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别的世家小姐比起来,并无什么优势,所以,花蕾是不配在朝堂任职的。可是,花蕾却厚颜无耻的走马上任了,他嗤之以鼻。
后来,又听说花蕾从司林局调任为户部郎中,直接去漠北的时候,他更是认为,花蕾的晋升,是靠了镇北侯府的关系。
一介女流,不在家相夫教子,抛头露面,去漠北滥竽充数,真是有违科举出仕的公平。所以,他对花蕾就更加的不屑一顾了。
上半年,他听到花蕾被委任为西昌知府的时候,他觉得,圣上总算开眼了,要让这个滥竽充数的人露马脚了,他认为,花蕾是被发配去西昌的。
他心里的不忿好像有了一个出口,他等着花蕾出洋相。这次,他也看了花蕾的述职书,只不过,只是粗粗扫了一遍,并无认真细看。
而且,他先入为主的认为,其中的内容,肯定是有水分的。西昌府是大盛朝最穷的府城,这个大家都知道。
前面也有很多的知府,致力于改善西昌府贫穷落后的局面,提高西昌府的税收。可是,这么久了,西昌府还是老样子。
税收也一直是垫底的,很多时候还收不上来。至于优佳水稻,他倒是确实看到这个内容了,而且,还仔细的研究了一下。
说什么“优佳水稻 ”,其实就是乱来一通嘛,还粉饰的这么好听。樊荣成决定揭穿花蕾的“粉饰”,让花蕾自取其辱。
所以,现在盛武帝一提起,他看裴靖轩和章侍郎都没有表态,自己就抢先表态否决了。
“圣上,微臣反对。微臣觉得,花大人是无中生有,先不说这优佳水稻的产量是不是真的能提高,能不能少得病虫害?
但是,微臣仔细看过花大人提出的这个方案,归根结底,这个优佳水稻就是混合交叉种植水稻而已。
只不过是花大人用“优佳”两个字粉饰了一下而已。那本质上是乱来一通种植出来的水稻,能是个好东西吗?所有的东西,都是越纯粹越好。”樊荣成说得慷慨激昂。
如果花蕾在场,一定会称赞这个樊荣成能透过表面看实质,一下子就把自己想要粉饰的本质给揭露了出来。
在大盛朝,世家大族为了保持血统的高贵性,是嫡庶分明,嫡子不娶庶女,嫡女不嫁庶子,是世家大族一直的准则。而且,教养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樊荣成他作为家族里的嫡子,他讨厌所有庶出的兄弟姐妹。这混交种植的水稻,就像是让自己这个嫡出的儿子,和那样庶出的兄弟放在一起教养,让人难以接受。
看着还有几年就要致仕的樊荣成,盛武帝微微的皱了皱眉,要不是为了平衡朝堂上的某些关系,这个一无是处,只知道偷懒耍滑的人,怎么可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原本想呵斥几句,不过,因为心里想着混合交叉种植水稻的事情,盛武帝还是把目光转向了坐在左手位的裴靖轩。
“裴大人,你怎么看?”盛武帝开口道。
“圣上,微臣觉得可以先在上京城一试,花大人也说了,这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是,如果能找到病虫害少又高产的水稻种子,也是一件好事。现在大盛朝的水稻很容易得病虫害,导致产量偏低,所以,还有很多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而且,朝廷也在大力的鼓励生育,努力提升本朝的人口数量,那粮食的问题就是大问题。
如果花大人提议的这个混合交叉种植水稻,真的找到更好的水稻品种,那对于人口的提升,也会带来极大地好处。这两者相辅相成,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裴靖轩小心开口道。
盛武帝点了点头,又把目光转向了右手边的章侍郎。
章侍郎微微俯身,接口道,“微臣附议裴大人的意见。花大人在贫瘠的西昌,都已经在试验,虽然效果不太理想,但是,这表明,方向有可能是对的。
如果在上京城试验的话,不管是从田地,还是从种子,或者其他的条件,比如人手,经验,灌溉,肥料,都会比西昌府要好,那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微臣猜想,花大人之所以在自己还没成功的时候,就在述职书上提出这个方案,可能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花大人觉得,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是无法做成这事的,她需要朝廷,需要户部的支持。
微臣和花大人曾经在漠北共事过三年,很清楚她的为人,她一直是一个很踏实很努力的人,从来不会沽名吊誉、好大喜功,她的心中有百姓。
因此,臣觉得可以按照花大人的方法一试,就算失败,于朝廷也无损失,顶多费些人手而已。”
章侍郎说出了他心里的话,作为一个从小就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来说,他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年,他家田地里种植的水稻,因为病虫害,导致当季的水稻颗粒无收。
他饿了很久的肚子,他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希望所有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而作为花蕾曾经的顶头上司,他也清楚花蕾的人品和才干,就算有一天自己的官职真的被花蕾顶下,那也是自己技不如人,和花蕾无关。
盛武帝又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户部的另外几个郎中,把眼巴巴看着自己,等自己询问的樊荣成忽视了个彻底。
已经准备好长篇大论的樊荣成,一时之间所有的话都梗在了喉咙口。户部另外的几个郎中,也都是人精,察言观色后,全都附和裴靖轩和章侍郎的意见。
一时间,樊荣成更不服气了,他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人了,一点都没有骨气。
其实,在他的心里,他考虑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利益,花蕾现在是正四品的官职,比自己仅仅低了一个品级。
花蕾虽然现在在地方任职,但是,几年后,可能会回京任职。万一花蕾提出的混合交叉种植水稻试验,歪打正着的让户部试验成功了,那对于花蕾,就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