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 第1193章 是他们把我逼上了绝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93章 是他们把我逼上了绝路!

在滨海市的情况得到好转,各部门都查了一遍后,周志高突然得到了青原市的重大案件情况,立刻马不停蹄前往青原市!

青原市的秋雨带着刺骨的寒意,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市政府招待所的窗玻璃。

周志高推开卷宗,现场勘察照片上的惨状让他瞳孔骤缩——七具覆盖着白布的遗体横陈在拆迁废墟旁,几十米外,一辆车头变形的货车斜插在警戒线内,车厢挡板上还沾着暗红的血迹。

“周部长,”青原市纪委书记刘建军递过案情报告,声音沉重,“死者中有三名拆迁工作人员,四名围观群众。肇事司机杨桂美已被控制,他在审讯时反复说‘他们活埋了我妈’,情绪非常激动。”

周志高捏着报告的手指关节发白。

他想起滨海市渔民老陈布满老茧的手,想起情人街老奶奶递来的珍珠手链——当一个老实本分的村民被逼到开货车撞人,背后必定藏着比秋雨更冰冷的绝望。

“带我去见杨桂美。”周志高站起身,披上外套。

青原市看守所的讯问室里,杨桂美蜷缩在铁椅上,头发纠结成毡,脸上布满干涸的泪痕。

看到周志高走进来,他突然挣扎着往前扑,被警察死死按住:“政府的人!你们还我妈命来!”

“杨桂美,”周志高的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力,“我是纪委的周志高,你把事情经过告诉我,我帮你做主。”

“周志高……”杨桂美愣住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是那个抓贪官的周部长?”

他哽咽着,像是找到了宣泄口,“他们……他们不是人啊!”

断断续续的哭诉中,一个令人发指的悲剧逐渐清晰:

- 杨桂美家的老宅位于青原市“滨江新城”拆迁范围内,开发商承诺的补偿款远低于市场价,且从未正式协商;

- 十天前,二十多名强拆人员凌晨闯入,带头的潘青海手持钢管,指挥手下将杨桂美母亲王秀莲拖出屋子。

“他让我妈下跪,说‘不下跪就拆光你家’,”杨桂美浑身发抖,“我妈七十多岁了,一辈子没求过人……”

- 更残忍的是,潘青海竟让手下扒光王秀莲的衣服拍照,威胁“不听话就把照片发到网上”。

老人受辱后当场晕厥,被抬上救护车时还在抽搐;

- 两天后,杨桂美去工地寻找母亲遗落的拐杖,竟发现老宅废墟下露出一只穿着布鞋的脚。

“他们活埋了我妈!”杨桂美嘶吼着,“推土机把她埋进去的!我挖了一天一夜,才把我妈挖出来……”

周志高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几乎喘不过气。他想起自己母亲临终前枯瘦的手,想起她反复叮嘱“要为老百姓做事”——眼前这个男人的母亲,却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遭受如此惨无人道的对待。

“潘青海是什么人?”周志高的声音冷得像冰。

“他是建设局副局长方力的小舅子!”杨桂美咬牙切齿,“仗着姐夫的官威,在青原市横行霸道!”

“我们去建设局告状,方力说‘拆你家是为了城市发展’,还让人把我们赶出来!”

周志高猛地站起身,椅子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想起郭济民案中那些仗势欺人的情妇家属,想起“海味阁”老板背后的黑恶势力——权力一旦被裙带关系扭曲,就会变成吞噬人命的怪兽。

“立刻控制潘青海和方力!”周志高对刘建军下令,“封锁潘青海的所有社交账号,尤其是那些照片!”他知道,这种侮辱性的证据若流传出去,将彻底摧毁政府的公信力。

离开看守所时,秋雨更大了。周志高站在雨中,任由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

他想起杨桂美描述的场景:老人被扒光衣服拍照时,周围强拆人员的哄笑;推土机轰鸣着掩埋老宅时,母亲可能还未断气……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进他的心里。

“周部长,您先避避雨吧。”小林递过雨伞。

“不用。”周志高推开伞,“让我清醒清醒。”他想起在滨海市推行的“阳光执法”,想起那些公示在网上的权力清单——如果青原市的拆迁程序也能公开透明,或许这场悲剧就能避免。

当晚,周志高带着纪委调查组突查潘青海的住所。在一间密室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加密硬盘,里面存着数十段强拆视频和侮辱性照片,其中一段正是王秀莲被扒光衣服的画面,潘青海站在一旁哈哈大笑,还对着镜头比耶。

“畜生!”一名年轻的调查组成员气得浑身发抖,差点砸了硬盘。

周志高强压下怒火,指着硬盘里的转账记录:“看,潘青海的账户每月都有方力妻子的转账,金额从五万到二十万不等。这哪是小舅子,分明是方力的‘白手套’。”

凌晨三点,方力被从被窝里揪出来时,还在嘴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青原市建设局副局长!”

当周志高将潘青海的硬盘甩在他面前时,这个西装革履的副局长瞬间瘫软在地,嘴里不停地念叨:“完了……全完了……”

“方副局长,”周志高蹲在他面前,声音里充满了鄙夷,“你口中的‘城市发展’,就是用活埋老人、扒光妇女衣服的方式来实现的?你对得起你戴的党徽吗?”

方力捂着脸痛哭流涕:“我错了……我不该纵容他……潘青海说拆迁不好办,需要‘强硬手段’,我就……”

“就默许了他的暴行?”周志高打断他,“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默许’,七条人命没了!一个母亲被活埋!”他想起杨桂美在看守所里绝望的眼神,“你和潘青海,双手都沾满了鲜血!”

接下来的调查如同剥洋葱,一层层揭开青原市拆迁背后的黑幕:

开发商“青原城建”与方力存在利益输送,方力利用职权为其违规审批,换取干股分红;

拆迁补偿款被层层克扣,到村民手里时不足应得的三分之一,潘青海则以“拆迁服务费”名义拿走大头;

建设局监察科对村民的投诉视而不见,甚至帮着潘青海销毁证据,科长张某每月收受潘青海的“好处费”。

周志高将这些线索一一标注在白板上,青原市的“拆迁腐败链”清晰可见:权力寻租→暴力拆迁→草菅人命→包庇掩盖。

他想起在中田市处理的强拆案,想起那些被推土机毁掉的家园——为什么同样的悲剧,会在不同的地方上演?

“因为惩罚太轻,成本太低。”周志高对调查组说,“必须让这些人付出最惨痛的代价,才能震慑后来者。”

他亲自前往杨桂美母亲王秀莲的灵堂。破旧的农舍里,一口薄皮棺材停放在堂屋中央,杨桂美跪在灵前,双目无神。

周志高走上前,深深三鞠躬,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放在供桌上:“老人家,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杨桂美抬起头,看着周志高胸前的党徽,突然嚎啕大哭:“周部长……我妈死得好惨啊……”

周志高扶起他,声音沉重:“桂美,你放心,杀害你母亲的凶手,包庇他们的官员,一个都跑不了。政府会给你一个交代,给所有受害者一个交代。”

离开灵堂时,周志高对刘建军说:“立刻启动‘拆迁领域专项整治’,全市所有拆迁项目暂停,重新审核补偿标准和程序。建立‘拆迁透明化平台’,补偿方案、审批文件、资金流向全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他顿了顿,补充道:“最重要的是,制定《拆迁领域刑事责任追究办法》,以后凡是发生暴力拆迁致人伤亡的,不仅要追究直接凶手,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三天后,青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潘青海、方力等人涉嫌故意伤害、侮辱尸体、滥用职权一案。周志高坐在旁听席,看着潘青海在铁笼里瑟瑟发抖,方力则面如死灰。

当公诉人念出王秀莲被活埋的法医鉴定报告时,旁听席上响起一片啜泣声。

“被告人潘青海,”审判长声音威严,“你可知罪?”

潘青海突然发疯似的撞向铁笼:“我有罪!我该死!但方力让我这么干的!他说‘出了事有他顶着’!”

方力猛地抬头,指着潘青海:“你胡说!是你自己丧心病狂!”

法庭上一片混乱。周志高看着这对“舅甥”互相推诿,只觉得无比讽刺。权力滋生的腐败,最终只会让他们互相吞噬。

庭审结束后,周志高来到青原市滨江新城的拆迁现场。曾经的断壁残垣已被清理,一块“拆迁警示教育基地”的石碑立在那里,上面刻着王秀莲和其他遇难者的名字。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碑前默哀。

“周部长,”青原市市长走上前,“按照您的指示,所有违规拆迁项目已整改,新的补偿方案公示后,95%的村民表示满意。‘拆迁透明化平台’也上线了,老百姓可以随时查询。”

周志高点点头,看着石碑上“王秀莲”三个字,想起老人被活埋前可能还在念叨儿子的名字。他对市长说:“记住,城市发展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以牺牲老百姓的生命和尊严为代价。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警示教育基地的石碑上,给冰冷的石头镀上了一层暖色。周志高想起杨桂美在看守所里最后说的话:“周部长,我知道开车撞人不对,但我实在没路走了……”

这句话像警钟,在他耳边长鸣。

他知道,青原血案暴露的不仅是几个腐败分子,更是基层治理中对民众权益的漠视。

要杜绝类似悲剧,不仅要严惩凶手,更要建立健全保障民众权益的机制,让老百姓在遇到不公时,有地方说理,有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