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是曹操领军攻克之地,所涉诸州众郡国,在曹昂聚兵迎战孙策之际,于丞相府统筹调度下,各地军政有司贯彻落实下,曹氏对地方的掌控是呈增强趋势的。
这种掌控不止体现于兵马调配上,更深入到官吏任免、赋税征收、政令执行、兴屯聚民等方方面面。
这无不与国朝根本有密切联系。
刘协如何能不愤怒。
因为曹昂真的领军灭掉孙策,则代表在曹氏所辖之地周遭,再无任何能威胁与牵制住曹操曹昂父子的势力了。
那父子俩在这等境遇下,势必会将目光投入到中枢,继而投射到整个天下,这不就威胁到汉室统治了?
现在是汉臣,可日后呢?
昔日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
王莽,不就是典型例子吗?
只是将虚无缥缈的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这从根子上来讲就是错的,这是乱世,不是承平之世。
连人命都如草芥一般,这世道下又有什么是不会发生的?
“子修的胆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啊。”
冀州,魏郡。
邺城,前将军府。
夏侯惇盯着所持公函,眉宇间透着几分感慨,“以多线协同穿插作战,给予各路偏师对应权柄及决断,缩短攻破江东诸郡期限下,还能最彻底瓦解富春孙氏在江东割据根基,这也就子修他敢这样干啊。”
当然这也加剧各地动荡,继而使江东诸族被动乱削弱,甚至是族灭身死,这计策真真是够果决啊。
只是这番话,夏侯惇没有讲出来,只是在心中暗暗思量的。
这是绝不能挑明讲的。
真要挑明,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闹不好会影响到曹昂声望的。
魏郡太守任峻,魏郡将军李通等一行人,听闻夏侯惇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各异神色。
当然多是振奋的。
特别是李通。
其在知晓曹昂领军移驻宛陵,孙策在江东边防被突破不少,他就知晓后续的江东之战,势必是对己部有利的。
李通是不知前线具体情况,但他太了解甘宁、太史慈、魏延这帮将校了,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如何会轻易放过?
‘等到江东之战打完,公子所节诸州必将迎来大变。’亦是想到这里,李通在心底暗暗思量起来。
在曹昂的麾下驱使数载,对曹昂的脾性,李通太了解了,对于攻克的土地,不可能不进行实控的。
或许这期间会出现风波,但最终的趋势一定是朝实控倾斜的。
荆北,荆南,江淮这些地方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再者言,以孙策为首的江东割据势力被倾覆掉,过去在荆豫徐扬诸州的驻防体系,就不适用于后续了。
不调整,肯定不行。
“按丞相府之令,将该公函抄录千份,分派到冀州各郡国县张布。”在此等氛围下,夏侯惇语气铿锵道。
“另以前将军府的名义,将抄录的公函,下派到冀州诸军各部去,叫各级将校宣读此公函,让每位兵卒皆知江东之战实况。”
“喏!!”
夏侯惇话音刚落,立时就有人作揖应道。
作为前将军,夏侯惇驻邺城督冀州诸军事,其权柄是极重的,在冀州诸地、沿边分驻的十数万精锐,全都在夏侯惇掌控之下。
这其中就包括平北将军张燕所领黑山军。
在如今曹氏麾下,论及权柄最重的,一个是曹昂,另一个就是夏侯惇,而在二人之后,是征西将军曹仁、并州刺史夏侯渊等,这是曹操有意安排的,曹操要用这种方式,既凸显出曹昂的地位,又使麾下老人不至于落差太大。
夏侯惇处在这个位置上,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与倚重。
在过去数月间,夏侯惇干成了不少事,敦促平北将军张燕整饬黑山军,除保留数万精锐建制外,余下要分迁到冀并治下安置一批,此外构建提防袁谭、袁尚等敌对势力防线,剿灭冀州治下反叛势力及余孽等,全都是夏侯惇一力督促落实的,这给曹操在许都省去了不少麻烦。
曹操是领冀州牧不假,同时在邺城组建牧府,以增强对冀州各郡国众县的掌控,但想要增强掌控力度,还是要从军事层面着手。
毕竟袁绍在冀州统治的时日太长了。
也是这样,曹昂将一项重要差事,交付给夏侯惇来办,即兴屯,这个兴屯,不止涉及到军屯,还涉及到民屯,也就是说在这件事上,冀州牧府方面,也要配合好夏侯惇来将此事落实到位。
因为曹昂的缘故,使得曹氏治下兴屯之策,相较于以前有不小的改变,在军屯推行一段年限后,便根据情况转为民屯,以此交由地方有司管辖。
别小看这一变化。
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军屯要上缴的多,民屯要上缴的少。
在乱世纷争下,连吃饱肚子都是奢求,那么就不会有人想别的,能叫一家老小吃饱肚子,谁还奢求别的呢?
可一旦承平的时间久了,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这积极性肯定会走样的,到时军屯非但不会保持好的趋势,相反还会处于崩溃。
所以改军屯为民屯,人还是那些人,但因为征收的比例不同了,人会保持着高涨情绪,那种植出的粮食产量肯定会保持好。
而在这其中,还会推行水利建设,新农具推广,耕牛租赁,农肥推行等,即便期间或有灾情出现,但总体的粮食产量会保持增幅趋势的。
一个兴屯,涉及到的层面众多,这其中的含权量是极重的,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保持下去。
曹操这样的举措,使麾下凝聚了人心。
“两位觉得到今岁,子修是否能平稳江东?”在一些人离开后,正堂内,只有任峻、李通还在,夏侯惇转过身来,看向二人询问道。
任峻、李通相视一眼,立时就知夏侯惇是何意。
“将军,末将以为可行。”
李通抱拳行礼,“孙策是悍勇,却不得人心,在今下江东之势下,哪怕孙策想负隅顽抗,但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仅仅是一个粮草供应,就足够让孙策犯难。”
“不错。”
任峻紧随其后道:“一旦丹阳、吴郡交汇之地,孙策在此所行兴屯,被公子所领大军逐一攻破,即可再断孙策一条臂膀。”
“哪怕在后续交战中,孙策调遣麾下抢夺别地钱粮,但随着城池不断被公子领军收复,那孙策就再无任何希望可言了。”
“呵呵…”
夏侯惇笑了起来。
真要按二人讲的那样,最迟到年底,江东即可安稳下来,有曹昂的安排,江东秩序再无大乱的可能。
“如此,这一战的消息,要尽快在袁谭、袁尚等部传开才行。”想到这里,夏侯惇看向二人道。
二人相视一眼,无不点头表示认可。
江东的仗结束了,那之后在北,肯定是要有战事的。
毕竟袁谭、袁尚、刘备、高干他们还没有解决掉,如此北方就不算彻底安定,即便江东拿下了,对于上述之流来讲,肯定也不会俯首称臣的。
这就需要打垮他们才行。
这就是曹操为何要将江东的消息,以丞相府之名遍传诸州各郡国的原因。
除了有为曹昂营造大势,好为后续离襄归许谋势外,还有就是以此来激励在北一众文武,叫他们铆足劲儿抓紧整备整顿,继而为后续征伐袁谭、袁尚他们做准备。
对外征伐,曹操是不打算做了。
但对北一战,却又是极重要的。
谁能挂帅,就变得不一样了。
站在夏侯惇的角度,对北这一战打响,他肯定是要参与其中的,就看他是节制诸军的主帅,还是统领一路的主将了。
如果是前者,那代表曹昂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但要是后者,那主帅必然是曹昂了。
要是搁在先前,夏侯惇肯定是有想法的,但现在,夏侯惇没有了,这不止是曹昂迎娶夏侯涓这样简单,更深层次的,是曹昂用自身实力证明了自己。
如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曹氏之下,形成了两个圈层,一个是以曹操为首的,一个是以曹昂为首的,这样分,并不代表曹氏内部就有分裂,这更多代表的是权力的递次,这对曹氏而言是有利的。
毕竟曹操、曹昂这两代已经明确了。
而曹昂之下,还有嫡长子曹稷。
这等于是三代明确了。
对于追随曹氏的群体来讲,他们不必担心权力交接方面出现状况,这是能减少很多麻烦与隐患的。
丞相府派发的公函,不止传递到冀州治下,还传递到了青,兖,豫,并,司隶等地,这使得处在一众要职的文武,无不是感到振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消息传递开来,不可避免的引起了震动。
而上述发生的种种,全都在校事府的监察下,一道道密报不定时的朝许都方向急递汇总,以呈递到曹操面前。
“子修的声威,都已盖住某了。”
丞相府,内院。
曹操立于一处,在看了所持密报,笑着对一旁的郭嘉说道:“奉孝,你说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言罢,曹操将密报递给郭嘉。
“自是好事。”
郭嘉接过,笑着对曹操道:“长公子能有今日,那全是明公教导的好,这看似说的是长公子,实则却是对明公的肯定啊。”
“哈哈!!”
曹操忍不住大笑起来,指着郭嘉说道:“奉孝啊奉孝,什么话从你嘴里讲出,某是一点都不奇怪。”
“呵呵…”
郭嘉跟着笑了起来。
跟随在旁的典韦、许褚听到这些,二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曹操身边待这么久,曹操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尤其是这段时日,曹操总是一副乐呵呵的状态,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不过。”
但随着曹操的语调变了,此间的氛围也跟着变了。
“眼下在许都这边,却有股不好的风气。”
曹操眉头紧皱起来,“坊间出现一些流言蜚语,是涉及到子修的,有说要不了多久,子修就要归许出任大将军了。”
讲到这里时,曹操脸色冷了下来。
“此事,校事府已在查了。”
在典韦、许褚的注视下,郭嘉表情正色道:“要不了多久,就能查出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
“还能是谁。”
曹操冷哼一声,眼眸深处掠过一道杀意。
那帮家伙是什么德性,曹操再清楚不过了。
这江东的仗,还没最终落下帷幕。
捧杀就已经出现了。
眼下是在许都,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在别地出现,这要是传开了,不止会对曹昂造成影响,关键还会使曹氏内部出现些状况。
大将军?
曹昂要真出任该职,那视曹操于何处啊。
从曹操出任丞相一职后,汉室就不能有大将军了,为此,在解决袁绍一事上,曹操是下了决心的。
一山难容二虎。
一个丞相,一个大将军,那权势旗鼓相当下,肯定是要有问题的。
对于曹操而言,经历的事情多了,这心态也跟着发生改变了。
是做汉臣,还是别的。
这件事一直在曹操内心深处徘徊。
如果没有外部的变化,或许曹操会犹豫很久,可偏偏,总有一些人自以为是的做些什么,在不断刺激着曹操。
“这件事要不动声色的查,不要叫人察觉到。”也是这样,曹操伸手对郭嘉说道:“既然有人想推波助澜,那某就奉陪到底!!”
“喏!”
郭嘉当即作揖拜道。
但在这一刻,郭嘉、典韦、许褚他们皆知,后续肯定是有大事发生的,因为这明显触碰到自家明公的底线了。
‘到底该给子修安排何职过渡呢?’
对三人所想,曹操没有多想,此刻他所想的,却是自家嫡长子,因为其位置要是安排不好的话,这是会在朝引起动荡的,甚至闹不好的话,还会对曹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是曹操绝不愿看到的。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毕竟江东那边的仗有了新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