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被关了两天,唐恬恬就觉得外面的空气都格外香甜,那股若有似无的桂花香,仿佛是自由的使者,在她的鼻尖萦绕。
唐恬恬踩上滑板,如飞鸟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尽情地享受着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感觉,仿佛要将这两天的压抑都释放出来。
滑板在她的脚下灵活地转动,带着她游览了整个城市的风景。
转了一圈后,唐恬恬感到有些饿了。
她停下滑板,闪身进了自己的空间,享用一顿丰盛的早餐。
饱餐一顿后,唐恬恬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快到典当行开门的时间了。
她略微整理了一下,再次踏上滑板,朝着典当行附近的巷子驶去。
不一会儿,她就来到了巷子的尽头。
这家典当行在网上的评价不错,她决定先去那里兑换一些现金。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东西,那是一颗用黑色丝绒袋装着的三克拉钻石。
这颗钻石是她在某个世界的收藏,净度和颜色都是顶级的,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至少能值三百万元。
很快,她就看到了那块褪色的木质招牌,“老李典当行”五个烫金大字虽然有些斑驳,但依然透着一股老店铺的厚重感。
推开门,风铃“叮铃”响了一声。
店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柜台后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正拿着放大镜研究手里的一块玉佩。
他抬起头,看到走进来的唐恬恬,眼神里没有太多惊讶,只是客气地问:“小姐,要当东西还是赎东西?”
“当东西。”唐恬恬走到柜台前,将黑色丝绒袋放在柜台上,轻轻推开,“您看看这个。”
老人放下放大镜,拿起丝绒袋,倒出里面的钻石。
当那颗晶莹剔透的钻石落在黑色绒布上时,即使是在光线不算明亮的店里,也折射出璀璨的火彩,瞬间吸引了老人的目光。
他连忙戴上老花镜,拿起放大镜,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钻石的切割面、净度,又用镊子夹起钻石,对着柜台上方的射灯照了照——火彩流动间,没有一丝杂质。
“小姐,这钻石……”老人放下放大镜,抬头看向唐恬恬,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仿佛在确定她知不知道这颗钻石的价值,“你确定要当?”
“确定。”唐恬恬靠在柜台上,语气轻松,“李老板,我这颗钻石是顶级品质,d色,VVS1净度,切工是完美级,当年我父母在拍卖会上溢价拍来的,市场价大概三百万元左右,您是行家,肯定看得出来。”
老人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女孩,对钻石的了解这么深。
他重新拿起钻石,又看了一眼,才放下镊子,叹了口气:“这位小姐说笑了,你也知道,我们典当行收东西,肯定给不了市场价,得打个折扣……”
“我知道典当行的规矩,只要价钱过得去就行。”唐恬恬故作不满的抱怨道,“都怪家里的老头子想逼我相亲,我不愿意,他就停了我的卡。
这东西家里还有不少,只是现在急着用现金,才来麻烦您。您给个实在价,以后要是还有需要,我肯定还来找您。”
老人名叫李国栋,开典当行二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唐恬恬的话半真半假,但那颗钻石的品质是真的好,而且她说话时的气度,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他再次拿起钻石,对着灯光欣赏着流动的火彩,沉吟片刻,抬头看向唐恬恬:“行,我老李就交你这个朋友。三百万元的市场价,我给你二百八十万,你看怎么样?”
“谢谢李老板。”唐恬恬眼底闪过一丝笑意,这个价格比她预期的还要高——看来这位老板是个懂行又爽快的人。
李国栋见她答应,便起身从柜台后拿出一个黑色的塑料袋,又拨通了一个电话:“小王,我是李国栋,你现在方便来店里一趟吗?对,有笔大额现金要取,二百八十万……好,我等你。”
挂了电话,他对唐恬恬解释道:“我这店里平时没这么多现金,这是银行的客户经理,专门负责大额取现,他上班的银行离这里近,很快就到。”
唐恬恬点点头,耐心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待。
不到一个小时,一辆押运车停在了外面,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提着一个黑色的保险箱和一个公文包走进店里,简单寒暄后,男人打开电脑操作起来。
结束后,将保险箱打开——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沓沓现金,每沓一万元,整整二百八十沓。
李国栋将现金装进黑色塑料袋里,递给唐恬恬:“点一下?”
“不用了,金额是对的。”唐恬恬接过塑料袋,入手沉甸甸的,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动作。
她对李国栋笑了笑:“以后有机会,再来看您。”
说完,她便转身走出典当行,很快就消失在巷子的拐角处。
而在巷子口的一棵大树后,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正盯着唐恬恬的背影。
他叫张三,是个惯偷,专门盯着从典当行、银行出来的人——这年头用现金的人少,能用大额现金的,多半是“有故事”的人,下手更容易得手。
他看到唐恬恬拎着沉甸甸的塑料袋走出典当行,眼睛都亮了,赶紧跟了上去,心里盘算着等她走到偏僻的地方就动手。
可刚跟到巷子拐角,前面的唐恬恬突然不见了。
张三猛地停下脚步,不可置信地跑到唐恬恬消失的地方,四处打量——巷子两边是高高的围墙,没有门,也没有窗户,墙上也没有脚印,人怎么会突然不见了?他又往前跑了几步,拐过弯,前面是一条更窄的巷子,空无一人。
“怎么会这样?”张三挠了挠头,心里又急又气——早知道就多找几个兄弟一起蹲点了,这么大一条“鱼”,竟然让她跑了。
他掏出手机,看着里面寥寥无几的余额,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年代用现金的人越来越少,他都快考虑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