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福和安杰给村里修路的事情,江德花等人自然也是知晓的。某天,江德花拨通了江德顺的电话,询问起这件事。
江德顺在电话那头回答道:“这是村里一个和你三哥当年一起去当兵的人提出来的。一开始,我们其实并不想答应,但他家里人却说这是件赞福气的好事。村里的老人们听了,觉得有道理,就都答应了下来。不过,这修路的钱也不是一家出的,而是村里每家都出了一点,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出力。”
江德花听后,疑惑地问道:“原来是这样啊,那怎么没人通知我和远徵呢?”
江德顺连忙解释道:“你的那份我已经帮你出了,而且也没多少钱,就不用你操心啦。”
江德花有些过意不去,赶忙说道:“二哥,你出了多少啊?我转给你吧。”
江德顺笑着说:“不用啦,真的不用。再说了,你就算不出钱也没什么,谁不知道咱们家还没分家呢?且不说以前你和远徵一直在家里吃饭,就连江德福也没分出去啊,这村里的人可都清楚得很呢。”
江德花听了,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挂了电话后,江德花心里五味杂陈。她想到自己平日里总觉得三哥和三嫂在城里过得好,却很少想过为村里出份力。如今二哥替自己出了钱,这让她越发觉得不好意思。
这时,老公宫远徵走了进来,问道:“初初,跟谁打电话呢?”江德花把修路的事跟老公宫远徵说了一遍,江远徵听后,说道:“老婆,二哥都替咱们出了钱,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算了。要不咱们也做点什么,也算是为村里做点贡献。”
江德花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喜,连忙对着远徵说道:“对啊,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呢!不过具体要做些什么呢?”
宫远徵微微一笑,解释道:“之前我们向上面提出的关于建立药材种植基地的意见,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现在正在寻找合适的地方来建设这个基地。我就想啊,咱们江家村后面的那座山,不是正好适合种植药材嘛!你觉得把基地建在江家村如何?”
江德花略作思考,有些担忧地问道:“这样做倒是不错,只是村里的人会同意吗?毕竟这涉及到土地的使用问题。”
宫远徵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放心吧,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而且我们也不是要占用全部的土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再说了,你想想看,那座山的环境和土壤条件,对于种植药材来说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之前我们可没少在山上采药呢,这就说明那里非常适合药材的生长。”
江德花听后,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她对老公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还是你有办法啊!这个主意真是太棒了!”
江德花和宫远徵商量好后,决定尽快回江家村和村里的人商量此事。回到村里,他们把想法跟村长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说了。村长听后,摸着下巴思索起来:“这建药材基地倒是个好事,能给村里增加收入。可这土地使用,还得听听大家的意见。”
于是,村里很快召开了村民大会。宫远徵在会上详细说明了基地的规划和前景,村民们听后议论纷纷。有村民担心种植药材风险大,也有村民怕影响自家土地权益。江德花见状,站出来说道:“大家想想,咱们村就靠着那几亩薄田,能有多少收入?这药材基地要是成了,以后大家都能跟着受益。而且这是咱们自己村的基地,大家都是主人。”
经过一番劝说,大部分村民渐渐动摇了顾虑。最终,大家以投票的方式通过了这个提议。江德花和宫远徵相视一笑,他们知道,江家村的发展之路即将开启。
这边江德福给村里捐钱修路的事迹,犹如一阵春风,在炮校里迅速传开了。在好友的打趣下,江德福憨笑着说道:“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这可都是村里的人一家出一份凑起来的,我哥我妹也都出了呢。”炮校的领导听闻此事,也前来询问。江德福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炮校的领导好奇地问:“你们村怎么会突然想着修路呢?”江德福叹了口气,说道:“唉,今天那条路可把好多孩子和老人的腿都磕破了,于是村里的村支书和族里的老人就商量着能不能修一下,然后就有人提议一家出一点。”炮校的领导听后,关切地问:“那些老人孩子的伤势严重吗?”江德福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有一个很严重,在我妹妹住的医院里住了很长时间,那个住院的可是村里的老一辈,辈分极高,在村里可是说一不二的,所以……”剩下的话江德福没有说出口,但炮校的领导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毕竟如今的领导大多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自然明白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对于农村来说意味着什么。
炮校领导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江德福啊,你们村这个事儿办得好,大家齐心协力为村里谋发展。咱们炮校也不能看着不管,这样,我们可以给村里提供一些修路的设备支持,也算是尽一份力。”江德福听了十分惊喜,连忙道谢:“领导,太感谢了,有了设备支持,这路肯定能修得又快又好。”
消息传回村里,村民们都欢呼雀跃,干劲更足了。江德花和宫远徵那边,药材种植基地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请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土地进行勘测,规划种植区域。随着修路工程和药材基地建设的推进,江家村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处处都洋溢着希望的气息。江德福看着村里的变化,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江家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远徵和江德花一直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深知中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老百姓健康的积极作用。然而,当他们听到有人公然宣称中医是封建愚昧的时候,心中的怒火难以抑制。
于是,他们决定采取行动,以书面形式向最高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担忧。在这封信中,远徵和江德花详细阐述了当前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指出中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他们提到,中医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的成本相对较低,对于那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同时,远徵和江德花也客观地分析了西医的成本问题以及当前西医就医费用高昂的情况。他们认为,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得许多老百姓望而却步,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
远徵和江德花强调,不能让百姓因为经济原因而吃不起药。尽管中医存在一些弊端,但在当下的情况下,它的廉价优势不容忽视。他们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重新审视中医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至于远徵和江德花两口子为何能够将信件成功送达最高处,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原来,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药物研发工作,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他们研发的一些药物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西方某些药物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这些药物成为了很好的替代品,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正是因为他们在药物研发领域的杰出贡献,使得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信件能够顺利抵达最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