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住的是这家客栈最好的房间。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
短短两日,他便见到了太多的东西……
搞得自己多少都有些迷茫了。
朱皇帝。
龙椅坐的安稳。
坐在龙椅上的朱翊钧,看着各地的奏报,听着百官的奉承,大明朝国力日盛,太仓中的粮米多到吃不完,用不尽……
他自觉在自己的治理下,大明上了一个台阶。
事实上,也是如此。
大明朝国力是真的强了。
可贫民百姓的生活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相反,伴随着国家机器的强力运转,百姓们受到的管控更加多了些……
朱翊钧叹了口气。
“多看一看,多想一想,总能想明白,也总能看清楚。”
说完这句话后,朱翊钧便沉沉睡去……
他确实有些累。
到了第二日一大早,朱翊钧在客栈中用了早饭,又在这个小镇上,转悠了许久之后,才踏上行程。
明面上,皇帝陛下是在临时行宫休息了两日,可暗帝里面,他已经在外跑了二三百里地 了。
保定府,临时行宫的天子銮驾才准备动身。
天子驾冕在保定府待了整整两日,除了随行的礼部尚书张四维之外,在无其他的人见到天子。
包括从北京城方面,派发来的各部转运官文,内阁的处理文件,都是送到天子面前,不到一个时辰,便会被送出,经办的官员,也未得陛下召见等。
到了出发之日,前军后军,包括禁卫中军,锦衣卫早早的都已经准备齐全。
卯时三刻,残月尚悬中天,保定府临时行宫前的石阶上仍然映着冷霜。
青砖地上早跪满百官,蟒袍补服在熹微天光中泛着暗沉的金紫。
六部尚书们亦垂首敛目,百十道身影在晨雾里凝成墨色长卷。
忽听得行宫大门吱呀轻响,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率着一众随从踏过门槛,出现在了百官的面前。
“陛下有旨,诸君免礼,此去路途遥远,莫要误了行程,且速归车马整顿行装。\"
话音未落,阶下已泛起细碎骚动。
官员们纷纷屈肘轻碰身旁同僚,喉间溢出低低的疑惑……几个翰林官交头接耳,乌纱帽翅在风中微颤……
众人即便奇怪,但也只能遵旨行事,各自返回自己的车马前,直到了半个时辰后,伴随着天子仪仗队的行进 ,众人才将心中疑虑收起,上了马车,紧紧跟随……
这个时候的官员们,还不清楚,他家的天子,正在emo……
天子的御驾到了保定府花费重金修建的庞大的官道上面,皇帝没有旨意停留,继续一路南下。
而朱翊钧这边,与天子仪仗队的距离,已有了三百余里,他也没有直接前往济南……而是到了河南归德府。
大名鼎鼎的淮海创业圈中包括,归德府,徐州府,兖州府……怎么都要见识一番。
大明开国之初,归德州属开封府。
在嘉靖二十四年,朝廷升归德州为归德府,府治商丘县……
朱翊钧之所以会绕了一段路,跑到了河南来,是因为两地相距较近,归德府不足百里外,便是大名鼎鼎的兖州,也就是后世的菏泽……
归德府的城墙高大厚实,青砖历经岁月打磨,泛着古朴的光泽。
城门上方“归德府”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守城士兵来回巡视,虽不见懈怠,但也未显森严,倒透着几分寻常府城的闲适……
朱翊钧带着张国之,与数名锦衣卫进入了城中。
街道宽阔平整,两侧商铺林立。
绸缎庄、茶楼酒肆、当铺药铺应有尽有,行人熙熙攘攘,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
朱翊钧信步走进一家茶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而张国之等人,纷纷坐在朱翊钧身前,身后的桌子旁,将其护在中间。
小二热情迎上来,擦桌、倒水,动作麻利:“客官,喝些什么茶,俺们这儿的碧螺春可是一绝……”
小二长得机灵,说着一口带有中原口音的豫东官话。
朱翊钧微微一笑:“那就来壶碧螺春,再来些点心。”
“好嘞,客官稍等。”
小二离开后,朱翊钧望向窗外,街道上车水马龙,挑夫、商贩、书生、妇人各忙各的营生。
不远处,几个孩童追逐打闹,嬉笑之声清脆悦耳,街角处,一位老者摆着卦摊,正摇头晃脑地给人算命。
“客官,您瞧这归德府,虽说比不上京师、应天的繁华,可也算太平富足。”小二一边上茶,一边说着话:“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地方,就在我们这,您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朱翊钧微笑点头,算作回应。
随后,小二离开,朱翊钧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还算不错。
吃完茶水后,朱翊钧带着张国之等人,又在城中转悠了几圈,随后,便出了城继续赶路。
今夜按照计划,朱翊钧要住在兖州。
归德府的地势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阡陌纵横,田地里麦苗青青,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只是偶尔能看到几处荒芜的田地,与生机勃勃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
一行人朝着东北方向的山东兖州而去。
一路上,官道两侧村落稀疏,偶尔能看到百姓在田间劳作。
越往北走,地势越发平坦,风也更大了些。
沿途村落不少的房屋破旧,墙皮剥落,有的甚至屋顶坍塌,无人居住。
经过的小城,乡镇还都算不错,可村落,却总是让朱翊钧感觉到一种充满破败的气息……
暮色如墨,朱翊钧一行终于抵达兖州。
可天色已晚,城门早就关闭,无奈之下,只能在犬吠声中,张国之带着朱翊钧以及贴身保护朱翊钧的四名锦衣卫,叩开一户农家柴门。
再次借宿。
开门的是个年轻男子,他借着月光,打量这群不速之客:“恁是...……”
话未说完,张国之已递上一枚碎银子:“小哥,城门已关,可否借住一宿……顺便给点吃食……”
那年轻小哥看着张国之递来的碎银子,又审视了几人一番。
“你们应该是官差吧。”
“算是吃公家饭的。”张国之回复道。
“那你们进来吧……”
这年轻小哥听完张国之的话后,伸手接过银子,随后,便张罗几人进来,给众人安排了房间。
土炕上,朱翊钧就着油灯昏黄的光晕,看着自己面前的糙米饭和腌菜,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下筷……
而一旁的锦衣卫,包括张国之,吃的可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