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456章 舌战群儒显真威,孙仲谋出仕历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6章 舌战群儒显真威,孙仲谋出仕历练

“哈哈——”

爽朗笑声打断了诸葛亮,也使孙策回过神来,一道接一道的目光,聚焦到吕范的身上,堂内众人露出各异神色。

有疑惑。

有平淡。

有不满。

有怒意。

有审视。

诸葛亮神情自若,打量了一眼吕范,心中却是在暗暗思索,稍后应如何应对来自吕范的发难。

在江东使团先一步归去遭难后,诸葛亮就知这次江东之行势必坎坷,成与不成另说,但该有的态度必须要有。

“子衡何故发笑?”

在看了眼诸葛亮一行后,孙策向前探身,看向吕范开口询问,对于吕范,他还是了解的,一向是稳重的。

孙策对吕范是很看重的。

在为其父守孝时,孙策是带有不甘的,他不想就这样销声匿迹,故而在为父守孝结束后便去了寿春,孙策想谋取的就是讨回其父旧部,吕范是他抵达寿春后,第一位投效的,尽管吕范在当时不算出名,可一次次的攀谈下,孙策是能看出吕范之才的,也是在吕范的献策下,孙策这才在起起伏伏下逐步积攒实力……

别看孙策脾性火爆,但他却也是念旧的,即便今下投效他的文武不少,可对吕范还是另眼相待的。

“明公勿怪。”

在道道注视下,吕范上前作揖道:“范是听到孔明所讲,谈及明公思念翊公子,却需先与曹征东联姻,方能写书信联系,这才发笑的。”

孙策听后嘴角微扬起来。

他知道,吕子衡要发威了!!

“敢问贵使。”

在夏侯儒、蒋济等人注视下,吕范转过身来,看向诸葛亮说道:“曹征东此前先是散布董袭、蒋钦、邓当等人假死消息,后又派人来我江东向我主索要他们的家眷,以此换翊公子归江东……”

听着吕范所问,诸葛亮就知其何意了。

这是在质问曹昂背信弃义。

此等言论要不反击回去,一旦在江东传开的话,势必会朝江淮、荆州等地传去,如此就对曹昂不利了。

“真真是可笑!!”

蒋济听到这话,立时就忍不了了,“我家公子何曾散布过此等消息?再者言放归孙翊回来一事,我家公子当初就定下了,是孙叔弼他不愿归来。”

“此前其与彰公子一起南下,我家公子就曾交代过,如若孙叔弼愿归江东断不可阻拦!!”

孙策眉头皱了起来,眼神不善的看向蒋济。

其实诸葛亮、蒋济先后讲了这些话,孙策就大致在心里猜到了一些,定是在孙翊被曹军俘虏期间,孙翊与曹彰动手了,而且还做了什么承诺,结果只怕是孙翊败给了曹彰,否则孙翊断然不会不回来的。

可也是想到这里,这让孙策有些接受不了。

他在此前与曹昂交锋下,无一例外全都是败了。

这还不算完。

他最疼爱的弟弟,最叫他引以为傲的弟弟,似乎也败给了曹昂的弟弟。

他是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孙权,一个孙匡,其中孙权很是聪慧,可据他知晓的情况,曹昂的弟弟里,曹丕、曹植、曹冲也都很聪慧,而曹昂还有一同母弟曹铄……一想到这些孙策就很烦躁。

“红口白牙的,这又能让何人信服?”

吕范似笑非笑,看了眼蒋济,随即看向诸葛亮道:“如若叫天下人知晓,曹征东如此不守诺言,那如何能叫天下人信服?”

“善!”

“彩!”

吕范话音刚落,张昭、张纮等人纷纷拍手叫好,看到此幕的夏侯儒、蒋济、董恢等人无不是心生怒意。

眼前这帮人想干什么,他们看出来了。

这是想毁自家公子的名望啊。

见夏侯儒、蒋济等人如此,坐于主位的孙策露出淡淡笑意,对麾下这帮人的表现,他是很满意的。

别看今下对江东很是不利,能对外扩张的地域全被曹氏占领了,且这些地方被曹昂打造的固若金汤。

可孙策麾下的文武是目标一致的。

这就与原有时间线上的不一样了,赤壁大战爆发之前,面对曹操所领大军,张昭、吕范、阚泽等不少文武是力劝孙权投降的,只有很少的人力主迎战曹军,而这部分群体,除了黄盖、程普、韩当等一批老人外,余下的就是江东本土派文武了,当然还有周瑜。

这看起来就很可笑了。

但实际上仔细琢磨下,这事儿一点都不奇怪。

张昭、吕范他们投效的是孙策,这是因为他们看好孙策,知道在孙策的统辖下,能够让富春孙氏逐步壮大下,还能顺带叫他们获取到种种好处与优势,而在同一时期下,江东诸族中有不少是被压制的。

可孙策死了后,孙权继承了孙策打拼的,一切就跟着变了,先是有富春孙氏的人反了他,后是江东形势出现变化,在不少都不看好的态势下,孙权做了一件事,可谓是伤了一些人的心,那就是跟江东诸族的关系缓和了。

也是孙权这样的举止,使得富春孙氏在江东是与诸族共存的境遇,而非是像孙策时期那样独霸的境遇了。

所以别看如今江东境遇很是艰难,但是在孙策麾下的这帮文武,特别是江北一派的,依旧是坚定不移追随孙策的。

因为他们知道没有退路可言了。

只能跟孙策一条道走到底!!

这也是为什么在去年大败归江东后,张昭张纮他们就频繁规劝孙策重视宿卫,尤其是遭到一些暗算时,就会集体再来一次规劝,以增强孙策身边的宿卫力量。

现在最怕孙策亡故的,恰恰是张昭张纮他们……

“哈哈!!”

诸葛亮的笑声,让张昭、张纮、吕范他们眉头微蹙起来,直觉告诉他们,眼前这个年轻人恐是有什么要说。

“亮未来江东前,尚未遇到过厚颜无耻之徒,可如今到了江东,在吴侯之下,却是见到不少啊。”

在道道注视下,诸葛亮浑不在意,反看向夏侯儒、蒋济他们说道,此言一出,立时叫此间气氛变了。

“诸葛亮!!你是何意!!”

“竖子焉敢如此猖狂!!”

“诸葛亮!!!”

不等吕范他们说话,在旁站着的孙暠、陈武、凌统几人无不大怒,纷纷抽刀指向了诸葛亮。

“汝等何意!!”

夏侯儒立时拔刀上前,将诸葛亮护在身后。

“哎。”

反观诸葛亮,则伸手拉住夏侯儒。

“先生。”

见诸葛亮如此,夏侯儒面露担忧道。

“无碍。”

诸葛亮笑着摆摆手,浑然不惧的走上前,看了眼孙暠、凌统几人,就好似没看到他们手中之刀一样。

“贵使此言何意?”

张昭压着怒意,死死盯着诸葛亮道。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眼前这位年轻人骂厚颜无耻之徒,关键还是群骂,张昭他们如何能忍受?

“公不知?”

诸葛亮故露疑惑,看向张昭反问道。

“不知。”

张昭冷哼道。

“孙叔弼为何会被俘?”

诸葛亮似笑非笑,盯着眼前众人道:“那还不是吴侯背信弃义在前,趁我军在北与国贼交战下,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江淮之地百姓生死,擅自出兵偷袭庐江郡!”

“想当初国贼袁术于寿春僭越称帝,此举引得天下大震,曹司空奉天子之名,出兵征讨不臣国贼,当时响应者如云,其中就有吴侯,可据亮所知,吴侯当初是响应讨袁不假,可却按兵不动许久,在局势明朗下才出兵去攻打的广陵郡吧?”

“而我家公子呢?以南阳郡一地便响应讨袁,甚至在此期间,还遭刘表袭扰,可即便是这样,我家公子也是积极的讨袁,先赴汝南,后入九江,直至与讨袁大军汇于寿春城下!!”

“彩!!!”

“善——”

诸葛亮话音刚落,夏侯儒、蒋济、董恢、马良、胡质、周不疑等一行人,纷纷是出言叫好起来。

孙策脸色难看至极。

张昭、张纮、吕范等一行人表情各异,不少都是带着怒意去看诸葛亮的,对于这些诸葛亮感受到了,但是他却好似没看到一般。

‘唉。’

不过诸葛亮心底却轻叹一声。

说实话他是不愿搅和这些的,但是他现在代表的是征东将军府,这个时候他跟征东将军府是一体的。

如果说面对江东的发难,他没有任何表示的话,曹昂的名望固然会受到损失,可他诸葛亮也一样会受损的。

对自己怎样,诸葛亮不在意,但是这要影响到诸葛一族,那就是他不能接受的了。

诸葛亮不想与曹氏有太多羁绊,可眼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间的羁绊是越来越深了。

“哼!!”

在诸葛亮思虑之际,一道冷哼声响起,接着孙策起身就转身朝堂后走去了,显然这刺激到了孙策。

“主公!!”

“伯符!”

“将军——”

在道道喊叫声下,孙策头也没回。

孙策心底是压着怒的,他怕他待的久了,会遏制不住杀诸葛亮的心,但今下的形势,还不能做如此刺激曹昂的事。

毕竟江东内部的形势不太好。

这场会面就这样不欢而散。

……

“真是痛快啊,孙策他们的脸色是真难看。”

“谁说不是啊,先生到底是先生。”

“如今看来啊,这次江东之行只怕是不成了。”

“管他呢……”

夜幕降临下,蒋济、董恢、马良等人的声音,在堂外响起,尽管已经回来很久,可每每想到今日发生的种种,他们就抑制不住的兴奋。

江东这边实在是太气人了!!

明明想要联姻,修复两方关系的是他们,可现在呢?却在这里颠倒黑白了。

也是这样,使得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诸葛亮格外敬佩。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尤其是孙暠等人还亮刀子了,但却是丝毫不惧的,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出来的。

跟诸葛亮,他们此前接触是很少的。

尽管诸葛亮长的很高大,长的也很英俊,但是在他们潜意识下,认为诸葛亮是文士,一般场合或许不露怯,但是在那剑拔弩张的场合下就不一定了。

要知道他们初跟曹昂随军参战,见到那血腥惨烈的战场时,说实话内心是惧怕的,毕竟此前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些。

但是诸葛亮的表现却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太稳了。

太平静了。

彼时,在正堂内。

“先生,不行我等离开江东吧?”在看了眼堂门处,夏侯儒表情正色,看向闭目养神的诸葛亮,“孙伯符他们摆明就不想跟我军联姻,今日发生的事恐还会发生,既然是这样……”

“眼下还不能走。”

诸葛亮缓缓睁开眼眸,语气平静道:“如果走了,那就会被孙伯符他们利用,这反倒会对我征东将军府不利。”

半道而终,这可不是诸葛亮的性格。

既然来了江东,即便不能促成双方联姻,那他也要光明磊落的离开江东,而不是像夏侯儒讲的那样灰溜溜的离开。

“可是……”

夏侯儒欲言又止。

“据我所知,孙伯符之弟孙仲谋,此前是叫朱治举为孝廉,如今还在这秣陵待着吧?”在夏侯儒的注视下,诸葛亮开口道。

“是。”

夏侯儒沉吟刹那,随即点头道。

“那要是由扬州刺史丁斐,为其举为茂才,你觉得此事会在江东引起影响?”诸葛亮反问道。

夏侯儒双眼微张,略显诧异的看向诸葛亮。

“亮写封信,劳烦将军派人急递至寿春。”诸葛亮伸手示意道:“既然硬的来不了,那就来软的,对孙伯符而言,孙仲谋被举为茂才,此事对他富春孙氏可不是小事。”

“那是自然!”

夏侯儒当即道:“孝廉多见,但茂才少见,富春孙氏底蕴不足,若孙仲谋能以举茂才出仕历练,这对其在江东是有不一样的影响的。”

“可是先生,如此一来的话,这对孙策未免太好了吧?”但讲到这里时,夏侯儒却露出了疑惑之色。

茂才的含金量,在今下还是很高的。

如果孙权真能举为茂才,那影响到的不止是他本人,对于富春孙氏也是有影响的。

“但要是能促成两方联姻,这势反倒对我方最为有利。”在夏侯儒的注视下,诸葛亮微微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