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说出自己是011之后,三个人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不少,尤其是那个浓眉大眼的南亚男人,更是直接露出了一副轻蔑的神情。
这验证了我的猜想——他们知道我和刘祈的存在,但不知道要如何分辨我们。
所以那个非洲人问的“刺杀”和“侦察”,并不是在打探我的行动计划,而是想从行动风格来判断“我”的身份。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改用了自己的身份,毕竟刘祈的作风会更偏向“刺杀”,而我想要见到负责人,就不能让对方认为我是危险的。
在我胡乱琢磨的同时,南亚男人已经粗暴的脱掉我的宇航服,又把我全身上下都搜了一遍。
确定没有武器之后,南亚男人先拿出一副电子手铐,把我双手背到身后铐住,然后才用带着咖喱味的英语朝非洲人说了句什么。
非洲人含混的回了句“watch him”,随后拿出通讯器往远处走了几步,低声和上级交流了几分钟后,才招手示意我们出发。
走出停车场,外面是一条昏暗的走廊。
让我有点意外的是,这些黑色建筑从外面看还挺神秘的,可内部却像前哨基地一样,到处都充斥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古旧感。
但和前哨基地那些像水泥一样的涂料不同,火箭基地的建筑墙壁,完全是用月壤混杂着玄武岩颗粒、夯筑烧结建成的,应该是为了效率和成本,所以直接选择就地取材。
另外在去见负责人的路上,我还顺便和身边的三个人聊了几句——他们对于我的问话相当警惕,只可惜警惕的用处不是很大。
第一个说漏嘴的,是那个看起来就很暴躁的南亚男人,他叫阿尔琼·帕特尔,是调查部的中级调查员,但似乎不是利亚姆那个小组的人。
另外一个亚洲人叫金敏俊,35岁,之前是蜂巢基地工程部门的技术员,刚才随车去燃料站,是因为燃料输送管道的传感器报警,所以才派他去进行检修。
可是等他们到达燃料站后,却发现是有人破坏管道触发了泄漏自锁,而且主管道的阀门杆还被人用铝热剂焊死,就算修补好了也无法开启,所以他们出来的时候才会垂头丧气。
而在两个同伴接连被套话之后,剩下的非洲人也彻底放弃挣扎。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这家伙的身材壮到和庞诚有一拼,却是这三个人里唯一的文职。
非洲人名叫贾巴里·阿德巴约,在血统上算是南非,但从小在埃及长大,曾是一名研究古埃及的学者,如今在蜂巢基地的信息分析处,负责翻译“梦境”信息中的象形文字。
按理来说,像贾巴里这种文职人员,不应该参加去燃料站的行动,奈何负责人根本不知道他是文职,只是看他身材健壮,就让他和帕特尔一起,保护金敏俊去检修燃料站了。
得到这些信息之后,我对这位负责人的期待也一降再降。
“用人”的前提,是要先知道每个人该怎么用、以及能发挥什么作用,可这位负责人连手下适合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水平甚至都不如庞诚。
心里想着,我跟着贾巴里他们出了电梯,又走过一段十多米长的走廊之后,便来到了发射指挥中心。
比起外面走廊上的古旧,指挥中心看起来高级了一点,但也仅仅是出于功能上的需要。
银灰色的防静电地板上,整齐布设着黑色光缆、分别通向三排U形控制台。
主控台前方的墙壁上,竖立着一块巨大的曲面屏幕,除了发射平台附近的监控画面之外,还有各准备项目的进度、发射轨道模拟之类的数据。
我稍微看了一下,除了“箭体组装”的进度是100%之外,剩余几项都在60%以下,甚至还有几项已经亮起红色警示。
这个局面下,想发射火箭已经基本不可能了,所以指挥中心里的人虽然不多,却飘散着一种相当沉闷的焦虑。
“011先生,这边。”
贾巴里抬手虚引了一下,随后带着我绕过了一座U型控制台,我这才发现主控台附近、之前被U型控制台挡住的地方,居然还坐着一个中年男人。
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自然卷曲的深棕发丝里藏着斑白,应该也是需要劳心劳力的工作,厚重的黑框眼镜滑落到鹰钩鼻的鼻尖,可他却连扶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整个人像被抽走骨头似的瘫坐在椅子上,浅绿色的眼睛从眼镜上沿看着主控屏幕,可是视线里却几乎没有焦点。
“科恩?科恩!”
贾巴里试探着喊了几声,那人才终于半死不活的转头过来,看到我之后先是一怔,接着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哐当!
单薄的椅子被他突然绷直的腿弯撞翻,眼镜也随着他的起身掉在地上,可他好像完全没发现似的,几步冲过来撞开贾巴里,然后一把揪住了我的衣领。
“daber! Kama atem? Eifo kulam? daber meyad!”
科恩几乎歇斯底里的大声叫道,表情都因为愤怒而扭曲起来——可惜的是我一个单词都听不懂,甚至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语言。
似乎看出我的茫然,科恩思索着眨了眨眼,又换成英文重新问了一遍,可他的口音实在太重,我努力理解了几秒还是不行,只能朝贾巴里投去求助的目光。
贾巴里领会到我的意思,用不熟练的中文道:“他问,多少人,做什么。”
“不多,但是对付你们足够了。”
我看着主控屏幕用中文回道,贾巴里用含混的英文翻译给科恩,后者又理解了几秒,才说了一句口音极重的英文。
“他说,切断粪便。”
“切……”
我一怔,琢磨了几秒才反应过来,科恩说的应该是“cut the shit”、或者“cut the crap”之类的,在中文里一般当做“别扯淡”来理解。
而在想明白这句话之后,我忽然意识到眼下的局面并不简单——对付这几个人很容易,可是这个语言环境太复杂了。
交流技巧、或者说语言陷阱的基础,是要双方理解交流的内容,而且最好是同一语言的直观理解,以避免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偏差。
可现在科恩听不懂中文,我听不懂他的英语,就算是让贾巴里直接用英语帮我复述,他那个含混的口音我也未必全能听懂……
“你们似乎需要一个翻译。”
忽然一个女声在我身后响起,知性的声线非常熟悉——虽然已经很久没听过,但我确实认识这个声音。
短暂的回忆后,一张五官柔和、气质知性的脸,忽然闯进了我的脑海,也让我的太阳穴愈发胀痛起来!
那是林霜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