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道之临危受命连载 > 第1325章 审讯室的谈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在哪儿,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张文林说着,目光在审讯室的白墙上逡巡片刻,最终落回周永安脸上,语气里带着一种卸下重负的松弛,“今天就是除夕了,能不能……给我来份水饺?”他问得有些迟疑,像是怕这个小小的请求也会被拒绝,指尖在椅扶手上轻轻蜷缩了一下。

“嗯,炊事班已经在准备了,一会儿就送过来。”周永安看着他眼底那丝难得的柔软,语气缓和了些,心里却在琢磨:这个时候提水饺,是真的念着年节,还是另有所指?

“呵,从来没这么轻松过。”张文林自嘲地笑了笑,缓缓靠在椅背上,脖颈与椅背接触的瞬间,他微不可察地舒了口气,像是终于能暂时放下什么。他抬眼看向周永安,眼神里少了之前的锋芒,多了几分恳切:“陪我聊会儿天,行吗?就当……过年说几句闲话。”

周永安摇了摇头,嘴角噙着一丝淡笑:“都坐这儿了,还有什么陪不陪的。你说,我听着。”他往椅背上靠了靠,姿态放松了些——此刻的张文林,倒不像个被审查的官员,更像个需要倾诉的普通人。

张文林长舒一口气,那口气仿佛从肺腑深处挤出,带着积郁已久的沉重。他看着周永安,忽然问道:“工作中遇到难处,你会跟谁说?”

周永安的目光暗了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裤缝,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没谁能真正分担,大多时候,都是自己扛着。”

“嗯,你很聪明。”张文林听完,脸上露出几分欣慰的笑意,像是找到了同类,“其实我跟你一样,难处都是自己跟自己说。”他轻轻摇了摇头,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化不开的疲惫,“很多次都想放弃,可一想到家里老婆、孩子喝父亲,就觉得还得撑着——总不能让他们跟着我受委屈。”

周永安看着他这副模样,沉默片刻,从烟盒里抽出两支烟,递过去一支。火苗再次亮起时,映出张文林眼底一闪而过的感激。

“谢谢。”张文林就着火苗点燃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从他齿间溢出,模糊了他的表情,“以前也想过跟我父亲说,可每次回家,看着他满头白发,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他操劳了一辈子,哪能再让他为我操心。”

“那跟你爱人说说呢?”周永安问道,这话也像在问自己——他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坎儿,也极少跟宋艳细说,总怕她担心。

张文林夹着烟的手指顿了顿,烟灰簌簌落在审讯服上。“想过。”他苦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我们结婚三十多年,就跟她说过一次,就那一次,差点闹到离婚。”他吸了口烟,将剩下的半截摁灭在烟灰缸里,“从那以后,工作上的事,再也没跟她提过一个字。”

“你有几个孩子?”周永安换了个话题,语气柔和了些。

张文林的脸上忽然绽开一抹真切的笑,那笑容驱散了不少阴霾:“两个。一个是我战友的,他牺牲后,我就接过来养了;还有一个是我亲生的。”他眼里闪着温情,“跟他们倒会聊聊他们的事,学习啊,工作啊,可我自己的工作,从来没跟他们说过——不想让他们知道这圈子里的复杂。”

审讯室里静了下来,窗外隐约传来远处的鞭炮声,细碎而模糊。此刻的两人,暂时卸下了审讯者与被审者的身份,更像两个在年节里偶遇的旅人,借着几句闲话,吐露着各自藏在心底的不易。

“新年了啊。”张文林站在窗边,望着留置地里被雪覆盖的光秃秃的树枝,还有远处围墙上那几盏孤零零的红灯笼,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冰冷的玻璃,映出自己鬓角的几缕白发。“可惜喽,今年没法回家陪孩子们过年了。”他摇了摇头,那动作里藏着对家人的亏欠,转过身看向站在身边的周永安时,脸上挤出一抹浅淡的笑,“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周永安应道,目光扫过院子里战士们贴的春联——红纸上的墨字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鲜亮。他摸出手机,解锁屏幕递过去,语气比平时柔和了些:“给家里打个电话吧。”

张文林看着那部黑色的手机,眼里闪过一丝动容,随即又自嘲地笑了:“这不太好吧?你这可是带头违反双规条例了。”他没接手机,视线转向操场上——十几个小战士正裹着厚厚的棉衣跑圈,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连成一片,他的目光在那些年轻的身影上停留了片刻,像是透过他们看到了什么。

“打一个吧。”周永安把手机往前递了递,嘴角带着点难得的暖意,“不管他们举报的用意是什么,今晚聊下来,我看得出你是个顾家的人。至少,给老爷子拜个年。”

张文林的喉结动了动,最终还是接过了手机,指尖触到屏幕时微微发颤。他走到窗边另一侧,背对着周永安,开始低头按号码,每按一个数字,手指都顿一下,像是在积攒勇气。

“我回避一下,给你留点空间?”周永安问道,脚已经下意识地往门口挪了半步。

“不用。”张文林头也没回,声音里带着几分释然,“我现在是个问题干部,你在这儿听着,反倒让我觉得踏实——至少没把我当外人防着。”他说着,已经快速按完了号码,将手机举到耳边,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窗外的风卷着雪花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周永安站在原地没动,目光落在张文林微微佝偻的背影上——这个在审讯时始终保持镇定的男人,此刻握着手机的手,却在轻轻发抖。年关的滋味,对谁来说都一样重,哪怕是身处留置地的他,心里念着的,终究还是家人。

“妈妈,爸爸为什么还不回来陪我们呀?”周缘圆仰着小脸,辫子上的红色蝴蝶结随着歪头的动作轻轻晃动,清澈的眼睛里满是期待,小手指了指桌上摆好的碗筷——那副属于爸爸的位置,空着。

宋艳蹲下身,轻轻拂去女儿鼻尖沾着的饭粒,脸上堆着温柔的笑,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爸爸忙完工作,过两天就回来了。”她的声音软乎乎的,像怕惊扰了孩子的期盼,另一只手悄悄攥紧了围裙的一角,指尖陷进布料里——她比谁都清楚,周永安这“忙”,不知要忙到什么时候,更别说“过两天”这样的承诺,不过是安慰孩子的托词。

身边的两个稍大些的孩子也安静下来,眼神里带着相似的失落。宋艳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拍了拍围裙,努力让笑容更真切些:“快吃吧,菜要凉了。你们爸爸啊,是在做很重要的事,等他回来,一定会给你们压岁钱的。”她说着,夹了一块排骨放进周缘圆碗里,目光扫过三个孩子稚嫩的脸庞,心里默默叹了口气——这样的除夕,已经记不清是第几个没有他的夜晚了。作为妻子,她懂他肩上的担子,可作为母亲,她又何尝不希望孩子们能像别家孩子一样,有爸爸陪在身边,热热闹闹地吃顿年夜饭。

窗外的烟花“咻”地冲上夜空,炸开一片绚烂的光,映在孩子们惊喜的脸上。宋艳望着那片光亮,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周永安忙碌的身影,嘴角的笑意里,多了几分牵挂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