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1051章 论到缺德带冒烟,终究还得是善长先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1章 论到缺德带冒烟,终究还得是善长先生

李善长不自觉地避开了刘伯温的眼光。

如果目光能杀人的话……自己现在已经千疮百孔了吧?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老夫这不也是为了咱们俩好?

毕竟老夫又不是只卖你一个刘伯温!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继续对朱皇帝说道:“上位,除了御史台衙门之外,臣以为还有两个更加重要的人手,一定要好生利用起来。”

朱皇帝愣了愣神,问道:“谁?”

听李善长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咱老朱放着两个重要而且好用的人手没有利用起来。

问题是淮西的老兄弟们,还有自家那些义子,现在全被朱标那个混账东西弄去带兵,京城里就留了一个克虏伯。

浙东的那些穷酸要么在御史台衙门,要么在诸部、寺、监、院里面当牛做马,也没有什么人手可供抽调。

即便是二代勋贵,还有这两年的恩科进士,也都早早的安排好了去向。

咱怎么可能还放着两个重要而且好用的人手不去用?

正当朱皇帝暗自琢磨时,李善长却是捋着胡须笑了笑,吐出来两个朱皇帝怎么想都没有想到的名字。

“孔希学。”

“孔希路。”

“还有孔希仁、孔希义、孔希礼、孔希智。”

一大串的人名从李善长的嘴里说出。

朱皇帝和刘伯温则是彻底傻眼。

李善长这老匹夫,是准备将南孔和北孔全都拿来当苦力?

不对。

这老匹夫根本不是要拿南孔和北孔的人当苦力,而是准备把南孔和北孔全都推到风口浪尖,让衍圣公家族去顶雷!

李善长继续说道:“上位,衍圣公一脉传承千年,乃天下儒生之表率。”

嗯?

朱皇帝和刘伯温都怔怔地看着李善长——衍圣公是儒生的表率?

表率谁来都投降然后受封衍圣公?

还是表率同时存在三家衍圣公的奇景?

又或者是表率如何数典忘祖?

李善长这老匹夫,现在真是睁着眼说瞎话都不脸红了!

朱皇帝和刘伯温在心底疯狂吐槽,李善长又继续说道:“当今之官宦乡绅,皆出自儒家。”

“儒生做官之后贪腐成性,乡绅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实则是败坏礼教名声之妄举。”

“由衍圣公一系担任巡察使,监察天下百官贪腐、士绅欺凌百姓等乱象,乃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义。”

“望上位三思。”

刘伯温眼珠子一转,当即便向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臣附议。”

御史台衙门倒霉算什么?

有更倒霉的衍圣公一脉顶在前面,就算御史台衙门倒霉,老夫也心甘情愿!

朱皇帝却是有些迟疑。

让衍圣公顶雷倒是没问题。

问题是北宗那边刚修完《洪武大字典》和《洪武正韵》等书,现在正死磕《农书》和《工书》,南宗那边更是一直在跟《洪武大典》较劲。

按照孔希学和孔希路他们上报的进度来看,没个十年八年都很难有个结果。

要是这时候把南孔和北孔都调去顶雷,这修书的事儿该怎么办?

眼看着朱皇帝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李善长只是略一斟酌,便继续说道:“上位,巡察使并不需要孔希学和孔希路亲自带队。”

“修书之事,也是可以用衍圣公一脉而不能尽用衍圣公一脉。”

“从南、北孔两宗调人,到驸马爷手下听用,实在是两全甚至三全其美之策。”

朱皇帝眨了眨眼睛。

论到缺德带冒烟,终究还得是善长先生啊。

第一个好处是让孔家去顶雷,让衍圣公去得罪官员、乡绅和读书人。

第二个好处是让咱那个好女婿去整治孔家——那混账东西一向看孔家不顺眼,孔家落在他手里,还能有个好儿?

第三个好处,则是借机将孔家从修书的工程里面逐步抽离,最起码也要毁掉孔家利用《洪武大典》和《农书》、《工书》等巨着赚取名声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既要用,但是又不给他们好处,顺带着还得让他们难受。

朱皇帝点了点头,“那就依善长先生,回头你琢磨琢磨怎么用这些人,然后再报给咱。”

……

众所周知,大明朝堂在某些时候,几乎可以跟筛子划等号,各种朝堂政令、小道消息、谣言都能肆意乱飞。

比如说,江南有百余个州县,都出现了乡绅们打出“清君侧”旗号,准备进攻兴化县去干掉杨少峰的消息。

要说乡绅老爷们能干掉杨少峰,朝堂上的官老爷们是不信的。

毕竟杨癫疯手里有驸马府亲卫,又有随时可以调动卫所的王命旗牌。

更别说徐达、常黑子、李文忠等一大堆杀胚都在京城。

光是杨癫疯教出来的克虏伯李明臣,都足以镇压这些蠢蛋。

但是吧,这个事儿能给他杨癫疯添堵——造反的是百姓,你杨癫疯打算怎么处理?

镇压造反的百姓,咱们就说你是表面仁爱百姓的血手人屠。

不镇压造反的百姓,那咱们可就静静地看着造反的声势越来越大,然后等着你人头落地。

众多的官老爷当中,尤以差点儿就袭爵的前准衍圣公孔希学为甚——如果不是他杨癫疯,老夫现在就是堂堂正正的衍圣公,又何至于成为“前、准”衍圣公?

尤其是听到管家打听回来小道消息,说杨癫疯最近正押着扬州知府和高邮知州、兴化知县游街,让戏班子唱什么《白毛女》,承诺要给百姓做主,强令兴化的百姓当众诉苦之后,孔希学顿时更加高兴。

强令百姓诉苦好啊。

这苦得好好诉。

这样儿一来,他杨癫疯得罪的可就不仅仅只是乡贤士绅,就连兴化县的泥腿子们也得恨他——好不容易忘掉的伤疤,他杨癫疯说揭就揭,那些泥腿子们能愿意?

再说了,就算那些泥腿子们愿意,也配合你杨癫疯诉苦了,指证了乡贤士绅又能怎么样?

只要你杨癫疯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以后就会感觉自己的日子越过越苦。

可要说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咋的,你杨癫疯还能让兴化县也变得跟你宁阳县一样富庶?

孔希学越想越是高兴,当即便对管家吩咐道:“晚上让厨房多加两道菜,再热上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