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励可不光是下跪,还奉上了一套外滩的房产。
“妈,您是老上海,当然比我懂,我就知道个外滩,再说清华说了在上海买房子,我这不就去交了定金,如果您满意,我就去付款,房本写清华的名。”蒋励这台词把老妈都乐晕了。
她颤抖着双手接过购房合同,一看是外滩最贵的那个楼盘。
“我的活祖宗,这一套房的首付都能在浦东买套别墅啦。你哪儿来那么多钱呐,快,老实交代,不行,妈这胸口又发闷了。”黄清华老妈觉得闺女真是捡到宝了,她瞪老伴一眼,黄清华老爸急忙把蒋励从地上拉起来。
“孩子,快坐。其实不用买那么贵的房,住着心里不踏实。”老爸的一句大实话又遭了白眼。
“爸,妈,您二老踏实住,我明天就去付钱,都是精装修,您过去直接开火做饭,我看了家电都是国际名牌,我和清华常年不在您身边,给您请个保姆照顾您二老,不然我和清华也不放心呐。”
黄清华跟小芹说这段时,蒋励脸都涨红了,拼命丢眼色给媳妇,可媳妇像是上满弦了根本不想停下来。
“行啦,别撒狗粮啦,我们都受刺激了。别说,今年是什么光景啊,咱们未名书院的人都在忙着结婚。”小芹笑得有些诡异。
“除了你们俩,还有哪个?”黄清华问。
“小聂和咱们汪校长,还有小聂的前夫。”一说到黄坎小芹的语气就变了味儿。
“啊,那个老气横秋的家伙,听说他又把那个外甥送美国去了,咋不送到月亮上去呢?”黄清华的语气里有一种戏谑。
“你消息够灵通的嘛。”小芹话一出口,自己就明白了,蒋励刚从北京来上海,一定是他告诉黄清华的。
聂海峰自从师父李茂才过世后,感觉像心被掏空了一样。他上学时从没得到过老师的认可,成绩在班上一直垫底,只有到了李茂才这里,他才找到了被人看重的感觉,觉得自己还是块材料,能当大任。他一个人出国留学,虽然没拿到什么正经学历,但他知道他最大的收获就是人们常说的:找到自己。
但在艺术追求上他依然困惑,不知道是该尊崇传统,还是该学习西方的方法。好在他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里学会了街头卖艺的本事,开始的时候他很害羞,似乎是感觉所有人都用鄙夷的眼光看着他,像他是个小偷一样。他在意大利租住的是学校周边的房子,因为是旁听生,他很少全勤,经常混迹于街头艺人之中,他爱听他们讲那些追女人的浑段子,感觉那些老男人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却还那么多幻想真的有意思。
去听课的时候,他很认真,但是,语言成了最大的障碍,还好他学的是视觉艺术,否则,小姑父黄坎给他交的学费真的是白费了。现在,他对着李茂才留给他的那几幅西洋油画出神,似乎看了两三年到现在才刚刚咂摸出点儿滋味儿来。他对那些透视、明暗都不甚了了,心里总想着师傅李茂才说的留白,虚实。这些,小姑父懂得很多,不知道西洋画的透视、明暗他懂不懂。反正聂海峰刚刚看那些西洋油画中的美女时,脑海里就一个字:胖!
从国外回来,送走师傅以后好久,有一次他和小姑父一起吃臭鳜鱼,随口问了一句:”小姑父,你说外国女人咋不流行减肥呢?唉,咱们国家唐朝时流行以胖为美,对吧?哪些画是以胖为美的啊?您不觉得西洋画里的美女胖得肉麻吗?不过,有的画的跟照的一样。“
黄坎边吃边拿眼瞅瞅聂海峰,”你小子,入门了。得再往深里钻研。“
于是,小姑父就又把他送到美国来了,说这里空气都是自由的。他倒是觉得这里的街头艺术的确更自由,他喜欢听黑人的蓝调,也喜欢去看大都会博物馆。说实话,能有小姑父这么坚强的后盾,他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
黄坎送聂海峰去美国留学不是一点儿私心都没有,虽然跟小聂离了婚,但他想:自己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做出姿态,不能把聂海峰一把推开。
当然,他心里也有些矛盾,聂海峰在国内连初中文凭都勉强,用小聂的话说,就拿语言能力来说,如果聂海峰是高中毕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差得离谱。那么这么长时间的濡养,光靠这孩子自己能找对方向吗?不会就这样游游逛逛一辈子,真成了浪迹天涯的流浪艺人吧?
尤其他那一对难缠的父母,就更是让黄坎头疼。最早把孩子交给自己的是他们,现在埋怨他孩子看不出什么正形的也是他们。当然,黄坎知道他们嘴中的所谓”正形“就是有个稳定的工作,成家立业。当然,这看似不过分,哪一个为人父母的还不是这样希望的?可他们就忘了当初的聂海峰是什么状况,现在这孩子这么独立,这么有见识,难道他们就能熟视无睹?
黄坎现在的爱人就是当初聂海峰招来古宅做小时工的那位徽州姑娘,叫江雪,她祖籍江西,家住婺源古镇。从小见惯了青山绿水,对种茶、茶礼,养蚕、缫丝、刺绣都很热衷,用黄坎的话说,她就是自然的审美专家。黄坎喜欢她那种娇羞,不故作姿态,而是自然得像风吹过水面必定会有涟漪。她总是神情专注地听黄坎讲那些玄而又玄的理论,有时候有聂海峰在身边,黄坎会问聂海峰,也会再问问她,她总是立刻收起探寻的目光,抿嘴一笑,从不发表意见。后来黄坎才发现,这姑娘还有好多技艺,比如她会下围棋。
江雪在黄坎古宅的私人博物馆做兼职,那时候聂海峰还没有出国留学,聂海峰去留学了,私人博物馆的人手不够,黄坎就想着改回到之前的半天开放。江雪有一天羞羞答答地跟他说,如果全天开放,她可以把在餐馆的工辞了,来这里上班。黄坎当然巴不得这样,因为江雪解说展品很受欢迎,对那些老物件她似乎早有缘分。
”老板,我不是不安心餐馆的工作,就是更喜欢你这里的工作,您看。“江雪的声音细的像蚕丝,黄坎的心头一颤。
有一次他听见江雪给游客讲解一套围棋,说起那些棋子的制作方法,讲得中规中矩,不懂下围棋的人也听得入神。黄坎想起她那天请求自己到这里来工作时的语气,和做讲解时的语气判若两人,难道?黄坎开始对这个女子留心了。因为江雪嘴很严,是个少言寡语的女子。
黄坎都不止一次地问过她:听说江西女子都很泼辣,甚至很凶,你怎么会这样害羞。”
“您的意思,我不是江西的喽,那我就算是你们安徽的好了。”江雪的回答话里有话。
再后来,发现江雪做账很仔细,黄坎就带她到公司跟会计学做账,没过多久她就进步成了公司的出纳。有一次下工地,做预算的小张对他说起江雪,说有人找她代理记账她还不肯。江雪在北京就住在工地的木板房里,夏天闷热得很,因为白天被晒了一整天,到晚上也不敢开窗开门,一只蚊子飞进去就能把人咬惨。可江雪愣是在那样的环境里念书考下了出纳。黄坎有一晚在工地值班,而且第二天要开一个现场会,所以睡得晚。可看见工棚那边还有一间亮着灯,担心是有人睡着了忘记关灯,走近一看,是女生宿舍,他于是轻轻叩门。里面回答的声音又细又弱,满是惊恐。
“谁?”
黄坎听出是江雪,随即说道:“这么晚了还不睡,明天上班不困吗?早点儿休息吧。”
说着,黄坎就往回走。边走边回头看,但江雪的屋里一直亮着灯。黄坎心里琢磨,这么晚不睡在干什么呢?
回到自己在工地的办公室,没多大功夫工棚顶上就噼噼啪啪地响起来,下雨了!京城的雨来得急,往往去的也快。但就是急的那一阵怪吓人的,往往伴着轰隆隆的雷声,还不时有电闪雷鸣。黄坎起身,不自觉地往江雪的工棚望去,见灯还亮着,还忽闪着,时亮时灭的。他穿上雨衣、雨靴,关了灯,锁门的时候他感觉风大得像要带着他飞。
走到江雪的工棚前,他重重地敲门,喊了一声:“江雪,你还没睡吗?是我,黄坎。”
江雪几乎是跑着来开了门,黄坎使劲把门关好。
“风太大啦。”黄坎似乎在做着解释。
他边脱下身上的雨衣,边打量着眼前的江雪。见她脸色渐渐由惨白生出些许红晕。羞羞怯怯地,桌上摊开着两本书,他走过去翻开一看,是财会实务还有习题册。
“这么用功。”黄坎念叨了一句。
“我想考个会计证,上次有人找我做代理记账,可我连个证都没有。”说到后面,她的声音又细的让人心疼。
她从桌子对面走过来,站到黄坎身边说道:“黄总,快把雨靴也脱了吧,怪捂脚的。”
看她这么心细,黄坎心里很是感慨。正这时候,咔嚓一个闪电响起,屋里的灯干脆熄灭了,瞬间一片漆黑。黄坎只听见一声弱弱的、含混不清的哀鸣,像家乡那种小到在掌心散步的鸟发出的叫声。接着,黄坎就感觉到一个柔软的、带着浓郁桂花香气的躯体投进自己的怀抱。他下意识地搂紧她,感觉听到杂乱的脚步声,他已经分不清听到的是哪一颗心在狂跳。不知道这样过去了多久,当外面的雨开始匀速地落下,屋里的灯亮了。
江雪想推开黄坎却被搂得更紧了,“记着以后叫我大哥,我叫你小雪。“
江雪听了更紧张,牙都在打颤。
直到黄坎问了一句:“你会下围棋吗?”
江雪才诺诺地应了一声:“会一点儿。”
说着,江雪泥鳅一样溜出黄坎的怀抱,走到床边,从枕头下拿出精致的棋盒。她一手托一个手编的棋盒走到黄坎面前。
“大哥,要不你现在教教我吧。”小雪的声音里有一种愉悦。
那晚黄坎找到了对手,几十年了,他记得的那次下围棋,还是哥哥活着的时候。后来就一直是他自己和自己下棋了。黄坎瞬间有一种幻觉,坐在面前的是自己惨遭不幸的哥哥,他使劲揉揉眼睛,又听见那细细的声音。
“大哥,该你了。”
黄坎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一下窜过去搂住江雪,江雪坐在那里,头贴在黄坎的胸口上。
“棋下得这么好,应该是你教我才对。”黄坎一直站在那里,对江雪讲述着发生在那座古宅里的故事,讲到他的父母、长兄。
工地就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空间,容不得半点儿私情,别说是两情相悦,就是眉来眼去都能引起热议。而且这帮人很原始,据说有一次开玩笑,还真把一个哥们儿脱得精光,说是打牌输了,打牌前下过赌注。黄坎不得不在员工守则中加上一条:不准以各种方式羞辱同事。
现在轮到总经理头上,人们的闲言碎语自然不敢针对他,全都朝着江雪去了。黄坎于是让江雪做了自己的秘书,天天陪在自己身边。而且也不再让她住在那么闷热的工棚里,而是让她住在自己的办公室,虽然也是工棚,但这里有空调和独立卫生间。自从江雪住在这里黄坎也很少回未名书院了,经常在这里过夜,两人搬了一个体操垫子放在办公室,白天的时候就立起来。工地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解决了的暴露施工问题卷土重来了,这一次的扬尘很难掩盖了。因为江秘书整天吐,脸色蜡黄。工地上的人都知道黄总的妻子小聂。
“人家那可是北大毕业的才女啊,可惜给黄总生了个闺女。”
“没听说黄总离婚呐,这啥情况,黄总想私生?”
“这女的也就是年轻,长得还不如小聂呢。”
“你懂什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哼,我看不如交点儿罚款再生一个。”
“嘁,你算哪棵葱、哪头蒜呐,轮得着你给人家老板操心吗?”
黄坎一面跟小聂谈离婚,一面就去江雪家提亲,未婚先孕,奉子成婚,江雪家少不了敲黄坎一笔。当然,他们当着黄坎骂女儿,真正的目的还是要钱。黄坎满应满许,江雪父母被哄得很开心。
回到歙县,一进古宅江雪就说:“往后我和儿子一起挣钱,把我爸妈跟你要的钱还你。”
黄坎揽住江雪的腰,扶她坐在雕花床上,想着面前的女人懂他的心思,心里的温暖把多年的冷漠都熨平了。
“什么你的我的,他们也是我的父母,我这个人都是你的。咱们不怕,无论第一胎生儿生女,咱都再要,咱有这么大的宅子,不能没了人气,你愿意吗?”黄坎知道江雪从不反驳,但他不愿意江雪有丝毫压迫感。
“当然愿意,我总给游客讲咱们门楣上的砖雕------多子多福。”江雪笑得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