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作坊短工们经过三四天的“摸爬滚打”,终于适应了。

为了多赚钱,一个个的手指跟要飞起来似的。

有些熟练的,边干活还能和旁边的人说几句八卦。

“这几日家里两个嘴碎的妯娌安静的跟哑巴似的,饭菜抢着做,鸡鸭抢着喂,就连我那恨不得嘴角挂油壶的姑子,日日问我作坊还招不招短工。”

“就你家那个懒的跟猪一样的姑子?今年十九了吧,还没相看呢?”

“哎,我那姑子被宠坏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日日在屋子里瞧着兰花指,轻声细语的,吃穿用度要紧着好的。往日我在屋里头吼两个小皮猴,我那姑子还要阴阳怪气一通,说我粗鄙,我寻思着她倒是有脸说,吃穿用度都是三个哥哥的血汗钱凑的。”

“呦,这是学地主家的大小姐呢。”

“学了有啥用?当初投胎没投好,没那命啊!她倒是享福,可怜我家两个皮猴衣服补了又补,还有二弟家的丫头,捡别人家不要的衣服。”

“你可别把你家这位大小姐做派的姑子带进来,你看咱东家多爽利,每天笑盈盈地,看着就喜气。”

林春花在一旁听了,笑道:“你们就别瞎操心了,东家又不是傻子,假小姐真做派,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进来?”

“春花说的是,咱就随便说说,东家眼光好,肯定瞧不上人家。”

林春花敲打道:“少说闲话,都把心思放到香皂上,回头检查出不对的,要扣工钱。”

林春花说完便走了,她除了管理二十个短工,还要晾香皂,不得闲。

等人走了一会,有妇人才敢小声嘀咕:“春花这孩子还真出息了,都成小管事了。这便是投胎投的好,有个做里正的爷爷,要不然这种好事也轮不上她。”

“她还有两个读书的兄长呢,说不准以后就是举人妹子。”

“别酸了,赶紧住口吧,回头被东家晓得我们说东说西,不让我们干活咋办?”

一听没活干,众人瞬间闭嘴。

现在,还有什么比离开作坊更恐怖的?

外头有的是豺狼虎豹“盯着”,只要作坊招人,不用等多久,外头的人能把作坊围个水泄不通。

——

转眼六月至,蝉鸣声声噪。

空间里的木莲果长势快、个头大,已经被林小满用意念成片摘下,挖出里面的籽晾晒在院子里。

高大的围墙把院子里面的光景遮得严严实实,等林小满把空间里的木莲果籽都晒干装起来,外头的人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林家后院种的那些木莲果树已经匐满了院墙,树长出不少小孩拳头大的木莲果。

有些露在外头的果子被作坊进出的村民看见,都开始好奇。

有人说见过这种果子,在山里头有。

有人说这种果子不好吃,没肉,林家瞎折腾。

有人觉得精明的林家不可能种没用的东西,这不起眼的果子,肯定有大用处。

总之,如今的林家打死一只蚊子都有人要留意一下。

种在空间外的植物就是瞒不住,短期内村民不知道木莲果的作用,时间一久,参透是早晚的事。

林小满索性连作坊也不去了,交代给林春花和李二力。

她则是忙着扦插今年的第二批月季和木莲果苗。

为了腾位置,空间里种植的绣球花,大部分都被她移栽到月季田附近。

这一回,林小满不得不感慨她“怂恿”阿爹买下这块,是她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靠山地大,把绣球花移栽出来,还有好大一片地未被开荒。

就这样,林小满心里已经又琢磨开了,这两日再让爹爹把山脚临近的地也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世道不好,蜗居在山野也别有一番趣味。

况且爹娘不愿意去嘉林县乃至临安府,在嘉林县买了宅子已经是斟酌再三才下的决定。

反倒是买地,不管是买田地还是荒地,对庄稼人总有一种无形的诱惑,仿佛带着宿命一般。

果不其然,林小满刚开了话匣子,林大江和李桃花对视一眼,便默契地同意了。

林大江动作迅速,第二日便去了里正那。

第三日便和里正去了趟嘉林县,带回了一张盖着官印的地契。

李桃花小心捧着地契,瞧了又瞧,爱不释手。

最后轻手轻脚放入带锁的木匣子。

尘埃落定,林小满提议,“爹,娘,香皂作坊新建的五间屋子马上好了,到时候让大舅帮忙,把新买的地用篱笆围起来吧,正好原先的竹篱笆又矮又稀松,这次便一并换了。”

李桃花谨慎开口,“会不会太劳师动众了?又是扩建作坊又是买地的。”

林大江思忖道:“桃花,你便是不建作坊不卖地,村里人也眼红。不如趁小满的香皂作坊扩建,把地都围起来。这么一来,他们觉得香皂作坊越做越大往后还要继续招人,哪怕有小心思也不敢做什么大动作。”

林小满点头,“阿爹说得对,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地方大了,就该围起来,不然什么人都能进来。等篱笆围好了,我让三舅在沙垤村再买两条狗来看家。”

立冬很开心,“又有小狗喽!”

林小满笑话立冬,“傻孩子,小狗来了跟你抢肉吃。”

吃货冬至什么都能让,吃上面让不得,“狗吃骨头,我吃肉。”

李桃花瞪着林小满,“你也是个傻的,这话家里说说便算了,可不能在外头说。你是开玩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真给狗吃肉呢,平白遭人妒忌。”

“行,祸从口出,我听阿娘的。”林小满笑盈盈地认错,“不过,就算我们吃糟糠菜,不知道的也会眼红。”

——

“当家的,大哥一家又买地了,你说咱也去买一块?”

王春秀想了好几日,心里一直不得劲。

见林大海嗯了一声,什么都没说,又开口道:“香皂作坊在招人,你看我和小满说一声,去做短工怎么样?如今农忙也过去了,你和立春在家里捯饬竹筒也能忙得过来。”

“杏花坳那边有户人家看上了立春,让王媒婆牵线。要是看对眼了,立春成家了,家里头也该多存些钱,到时候学大哥他们,买块地,咱也把房子建起来,不然立春有了娃都没处住。”

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正在劈竹子的林大海闷声道:“你想去做短工?”

“多赚点钱不好?冬至在村学,要是他有读书的天赋,以后肯定要去镇上。”

林大海想起三弟,有点茫然,“冬至怕是没那本事,跟着三弟认几年字,到镇上找个活干就成了。”

王春秀可不这么想,好歹让冬至考个秀才出来。

镇上的活,说难听的便是跑堂,东家哪天不让干了还不是要收拾床铺滚蛋。

不如当个教书先生,就算私塾做不下去,还能自己收学生。

“你个没出息的,冬至像他三叔,是个读书的苗。”

林大海瓮声瓮气地戳她肺管子,“立冬才是读书的苗子,你看他都没上村学,认识的字比冬至还多。”

王春秀气的手里的活都停了,指着林大海,“那还不是咱两个没出息,要是咱两个会赚,冬至早就上村学了。”

“那当初你为啥把银子给你娘?够冬至上两年学了......”

王春秀心虚地闭了嘴。

老半天才道:“你.....你咋还翻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