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等人一直走在大军的最后方,将士们怕走得太慢让李恪等人陷入危险,纷纷拿起吃奶的力气,跑的那是一个快。
前方已经有五千余名弓箭手,个个手持复合弓,做好了迎敌的准备,等待撤离的大军全部回营以后。
弓箭阵型迅速合拢,从侧面又跑出一支三千多人的火枪兵,站在弓箭阵列的前方,他们三人一组,错落有致。
李恪几人此时站在火枪队列的中央,望着山谷中那众马奔跑激起的烟尘。
李恪拿起大喇叭,“一千八百步,枪口抬高,一千二百步,准备,八百步了,稳住,六百步,听我口令,放”。
砰砰砰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这个距离根本没有准头可言,但是胜在子弹它密呀。
如同收割麦子一般,前方冲锋的新罗联军,瞬间倒下一大片。
李恪不急不慌的接着下令,“第二梯队,下调枪口,五百步,放”。
三波枪雨过后,李恪接着下令,“火枪队上刺刀,击杀漏网之鱼,非必要不近战”。
“弓箭手听好了,现在将你们箭篓里边的箭全部射出去”。
新罗联军本以为闯过唐军的神秘武器就算躲过了一劫,但是接着便看到了漫天的箭雨,真的是箭雨,如同迎风而来的雨滴。
根本躲不过,也无处去躲。
复合弓的优势这一刻显现了出来,比普通弓更省力,威力却不减分毫。
新罗联军前方一次次受阻,使得整个队伍的推进速度变缓,后方跟着冲锋的士兵,有的直接停了下来。
此时山谷上方的信号兵打来旗语,李恪拿起望远镜,看完旗语后对身后的人吩咐道“敌军后方已经阻塞了,估摸着也挤不进来”。
“是时候给他们来一个地爆天星了,让埋伏好的兄弟们点火”。
新罗大将金希相信,人不可能掉进同一条河水两次,正如自己也定不会挨两次炸弹一样。
刚刚自己侥幸在唐军的炮火洗礼下活了下来,看到城中冲出来的援军,立即集结起身边的手下,带头发起反击。
细细看来,这金希大将还是有些魄力的,只是不巧的遇到了李恪。
金大将率众在躲过火枪和箭雨之后,心中尚存一丝侥幸,只是突然地,熟悉的感觉从脚底下传来。
山谷预埋的炸药,在此刻炸响。
不似火炮一般,敌方开炮自己还能听见,这预埋好的炸药,根本不知道会在脚下的什么地方。
此刻的山谷中,炸药从四处炸响,根本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
从山口往里看,只见牲畜与人的肢体纷飞,夹杂着被炸起的土石,活似峡谷乱炖。
爆炸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是杀伤力极大,新罗联军除了侥幸被堵住没往爆炸区走的,基本没活下来几个人。
六万大军,顷刻间,还剩下一万有余。
看着那些侥幸活下来的联军士兵,李二好奇的问道“这不去补刀?”。
李恪摇摇头,“就这么让他们爬回去,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更大”。
李二摇了摇头,“你是越学越坏了,也不知道tm随了谁”,说罢向着后方的炮营而去。
不多时李恪安排好防御事宜,也来到了炮营。
刚到炮营就看到李二在一排排大炮前,狐疑的观察着,看到李恪众人前来,开口询问道“朕那跟御用的炮呢?”。
“就是那个炮尾有个小揪揪,朕还用毛笔在上边写了大唐第一炮的那个”。
李恪挠了挠头,“哦,那些炮都快成二手的了,使用时间太长了,在用容易炸膛”。
李二紧皱眉头“什么二手一手的,朕不管他几手,朕只想知道朕的炮呢”。
一边的李恪还没回答,听到二手的朱宝义像是触发了什么开关“二手的?哦,你说二手的呀,二手的我放....”。
朱宝义还没说完,李恪直接一脚飞踹。
朱宝义幽怨的看着李恪,王仁表疑惑的凑了过来“没听说转转还回收大炮呀?”。
朱宝义没好气的白了一眼王仁表:“你给老子滚”。
李二怒目圆瞪“你让他说完呀,放哪了?你不会把朕的御炮卖了吧,卖了多少,朕要九成”。
李恪都无语了,这都啥跟啥呀“没有的爹,你那根炮在用就容易炸膛了,被魏叔玉擅自拉到新罗城门口给炸了”。
李二紧了紧拳头,“好一个魏家小子,宫里他老子给朕添堵,宫外小的给朕添堵,给朕扣他半年军饷,以慰朕心”。
说罢,哼了一声,向着营地里而去。
李恪很想说一句,现在魏叔玉都倒欠军饷了,这又扣半年,好家伙,两年白干。
新罗王与百济将军,看着远处或是瘸腿,或是被背着,亦或是爬着回来的将士们,顿时感觉胸中一口淤血,噗的从嘴中喷了出来。
晚饭之后,李二来到了行军大帐,还未进帐就问到“咋滴,你不会准备就这样和新罗联军耗下去吧”。
李恪赶忙把李二迎上主位后说道“哪能呀,敌军输了两场,按说这会士气低迷,应该主动出击,但是对方人数还是太多了”。
“咱们先消耗消耗他们,然后在一举拿下”。
李二饮了一口桌上的茶,“怎么说?”。
李恪看了看桌上的沙漏,“嗯,时间差不多了”。
新罗王在众多宫医的照顾下,总算是气顺了一些,营中的那些士兵,也总算是躺到了床上,正准备睡觉之际。
城外猛地一声炮响,惊得城内与营中的士兵猛地坐了起来。
新罗王望着远处,一脸凝重“唐军攻城了?,咱们不是也有倭人的大炮么,给本王狠狠地轰”。
可惜的是,对面在放了三炮之后,就再没有了动静。
反而是新罗城墙上,炮火连天,一颗颗炮弹向着黑暗中射去,根本不知道在打谁。
魏叔玉拉着马,马托着炮,“不当人子,说了我是医疗兵,怎么这种苦活都是我,全军四万多人,在没有比我出色的了么”。
一边随行的士兵撇撇嘴,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要不是知道你倒欠军饷,我差点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