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班长,你确定走这条路能行?”
6辆92式轮式步战车,此刻正在泥地里疯狂地挣扎,走在最前头担任领航员的正是伍六一。
不过他现在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丝毫凝重或紧张的神色,只有单纯的麻木。
没错,就是麻木,即使6辆轮式步战车的驾驶员是红方现存经验最丰富的老兵,推进的速度也刻意放慢了不少,却依旧多次的陷入泥地之中。
因为地面过于松散的缘故,所以像正常的拖曳是不行的,经过数次的摸索,他们已经找到了最佳方案。
那就是让两辆步战车在最前方进行拖拽作业,你以为这就完了吗?No no no,要是如此简单的话,伍六一脸上的表情也不会只剩下麻木。
因为他需要另外两辆步战车,在受困车辆的两翼进行拖拽。
有经历过在泥地中受困的车主,都知道发生此种情况的原因:车轮与泥地的接触面积实在是太少了。
想要将受困车辆拽出来,经常用的只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增大车轮与泥地的接触面积,在坦克后面挂着的自救木,就是靠这个原理。
另一个就是通过外力,将车轮从陷进去的泥坑中硬拉出来,现在他们使用的方法便是这条。
之所以会如此大费周章的原因,则是救援车辆不敢使劲,毕竟他们所在的地面也很松软,别救人不成反而把自己给搭进去,那就太不值当了。
“那你说怎么办?电子对抗连找到的干扰信号源就在那里,不走这条路,从哪里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去?
我们都是在赌蓝军因为兵力紧缺,将原本设在外围的警戒部队撤走,先去支援一线了。
否则就是偷袭不成,自个主动跳进了老虎的嘴里”。
伍六一轻拍了一下刚刚提出问题的步战车驾驶,随后便将目光放到手中无人机控制器的屏幕。
“车出来了,伍班长,我们要再次向前出发了,请你注意一下安全”。
这次突击部队的指挥官,老虎团一营一连一排排长开口说道。
“杨上尉我没有问题”,伍六一冲对方轻点了一下头,随后表示自己已听到。
装甲部队哪怕是几十年之后,也摆脱不了的一个毛病,那就是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噪音,其实现在还好些,以前坦克的车长下达命令全靠脚踹。
别问为什么不说话,因为说了你照样听不清。
终于在一路磕磕绊绊,走走停停的艰辛中,这支蓝军始终没有发现的斩首小队,终于是穿过了这片由大湖干涸后,所形成的巨大沼泽地。
原本只有不到8公里的路程,却硬生生走了快两个半小时,好在他们距离蓝军总指挥部的直线距离不过3.8公里。
即使需要绕路和翻越丛林,也能在一个小时,甚至是在40分钟之内到达那里。
“怎么样?找到渗透过的侦察兵了吗?”
穿过泥地后小队立刻就地休整,检查车辆是否出现了故障的同时,子弹全部上膛,火箭筒上弹,打开机关炮的保险,几乎是将报仇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此刻只要知道蓝军总指挥部的方位,他们就会像猛虎一样冲过去,可惜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伍六一将无人机收了回来,换上新的电池后再次放飞,整个过程中都面色紧锁,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一旁的军官见状也知道对方正在努力的寻找,也不再继续催促,而是从腰间抽出了一盒烟递了过去。
“戒烟了,杨上尉负责警戒的哨兵都放出去了吗?”
伍六一一边看着手中,只有现代手机大小的屏幕,一边问着安全方面的事宜。
“对面的精锐程度我知道,战士们心底里也很清楚,所以你不用在这方面担心。
警戒哨我是按照规定人数的双倍去组织派遣的,还有两支不定时的巡逻小队,你可以对安全问题绝对的放心。”
杨上尉并没有因为伍六一的质疑而感到生气,反而虚心的将安排重新说了一遍。
倒不是他虚心求教,而是单纯的想将产生纰漏的可能性拉至最低点。
“没有问题,等等,找到侦察兵做的标记了,应该在西南220度的方向,距离大约1.2公里,你赶紧派人偷偷潜伏过去。
先确定他的周围有没有蓝军,然后再与其进行联系,我用无人机在天上盯着。
对了,如果发现侦察兵已经暴露,不需要去通知他,自己直接撤退,我们的安全更为重要”。
“这会不会有些……”杨上尉非常罕见地提出反对意见,不过想想也能够理解,因为伍六一说的并没有错。
相比于一个或几个侦察兵的生命,消灭蓝军总指挥部所带来的收益更高,也能取得整场演习最终的胜利。
“那你去救他们?我们这次面对的目标可不是没啥防守力量的澡堂子,而是防守严密的蓝军总指挥部。
我们红军的总指挥部有一个警卫连,加一个从钢七连抽调过去的一个排进行保护,你说和它同一级别的蓝军指挥部防御力量能差吗?
没有大口径的重机枪吗?没有重型反坦克武器吗?没有旋翼机吗?我们全拉过去都未必能打赢,单靠你们几个人行吗?”
伍六一说话的声音并不小,他不仅是对杨上尉的解释,也是对前去执行任务的战士进行告诫,千万别因为自己的感情用事,导致行动的失败。
“伍班长说的你们应该听清楚了,接下来怎么办就不需要我教了。
核心就一句话:你们可以被消灭,可以在死前连一个敌人都没打死,就去导演组吃晚饭了。
但至少在头盔顶上发烟器冒烟之前,把胸前的光荣弹的拉响,算是给我们报个信儿吧!”
说着杨上尉对着几人敬了一个军礼,仿佛这并不是演习,而是实战。
“有点那个意思了,以后我们也要这么搞,别整的每次演戏跟游戏一样〞。
一名将军将手中的望远镜放下,对一旁的秘书提醒道。
而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导演部2楼窗前,或者说是一栋建筑于20世纪30年代,由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2层小楼,原本住在此处的是一个大地主,之后收为公有,也一直派人维护。
至于为什么要将导演部建在这里?除了靠近演习区域的边缘,还有一个原因是此处无论是交通,还是电力,都有能达到勉强及格的程度,比其他地方水电不通要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