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这说得都算是委婉的。

也是顾忌着身边这老同志。

实际上的情况是,经过前些年的动荡,现在不少知识分子都不敢有任何出格的动作。

虽然她们这次找的是法律相关的专家,但不少人一听要请他们去岛上开讲座,二话不说,就是摆手拒绝。

开玩笑,出这么大风头,是生怕别人不惦记自己不去举报自己吗?

就算是有些意向的,开口就要上面部门的内部派遣红头文件。

没有红头文件,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说要是她们有什么法律相关的疑问,他们可以私下代为解答,但更多的,他们就无能为力。

妇联是官方部门,当然可以以妇联的名义和一些部门展开友好交流活动。

但这么一来,不光是牵扯的部门变多了,事情会变得更加不可控。

国家部门之间的派遣和安排,一个个部门都需要签字同意,耗费的时间都得是几何倍数增长。

金主任从一开始就说了,这次普法讲座还只是试行。

说白了,就是没想着一开始就往大场面闹。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旦知道的人多了,场面大了,就是原本是好事,也容易变成坏事。

按照金主任的办事准则,她一向是习惯先小范围试行,效果不错,才会整理成文件送到市妇联那边。

这样一来,要办的实事办成了,可能会有的风险规避了,她在领导跟前也露脸了,该是她的功劳,别人也抢不走。

这的确能减少风险,但也让很多人不敢轻易答应。

他们也不敢承担风险啊。

到后来,倒是有几个人动摇了,只是没想到,这几个人面上一副清风明月的做派,私底下却暗搓搓问她们,要是答应去开讲座,除了正常的差旅费,单位私下还有没有什么表示。

几乎是明示要好处了。

险些没让几个年轻干事当场变脸。

可能也是看出了没额外的好处拿,连那几个原本有些动摇的人,最后也拒绝了。

就在几个干事一筹莫展,都开始考虑要不要回去请金主任出马的时候,还是他们之前找的一个老专家看不过去,终于松口,帮忙引荐了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

也就是现在姜琴眼前这位老同志。

其实,就连这位老同志,在一开始听到说要开什么讲座的时候,也是直接一口拒绝。

险些连门都没让她们两个进。

最后还是她们及时换了说法,也不说讲座场面多大,只说是为了帮扶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拿出妇联这五年来的各种数据来,一一展现给老教授看。

老同志这才算是松了口。

却也没一口答应,只说要先跟着她们两个,来葫芦岛上看看具体情况再说。

他具体要看什么情况,两个年轻干事也是没想明白。

但反正,他态度的确是松动了。

这不,两个人二话不说,就赶紧打电话告知了主任,码头那边的人员审核也是各种催促。

这中间,还经历过一次老教授的儿子实在担心,想要阻止老父亲出门的情况。

虽然老教授最后也没同意吧,但两个干事还是生怕又遇波折,一得知审核通过,简直就跟狗撵耗子似的,把老教授给带回了葫芦岛。

也难怪老同志一路上骂个没停。

不过现在好了,反正已经到岛上了,老同志就是想走,没有妇联开的证明和介绍信,也是没办法离岛的。

两个干事也抹了把汗,总算是没那么紧赶慢赶了。

还能喘口气给姜琴介绍:“这位是宁市大学的李同光李教授,之前也在宁市检察院担任专家咨询委员。”

李教授勉强缓了口气,摆摆手:“唉,我已经退休了,无事一身轻,还是别叫什么教授了,叫我一声老李就行。”

他这么说是谦虚。

但大家要真是这么称呼他,那就纯粹是没脑子了。

只是他毕竟这么说了,再继续叫他李教授,好像也有些不太对。

所幸,这年头有个称呼,是不论男女老少,身份地位,都能用的。

姜琴:“李老同志,这次妇联组织的普法讲座,可要多麻烦您了。”

李同光闻言,倒是对眼前这个年轻女同志有些刮目相看了。

不像那两个来找自己的干事那么死脑筋。

她们第一回上门来找自己的时候,自己就说了,别喊他教授别喊他教授。

结果这俩女同志愣是把心思都放在他拒绝去讲座的事情上,还是一口一个李教授。

李同光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再一想,这个女同志姓姜。

李同光心下一动。

“你就是这两位干事说的,整理那些数据提出要给岛上的妇女同志办普法讲座的姜琴姜同志?”

语气还有些难以置信。

之前那两个干事为了说服自己,拿出一份详尽的数据。

当时李同光的惊讶,不光是因为这份数据中表露出来的妇女同志的惨烈现状,也是因为这份数据实在是太过详尽。

李同光退休之前也是体制内工作的。

自然知道体制内各种档案数据,文件资料有多繁杂。

别说是五年了。

有时候就是要找一年前的某一项数据某一个文件,都得折腾半天。

有时候,即便是负责整理档案数据的办事员认真负责,也挡不住还有老鼠咬虫子蛀的情况。

所以像李同光这样的老教授们早就养成了重要文件备份的习惯,即便是这样,也依然难免有文件丢失残缺的意外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