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赤松游 > 第223章 江底死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重远的地势较比幽州略高一些,这可能也是耶律硕将重远设为主攻点的原因,届时可顺流而下,俯攻幽州。

重远的金兵最高将领名唤“纳兰坤”,是一名地境高手,可和其他的金兵将领一样,纳兰坤并不擅水战。而负责重远水军操练的则是纳兰坤的副将——李四虎,而李四虎这个人值得多说几句。

李四虎年逾三旬,他并不是金人,而是靖国人,老家就在幽州。父亲曾是幽州水军将领,生子四人,李四虎行四。因为是小儿子,李四虎自小便得到李老夫妇的偏爱,而他虽自小瘦弱,性格内向,却极为孝顺,为人十分忠厚。且李四虎虽身弱力亏,可对水战方面却极有天赋,照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李四虎成年之后,他的父亲和三位兄长都已战死沙场了,只留下他和老母亲二人。李四虎在幽州水军任职一小将,薪俸不高,却足够他母子二人生活。可没过多久,一向孝顺的李四虎却突然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竟撇下了年迈的老娘,投靠了金军!不比以往,这些年金、靖之间犹如水火,李四虎竟在这个当口做了叛徒,其结果可想而知!当年这件事在幽州城闹得很大,李母也是因为受不了刺激,以及悠悠众口,没过多久便疯了。

再说投靠金国的李四虎,自进了金军军营以来,李四虎并未受到重用。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来金军势头正盛,对李四虎这种敌军投效之人并不重视。再有就是,李四虎并非修炼之人,其优势在于水战经验,而金军不仅不擅水战,也不重视水军。

直至近些年,机缘巧合下,耶律硕得知了李四虎的水战才能,恰好耶律硕也准备训练一支水军劲旅,这才将他提拔起来。

话说回来,此时,纳兰坤和李四虎正带着渭阳的来的血羽等人,巡视军务。

渭阳此一行来的人,除了血羽、秦无言、贾氏兄弟外,同行的还有纳兰大鼎。

如今纳兰大鼎在金军中是什么角色呢?算是耶律硕的“近人”。什么意思?就是在金军里待得时间太久了,同时期的将士们都死得差不多了,他却留了下来。久而久之,在耶律硕面前混得脸熟,有事也就都安排他去做了,其地位有点类似于范洪祥,能耐虽没有,但有点“关系”。但金军士兵也都知道,纳兰大鼎是那种文不成武不就的人,全靠年头熬出来,可如纳兰坤这种大将,还不得不对他客客气气的。

纳兰坤对纳兰大鼎笑道:“大哥,怎么样?对我重远的城防可还满意吧?”

纳兰坤为什么称呼纳兰大鼎为“大哥”呢?他俩可不是兄弟,没什么关系,只因二人姓氏相同。之前提到过,金国最初就是几个部落组成的,后又逐渐强大起来。据传言,同一姓氏的人都多少沾点关系,纳兰坤叫纳兰大鼎大哥,也是为了套近乎。

纳兰大鼎没太理会纳兰坤,却对血羽和秦无言笑道:“羽姑娘、秦先生,你们可还有什么要指教的吗?”

秦无言没有说话,自秦松重伤后,他变得愈发阴沉了。

血羽说:“水军操练是你们的事,带我们去看看我们的人吧。”

纳兰大鼎看向纳兰坤,说道:“还不快给羽姑娘带路!”

纳兰坤这才带着一行人向重远城外走去,直奔汶江江边……

重远城也是临江而建,不过多时,一行人便来到了汶江边上,却见空无一人。

纳兰坤对血塔的人说:“就在这了。”

血羽看向贾氏兄弟,四人授意,走到江边,紧接着四人手中同时结印,只见红芒闪动。

“轰!”

一道炸响自汶江江底传来!

声音还未落下,江面上好似沸腾了一样,不断翻滚,紧接着,震撼人心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江底浮现出无数黑点,数量越来越多,直至浮出水面,才发现竟是许多脸色惨白的人!

这些人年龄不一,以男性居多,且都紧闭双目,面色灰白,丝毫感受不到生机。不知在江底浸泡了多久,皮肤都有些褶皱。

犹如行尸一般的人不断浮现,在贾氏兄弟的操控下陆续走到上江岸,数量越积越多,到最后,岸边竟不下万人!

这些行尸立于江边,依旧闭着双眼,纳兰大鼎只觉得这些人散发出来的气息,他五年前也曾感受到过。

贾氏兄弟看了眼血羽,后者点了点头,刚欲有所动作,却见一旁秦无言开口说道:“让我来吧!”

血羽微微蹙眉,想了想,再没说什么。

见血羽默许,秦无言便走到众多行尸的面前,只见他伸开五指,掌心朝上,手中红芒四溢,双臂向两侧缓缓抬起,直至水平于地面,随即猛地一握双手!

与此同时,天地变色,乌云遮日,面前无数行尸仿佛活了一般,纷纷睁开双眼!

纳兰大鼎差点没尿裤子,但见这些人皆是双眼血红,和五年前的死侍别无二样!

……

古小辰这几日有些心绪不宁,只因之前在耶律硕书房中看到的纸稿内容,还有些许不解之处。他并未告诉其他人,以免造成恐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依旧未能思考出答案……

耶律硕纸稿中详细描述了水攻幽州的方法、时间,还有有可能发生的变数,以及应对之法。可在最后两页,纸稿上却是古小辰看不明白的内容。其中一页,貌似是在汶江上,有无数墨点,按之前的内容参考,这些墨点可能代表的是人。可是并没有船,难道有人从汶江里游过来吗?另外一页,那些墨点都变大了,而且都画在了幽州城的上面,或者说是幽州城的里面。更让古小辰不解的是,这两页纸稿都是用红色墨水写的。

古小辰虽不知道耶律硕到底有什么打算,但也理所当然地想到了血塔,为了以防万一,他从“千门录”里学到了一种火器的制作方法,经过改良,抄录下来交给史玉龙。但他这些火器里装的都不是火药,而是毒药!他相信,无论谁来,都挡不住“天毒八部”里的毒!

器械由史玉龙去做了,制毒就只能他自己来,他这两天他走遍了幽州城,他所用的几种原材,几乎都买光了。

古小辰从药铺出来,沿着街往驿馆走着,只见街边围着一群百姓,不知在看什么热闹。

现在的古小辰不同于少年时期,对看热闹没什么兴趣,可刚走过人群,却听到一个老妇的声音传入了耳中。

“我儿子不是叛徒……不是叛徒……”

古小辰停下了脚步,回头望去。又听到一个声音传来:“你儿子就是叛徒!”这句话貌似出自一个孩童之口。

古小辰走上前去,拨开人群,只见人群当中是一年过花甲的老妇人。老妇人目光恍惚,衣着破烂,俨然与乞丐无异。几个孩童站在她面前,正嬉皮笑脸地调侃那老妇人。而四周的围观之人却没有一人阻拦,都是一副看戏的模样。人群中还有两个女子,竟是洛春的倪月珠和柳紫钗。

只见那老妇人慌慌张张,目光闪躲,很是恐惧。想要走,却被那几个孩子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八、九岁的男童,上前一把将老妇推倒,重重地摔在地上!

而见此情形,围观的百姓竟还有人笑了出来!

那妇人颤颤巍巍地想要爬起来,却又被那男童推倒!

古小辰望着面前的一幕,怒火中烧,再看那老妇,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古小辰脑海中瞬间出现一副画面:一个老妇人神情恍惚,银发凌乱,满脸了泪痕。手中握着两个鸡蛋,步履蹒跚地向他走来!

这一幕一闪而过,古小辰却犹如被雷劈中一般!差点没喷出口血来!

又看向面前的老妇,虽形貌不同,但二人的神情却别无二样!

要是平时,古小辰也不会和几个捣蛋的孩子计较。但此刻却不然,古小辰只觉得怒火直冲天灵,上前一把揪住那男童的衣领,伸手就是两个嘴巴,直将那男童打得蒙住了!

过了一会儿,男童才反应过来,随即放声大哭……

古小辰却恶狠狠地喝道:“把嘴闭上!”

那男童吓坏了,连忙止住了哭声。

古小辰面沉似水,看向几个孩童,冷声道:“再敢欺负人,我把你们都给扇了!”

这时候,周围围观的大人们也都陆续反应过来,有人质问古小辰:“你怎么打人?!”

古小辰看向那说话的男子,“刚才他们欺负人你怎么不管?”

见有大人撑腰,刚才那挨打的男童又胆肥了起来,瞪着古小辰,喊道:“我就欺负她怎么了?!”

话音未落,古小辰的巴掌已然落在了那男童的脸上,这一下,古小辰用了十成的力,直将那孩子扇飞了出去!

这一下可好,古小辰算是犯了众怒,只见周围百姓纷纷上前要对其动手,就连倪月珠都看不过去了!

其实要换别人,也能看出这其中有问题,这几个孩子欺负个老人,不但没人管,还都在看笑话。古小辰路见不平,反而遭众人围攻,这其中定有隐情,总不能坏人都聚到一起了吧?

但此刻古小辰怒火攻心,无心理会其他,只见他从腰间取出弩机,指向天空。只听“轰!”的一声响,半悬空中出现一团火焰,瞬间炸裂!

百姓们哪见过这种场面?就只剩下四散奔逃,而倪月珠以为古小辰要大开杀戒,猛地向他挥出一道真气!

古小辰现在又哪是倪月珠的对手?眼见真气袭来,他想要再用弩机抵挡,但却为时已晚。真气撞在他的肩膀上,古小辰被击飞了出去!

这一下,让倪月珠和柳紫钗也都傻了,倪月珠那一下连三成力都没用到,却怎么会是这种结果?!

说时迟那时快,空中的炸响惊动了整个幽州城,熟人陆陆续续都赶了过来!

最先来的是人就在附近的史天龙兄妹,紧接着天阳门的人也陆续赶到,最后才是神教的人。

众人来此一看,但见古小辰半跪在地上,左肩上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正不断向外涌出鲜血!

先不说天阳门的人,渭水他们见此一幕能有什么反应?

渭水连忙取出手帕为古小辰包扎,焚火看向倪月珠和柳紫钗,问道:“是他们干得吗?”

古小辰没有回答,额头上黄豆大小的汗珠不停往下掉落。

倪月珠也不甘示弱,直接对焚火说:“我是怕他对百姓出手……而且……我也没想到他不会躲啊……”

听了倪月珠的话,反应最大的是天阳门的人。尤其是江雨柔,这一句“没想到他不会躲”,好像一把重锤敲打在她的胸口!

霍梦儿当时就要出手,却被史天龙兄妹给拦下。史玉龙告诉众人,一定是有误会。这会儿古小辰疼得说不出话来,只好由倪月珠和柳紫钗讲述了刚才的经过……

史天龙听完,叹了口气,对众人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这老妇不是别人,正是李四虎的母亲,那些孩子说得也没错,李四虎确实是叛徒。近年来,金、靖两国战火不断,西北的百姓谁家没有死在金兵手里的人?所以为何李四虎投敌,遭到如此唾弃,也是为何刚才没人出手帮助李四虎的母亲。

古小辰之前听史天龙提到过李四虎这个人,也知道他投敌的事。这时听了史天龙的话,古小辰忍痛站起身来,挡在了李四虎母亲的身前,看向众人,说道:“即便如此,李四虎投敌,但这和他母亲何干?你们这帮人只记得她有个儿子投敌,可曾记得他的丈夫和另外三个儿子战死沙场!”

古小辰的话让众人哑口无言,人性确实如此,总会选择性的记忆。李氏满门忠烈,但众人却只记得李四虎投敌叛变,却将李老爷子和那三个儿子以身殉国的事抛之脑后了。

古小辰脸色苍白,伸手将李四虎的母亲搀扶起来,目光扫过一众百姓,冷声道:“以后谁再敢欺辱她,不论老幼,我都让他百倍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