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操接过那卷绢帛,指尖触及粗糙的布料,心中已有几分笃定。他缓步走到帅帐中央悬挂的荆襄舆图旁,将绢帛徐徐展开,与舆图比对起来。只见绢帛上用朱砂勾勒的水寨位置,与他此前派细作打探到的大致吻合,而那些用墨点标注的暗礁险滩,更是舆图上未曾详尽之处,甚至连某段水域的水深、水流缓急都有细致注解。

“好!好一个详尽的布防图!” 曹操抚掌大笑,声音在帅帐中回荡,先前因批阅军报而生的倦意一扫而空。他侧目看向蔡瑁,眼中的审视已然换成了赞许,“公衡果然是识时务之人,有此图在手,我军水师便可畅行荆襄水域,刘表那点家底,不足为惧矣!”

蔡瑁见状,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地,连忙躬身道:“丞相雄才大略,天下无人能及。刘表暗弱,宠溺后妻蔡氏,听信谗言,贬斥忠良,我忍无可忍才决意来投。如今能为丞相效力,实乃蔡瑁之幸。” 他刻意提及蔡氏,既是为自己的叛逃找借口,也是想暗示自己与荆州蔡家的渊源,或许能成为日后立功的筹码。

夏侯惇在一旁附和道:“丞相,蔡将军既对荆襄诸事了如指掌,不如就让他暂领水师参军一职,协助规划进军路线,如何?”

曹操略一沉吟,点头应允:“甚好。便依元让所言,蔡瑁任水师参军,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另拨一处营帐供你歇息。待平定荆州之后,再论功行赏,封官加爵。”

“谢丞相恩典!” 蔡瑁大喜过望,再次叩首谢恩。他深知曹操多疑,今日虽得赏识,但若是不能拿出更多实绩,日后难免会被猜忌。起身时,他又补充道:“丞相,荆州粮草多囤积于江陵、襄阳二地,其中江陵粮仓最为充盈,可供荆州守军三年之用。如今镇守江陵的是黄祖之子黄射,此人勇而无谋,若丞相能先取江陵,断其粮草,荆州便不攻自破。此外,荆南四郡各自为政,与刘表离心离德,只需丞相派一使者晓以利害,许以官职,大概率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曹操闻言,眼中精光更盛:“公衡所言极是。粮草乃兵家之本,江陵必须先取。元让,你即刻点齐三万步骑,随我沿陆路进发,直逼襄阳,牵制刘表主力。” 他又转向帐外高声唤道:“许褚!”

“末将在!” 帐帘一掀,虎背熊腰的许褚大步流星走入帐中,抱拳领命。

“你率五千精锐,护送蔡参军前往水师大营,协助蔡瑁整顿水师,三日之后,水师沿汉水东下,与我陆路大军于江陵城外汇合,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许褚声如洪钟,目光扫过蔡瑁时,带着几分审视,显然对这位新降的将领并不完全信任。

蔡瑁心中了然,也不在意,只恭敬地说道:“丞相放心,我定不负所托,三日之后,水师必按时抵达江陵。”

当下,众人各自领命而去。蔡瑁随许褚走出帅帐,迎面而来的寒风比帐中凛冽了数倍,吹得他单薄的粗布短褐猎猎作响。许褚让人给了他一套崭新的曹军铠甲,又派了两名亲兵随行。蔡瑁换上铠甲,虽不如往日在荆州时的华贵,却也显得精神了许多。他回望了一眼帅帐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叛主投敌的愧疚,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不安。

水师大营驻扎在樊城城外的汉水之畔,绵延数里,战船林立。蔡瑁一路走来,只见曹军水师的战船虽多,却多是北方常见的平底船,船体笨重,吃水较浅,与荆州水师的楼船、斗舰相比,在水战中明显处于劣势。不过曹军士兵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即便在寒风中值守,也个个站姿挺拔,目光坚毅。

“蔡参军,这便是我军水师大营了。” 许褚停下脚步,指了指前方的营寨,“水师统领于禁将军已在营中等候,我就不陪你进去了,丞相有令,我需在此驻守,以防不测。”

蔡瑁点头道:“有劳许将军。” 说罢,他整了整铠甲,迈步走向营寨。营门口的士兵见他身着曹军铠甲,又有丞相令牌,不敢阻拦,连忙放行。

走进大营,只见于禁正立于一艘楼船之上,远眺汉水。他身着黑色铠甲,面容冷峻,看到蔡瑁走来,只是淡淡颔首:“蔡参军远道而来,辛苦。丞相已有令,水师诸事,你可参与谋划,但若要调动船只、士兵,需得我与你共同署名方可。”

于禁的态度带着明显的戒备,蔡瑁心中早有预料,当下拱手道:“于将军所言极是,蔡瑁初来乍到,诸多事宜还需将军指点。我今日前来,便是想与将军商议一番,如何改装战船,适应荆襄水域的水战。”

他随即取出荆州水师的战船图纸,详细讲解楼船、斗舰的构造优势,以及如何利用汉水的水流特点布置战术。于禁本是北方将领,对水战并不精通,听蔡瑁讲解得头头是道,心中的戒备稍稍放下了几分,也认真与他探讨起来。

接下来的三日,蔡瑁几乎日夜都泡在水师大营中。他亲自指导士兵改装战船,加固船身,增加船桨数量,以提升航速与稳定性;又教士兵学习荆州水师的水战技巧,如何利用楼船的高度优势射箭、投石,如何驾驶斗舰进行冲撞。曹军士兵虽对这位降将心存疑虑,但见他讲解详实,操作熟练,且事事亲力亲为,也渐渐放下了偏见,认真听从他的指挥。

与此同时,曹操的陆路大军也已整装待发。樊城城外,三万步骑列阵整齐,旗帜飘扬,刀枪林立,气势如虹。曹操身披金色铠甲,腰悬倚天剑,立于高头大马之上,接受众将的参拜。

“诸位将士!” 曹操的声音洪亮,透过寒风传遍整个军阵,“刘表暗弱,占据荆襄沃土却不思进取,纵容手下残害忠良,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我等奉天子之命,讨伐逆贼,平定荆州,解救荆襄百姓于水火之中!此行若胜,封侯拜将,共享荣华富贵;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愿随丞相征战!誓死不退!” 三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直冲云霄。

三声炮响之后,大军缓缓开动,朝着襄阳方向进发。沿途州县的守军,听闻曹操大军压境,又得知蔡瑁已叛,献出了水师布防图,大多心惊胆战,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弃城而逃,曹军几乎未遇抵抗,便逼近了襄阳城郊。

襄阳城内,刘表早已得知曹操大军来袭的消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躺在病榻之上,面色蜡黄,气息奄奄。自从听闻蔡瑁叛逃,献出布防图后,他便一病不起,心中又悔又恨。

“蔡瑁!逆贼!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于我!” 刘表咳嗽着,声音嘶哑,眼中满是绝望,“如今曹操大军兵临城下,水师布防尽失,这襄阳城,怕是守不住了……”

一旁的刘表长子刘琦泪流满面,跪在床前道:“父亲,您安心养病,孩儿已命人加固城防,调集城中守军,拼死也要守住襄阳。此外,孩儿已派人前往江夏,向叔父刘备求援,相信叔父很快就会领兵前来相助。”

刘表摇了摇头,眼中露出一丝苦涩:“刘备…… 他虽有仁义之名,却兵微将寡,如何能抵挡曹操的虎狼之师?更何况,蔡瑁那逆贼知晓我军虚实,江陵危在旦夕,一旦江陵失守,粮草断绝,襄阳便是一座孤城,纵有刘备相助,也难以为继啊……”

正说话间,一名士兵急匆匆闯入府中,跪地禀报道:“主公,不好了!曹操水师已沿汉水东下,攻破了江陵外围的水寨,黄射将军战死,江陵城已被曹军围困!”

“什么?” 刘表身子一颤,猛地咳出一口鲜血,眼前一黑,便昏死了过去。

“父亲!父亲!” 刘琦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抱住刘表,高声呼喊太医。府中顿时一片混乱。

襄阳城的人心,也随着江陵被围的消息彻底涣散。城中百姓纷纷收拾细软,想要逃离,守军更是士气低落,不少士兵私下议论着投降之事。刘琦虽竭力稳定局面,斩杀了几名散布谣言的士兵,但也难以挽回颓势。

三日后,曹操的陆路大军抵达襄阳城外,与水师汇合。曹操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命人将劝降书射入城中,许诺只要刘琦开城投降,便可保城中百姓性命无忧,且会善待刘表族人。

刘琦看着劝降书,心中犹豫不决。一边是父亲的基业,一边是城中百姓的安危,他陷入了两难之地。就在这时,刘备率领的援军终于赶到了襄阳城外三十里处。

刘备得知襄阳危急,当即与关羽、张飞率领江夏的两万兵马星夜驰援。抵达前线后,他立刻派人前往襄阳城,与刘琦联络,商议退敌之策。

“景升公病情如何?襄阳城内情况怎样?” 刘备见到刘琦派来的使者,急切地问道。

使者答道:“主公病重,已昏迷不醒。城中守军士气低落,百姓惶恐不安,不少人主张投降。曹操大军围城,水师已占据江陵,断了我军粮草供应,形势十分危急。”

刘备眉头紧锁,沉声道:“曹操势大,硬拼恐难取胜。如今之计,唯有坚守襄阳,等待战机。我已命云长率领水军驻守汉江渡口,防止曹军水师偷袭;翼德率领步兵扎营城外,与襄阳城形成掎角之势。请公子务必安抚城中军民,坚守待援,我定会想办法击退曹军。”

使者连忙点头,返回襄阳城复命。刘备望着远处曹军的营寨,心中感慨万千。他漂泊半生,一直未能拥有一块稳固的基业,如今荆州危在旦夕,若是能协助刘琦守住襄阳,或许便能在荆襄立足,成就一番大业。

然而,刘备心中也清楚,曹操的实力远非他与刘琦所能抗衡。曹操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又有蔡瑁这样熟悉荆襄情况的降将相助,想要击退曹军,难度极大。他不禁想起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若是能得到此人相助,或许便能化解眼前的危机。

就在刘备思索对策之时,曹操的帅帐中,众人也在商议攻城之策。

“丞相,襄阳城防坚固,刘琦又有刘备援军相助,若是强行攻城,我军恐怕会损失惨重。” 夏侯惇说道。

蔡瑁上前一步,道:“丞相,襄阳城看似坚固,实则已是强弩之末。城中粮草仅够支撑一月,如今江陵已破,粮草断绝,只需我军围城不攻,不出半月,城中自会不战自乱。此外,刘备虽来驰援,但他麾下兵马不足三万,且多是新兵,战斗力远不如我军。我愿率领水师,截断刘备的粮道,再派一军佯攻刘备营寨,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不出十日,刘备必退。”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公衡所言甚是。围城打援,乃上策也。于禁,你率领水师,沿汉江而上,截断刘备的粮道;元让,你率领一万步骑,佯攻刘备营寨,只许败,不许胜,诱敌深入;我则亲率大军,继续围城,静观其变。”

“遵令!” 众将齐声领命。

计策既定,曹军立刻行动起来。于禁率领水师,连夜逆流而上,突袭了刘备设在汉江渡口的粮船,将粮草尽数烧毁。刘备得知粮道被断,心中大惊,连忙命张飞率领兵马前往渡口驰援,却被于禁早已布置好的伏兵击退。

与此同时,夏侯惇率领一万步骑,向刘备的营寨发起了猛攻。张飞亲自率军迎敌,夏侯惇与张飞大战数十回合,佯装不敌,率军败退。张飞性情急躁,见状立刻率军追击,却不知早已落入曹军的圈套。

待张飞率领的兵马追出数里之后,突然伏兵四起,曹军从两侧山林中冲杀而出,将张飞的军队团团围住。

“不好!中埋伏了!” 张飞心中一沉,连忙下令突围。他手持丈八蛇矛,奋勇杀敌,曹军士兵纷纷倒地,但曹军人数众多,层层叠叠,难以突破。

就在这危急关头,关羽率领一支骑兵及时赶到,冲入重围,与张飞汇合。“三弟,莫慌,我来助你!” 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刀光过处,曹军士兵人头落地,杀出一条血路。

兄弟二人合力,率领残兵奋力突围,好不容易才冲出重围,返回营寨。经此一战,刘备的军队损失惨重,折损了近五千兵马,士气更是跌落谷底。

襄阳城内,刘琦得知刘备粮道被断,又遭曹军伏击,心中彻底绝望。城中粮草日渐匮乏,百姓怨声载道,守军纷纷逃亡,再坚守下去,只会城破人亡。

当晚,刘琦来到父亲的病榻前,看着昏迷不醒的刘表,泪如雨下。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

第二日清晨,刘琦打开襄阳城门,率领城中文武百官,向曹操投降。曹操率领大军入城,秋毫无犯,安抚百姓,又派人照料病重的刘表。

进入襄阳城后,曹操立刻下令寻找刘表的次子刘琮。原来,刘琮在蔡瑁叛逃后,便被蔡氏族人裹挟,躲藏了起来。蔡瑁得知后,主动请缨,找到了刘琮,并将他带到曹操面前。

曹操见刘琮年幼懦弱,心中不以为意,却还是假意安抚道:“你父亲已逝,襄阳已归我所有。你放心,我定会善待于你,封你为列侯,安享富贵。”

刘琮吓得瑟瑟发抖,连连叩首谢恩。

平定襄阳后,曹操大军休整三日,便下令进军江夏,追击刘备。此时的刘备,在失去襄阳的依托,又遭粮草断绝、兵马折损的打击后,已是穷途末路,只能率领残部向江夏方向逃窜。

蔡瑁率领水师,沿汉江一路追击,凭借对水域的熟悉,数次截击刘备的船队,给刘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刘备麾下的士兵死伤过半,粮草殆尽,处境十分艰难。

在当阳长坂坡,曹操的精锐骑兵追上了刘备的残部。一场激战过后,刘备的军队彻底溃散,他只率领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数十人突围而出,逃向江夏。

经此一役,曹操占据了荆襄大部分地区,声势达到了顶峰。他在襄阳城设宴,犒赏众将。宴会上,曹操举杯向蔡瑁道:“公衡,此次平定荆襄,你居功至伟。若不是你献图投诚,协助整顿水师,我军也难以如此顺利。我决定,封你为汉阳侯,领荆州水师大都督,掌管荆襄水域所有水师,如何?”

蔡瑁连忙起身,跪地谢恩:“谢丞相厚爱!蔡瑁定当肝脑涂地,效忠丞相,永不背叛!” 他心中狂喜,多年的隐忍与谋划,终于换来了今日的富贵与权势。

然而,蔡瑁没有注意到,曹操在举杯饮酒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坐在一旁的贾诩、程昱等谋士,也纷纷对视一眼,面露深意。他们都清楚,曹操向来多疑,蔡瑁虽是有功之臣,但他叛主投敌的行径,终究难以让人完全信任。今日的封赏,既是嘉奖,也是试探。

宴罢,曹操回到府中,贾诩悄然前来。

“丞相,蔡瑁虽有功,但此人反复无常,不可不防。如今他手握荆州水师大权,若是日后有异心,恐为祸患。” 贾诩躬身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沉声道:“文和所言,我岂能不知。蔡瑁此人,利欲熏心,今日能叛刘表,明日便能叛我。不过,如今荆襄初定,水师还需他打理,暂且不宜动他。待江南平定,天下一统之日,再做处置不迟。”

贾诩道:“丞相英明。但也需早做防备,可暗中派遣亲信,监视蔡瑁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与荆襄旧部勾结。”

“嗯,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曹操吩咐道。

贾诩领命而去。曹操站在窗前,望着襄阳城的夜色,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荆襄已定,下一步便是平定江南,剿灭孙权、刘备,一统天下。但他也清楚,前路并非一帆风顺,江东孙权雄踞一方,麾下人才济济,又有长江天险可守;刘备虽屡战屡败,却始终百折不挠,身边还有诸葛亮这样的奇才相助。想要一统天下,还需付出一番不小的努力。

而蔡瑁,这位立下大功的降将,究竟会成为他一统江南的助力,还是潜在的隐患?曹操心中没有定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此时的蔡瑁,正沉浸在封侯拜将的喜悦之中。他回到自己的府邸,看着满室的金银珠宝,想着自己如今的权势,心中充满了得意。

烛火在蔡府的暖阁中跳跃,将满室的珠光宝气映照得愈发璀璨。蔡瑁摩挲着腰间新赐的鎏金虎符,指尖划过冰凉的纹路,嘴角的笑意始终未减。他端起案上的玉杯,琥珀色的酒液晃出粼粼波光,映出他眼底深处难以掩饰的野心。

“父亲,曹操虽封您为镇南侯,却始终让文聘接管了水师兵权,这恐怕……” 儿子蔡中推门而入,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他身形瘦削,眼神却颇为锐利,显然比父亲多了几分审慎。

蔡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搁下玉杯,发出清脆的声响:“慌什么?文聘不过是匹夫之勇,那水师上下,哪个不是我蔡家旧部?曹操初定荆襄,根基未稳,少不了要倚重我等本土势力。待他挥师江东,水师终究要交还给我统领。”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荆襄舆图前,手指在长江流域划过,“江东孙权小儿,仗着长江天险嚣张跋扈,可他哪里知道,这江水的深浅、暗礁的位置,我蔡家了如指掌。只要曹操用我,攻破江东指日可待!”

蔡中仍有些不安:“可听闻曹操对您并非全然信任,今日议事,贾诩那老狐狸看您的眼神就颇为不善。还有刘备麾下的诸葛亮,据说能掐会算,若是他们暗中使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