇北王手谕,特许安阳府与白鹿部开展有限度的边贸。\"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让差役传给众人查看,\"初期以皮毛、药材、乳制品交换粮食、布匹和铁器,所有交易需在官府设立的专门市场进行,并缴纳相应商税。\"
商人们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起来。草原的优质皮毛和药材在内地能卖出高价,而粮食布匹则是他们的本行,这中间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关于税收...\"叶明故意顿了顿,\"第一年将减免三成,以鼓励商户参与。\"
商人们脸上的喜色更浓了。马员外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大人考虑周详,老夫没有异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