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服装厂剪彩仪式,举办的很是盛大,还有专人带大家参观了厂子。

看那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大家不由得直咂舌,女厂长怎么了?

这不挺厉害的,男人能有姜颜的门路?

缝纫机买一台,都得要工业票,一百多台,什么概念?

你要没有路子,根本拿不到,大家心里都挺佩服姜颜的。

不少家里有儿女来工作的,那是笑得露出牙花子,觉得儿女的未来更有保障了。

姜颜的厂子,不比那国营的差,工资也只高不低,听说还能拿计件。

而姜颜忙完厂子,又去服装店,她身上穿的,那就是最好的招牌,往那儿一站,吸引了不少小年轻。

尤其是电影热潮后,大家受西方文化影响,都在追求时髦。

姜颜上新了几百上千件,供不应求,很快被抢购一空。

许知夏来的时候,看那架子上光秃秃的,傻眼了。

她他不可思议道:“这就全卖完了?”

她想着中午人多,晚点来,结果,什么都没捞着,她身后想,还跟了好几个女孩子,应该是她的同学。

“怎么没有?我特意给你留的,就怕你白跑一趟。”

姜颜从一边的包装袋里拿出十来套,男女款式都有,让他们挑选。

许知夏笑得眉飞色舞的,“我就知道,你心里有我,这些,我们全要了,你算一下多少钱。”

她同学的,姜颜打了七折,许知夏的,直接打到三折,。

许知夏一走,沈念又来了,姜颜再次把留的衣服拿出来,把这些人招待完,天快黑了。

没关门,陆陆续续的,还有人来,姜颜让他们明天来,今天货物清空。

大家还挺遗憾的,想着第二天来排早队,省的来晚了,好多款式让别个抢走了。

电影的爆火,连带着蛤蟆镜喇叭裤小皮夹克什么的,席卷了京市的大街小巷。

现在,俨然成为主流,穿出去,都知道是从姜颜家买的。

目前,内陆就姜颜家做这种款式,一时间,不少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找她批发。

一开始,厂里的工人生怕厂子倒了,发不起工资,各种顾虑。

没想到,接踵而来的,就是大批量的订单,做都做不过来,还得加班加点的。

当然,加班双倍工资,他们加的那叫一个干劲十足。

接下来的几个月,每天换批加班,才把订单赶制出来,而喇叭裤和蛤蟆镜,才是真正的风靡全国。

姜颜很满意电影带来的这波效果,而她,也赚得盆满钵满,净收入大概有一百来万。

八十年代,一百来万是什么概念?衣服的巨大利润,也让陆厉看到了商机,他也开了不少的服装分店。

每天店里人满为患,衣服但凡上新,就会被抢购一空。

姜颜怕大家审美疲劳,又加了其他新款,可以说,春夏秋冬,都有主流元素,也让姜颜在京市真正站稳了脚跟。

就连电视台,都争相报道,姜颜又一次从容不迫地接受了采访。

陆骁在军校看到,表情很是骄傲,他跟其他人说:“看到没有,这就是你们嫂子,厉害吧,咱京市第一家私营服装厂,就是她办的。”

他这是娶到宝藏了,姜颜总在不断的给他制造惊喜。

战友在旁边喃喃:“老大,嫂子好厉害,那些奇装异服,就是她生产的?”

陆骁一巴掌过去,“什么叫奇装异服?那叫潮流,一看你就是个土包子,你没看电影吗?电影上就是这么穿的。”

那人摸了下被打的地方,不敢说了,好吧,他们常年一身军装,确实审美不达标。

不只是他,老一辈的,也有看不过眼的,裤腿穿得宽大,你是要去扫大街吗?

见天跟个混子一样,还有些手上拿着收音机,放得全是英文,美名其曰时尚。

家里都是拿棍子打的,但抵不住年轻人叛逆。

你越是不让他做什么,他越是要做,还觉得自己很有个性。

八十年代,姜颜的服装生意蒸蒸日上,她又建了新的药厂。

把空间里那些药方拿出来,抄成一本药典,拿给陆厉,让陆厉投入生产。

同样,姜颜着手开药店,还是全国连锁的。

姜颜的生意,又扩大了一倍,而她忙着在外交部实习,把杂事交给陆厉。

陆厉全权处理,没有出一丝纰漏,随着姜颜走上国际,她退居幕后,把大权交给陆厉。

她在国际外交上所向披靡,一个月,很少呆在家里,不是在外交部,就是坐着飞机,全世界到处飞。

而陆骁从军校毕业后,回到海岛,两人的日子,变得更加聚少离多。

每年寒暑假,姜颜都会尽量抽出空,带孩子回海岛,看他们的爸爸。

孩子有两老看着,完全不用操心。

姜颜每次去接孩子,老师对她相当热情,让她分享一下育娃心得,她家的娃太乖了。

姜颜也很谦虚,说是娃自己乖,她天天往外跑,孩子的情况,她还没有老的清楚。

孩子也很珍惜她在家的时间,帮着做这做那,生怕她累到了。

毕竟,妈妈可是外交场上的女将军,相当厉害,他们以妈妈为荣,绝不能做任何让妈妈丢脸的事儿。

所以,在外,几个娃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每次,老师举例说到姜颜,三个娃都相当骄傲。

因为,那是他们的妈妈呀。

米粒的经纪人,是陆厉找的,知根知底,第一部是年代苦情剧。

没办法,行情在这儿了,剧本是姜颜编写的。

她去拍戏,苗秀英跟着,比助理还像助理。

至于家里的卤味生意,陆建国做得得心应手了。

他跟那包工头一样,买了个包,走哪都拿着。

巷子里的老爷们儿,就没有不羡慕他的,苗秀英还给他买了个小轿车。

他没事,就喜欢开着瞎晃悠,没别的原因,主打一个炫耀。

穷人乍富,就是这么小人得志,要换做别人,那得一蹦三尺高了。

他现在,已经足够成熟稳重,走哪别人都喊他大老板。

这该死的虚荣感,越发膨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