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三大中资虽然已经将股份转让,但他们依然保留着董事席位。
在董事会上,包玉冈推荐陈飞担任董事长时,这三位代表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表示支持陈飞担任董事长一职。
陈飞见状,脸上露出了笑容,谦虚地说道:“我觉得还是由包生,这位航运大王来担任董事长更为合适!
论航运经验,我想全球没有任何人能够和包生相比。
就算是曹生,也比我更适合这个职位。”
包玉冈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他连忙摆手道:“陈生,你可别这么说。我那只是在海上搞航运,和空运完全是两码事!
再说了,我这把年纪了,哪还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呢?
你就别再为难我这个老头子!”
曹启用也苦笑着附和道:“陈生,我就更不合适了。
我的主要生意都在英吉利那边。
如果不是因为港英政府规定,必须要有英吉利户籍人士持股,我恐怕现在连股东都不是。”
“是啊,陈生,还是由你来担任董事长比较好!”曹广标接着说道。
其他三位中资代表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曹广标的看法,他们都希望陈飞能够出任董事长一职。
中资原本支持港龙航空,就是打着资金上支持,现在已经无法在资金上做到支持,就希望陈飞能够担任这个责任。
如果陈飞不做董事长,只怕不会尽心尽力。
这让他们可不放心。
陈飞听后,笑道:“好吧!
看来我这董事长是非做不可了,感谢包生和各位董事的信任。”
“哈哈哈…陈生,从此刻起,你就是港龙航空的董事长了,我这个老头子终于可以好好享受我的退休生活!”包玉冈爽朗地大笑道,脸上洋溢着轻松和愉悦。
其余人也是纷纷微笑着点头,向陈飞表示祝贺。
陈飞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脸上变得严肃,郑重地说道:“既然我担任了董事长,那就必须做点事情!
港龙航空的近期目标,除了开通新航线之外,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围猎太古集团。”
陈飞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第三大股东曹启用,昨晚并没有到包家参加宴会,而是由他的父亲曹广标出席,所以他对围猎太古集团的事情一无所知。
此时听到陈飞要围猎太古集团,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曹启用从小在港城长大,后来移民到了英吉利,对英吉利的强大有着深刻的认识。
太古集团在港城扎根已有一百多年,历经一战和二战的洗礼,依然稳如泰山。
在他看来,要想围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在四大洋行中,太古集团一直以稳健保守而闻名。
是那么容易被围猎的吗?
绝对不可能!
曹启用我觉得不可能是,眼睛余光看到张启明和包玉冈两人脸上那始终淡定的笑容,他的想法突然发生了转变。
这间会议室里,不就有两位大佬已经成功地吃掉四大洋行中的三家吗?
曹启用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在包玉冈和陈飞身上扫过,又看向其他股东,却发现他们并没有露出吃惊的表情。
这时,他突然想起昨晚父亲去包家赴宴的事情。
显然,昨晚他们就已经达成了围猎太古集团的共识。
一想到自己能够参与这场围猎太古集团的商业大战,曹启用的心脏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狂跳起来,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
陈飞可不知道曹启心中的小算盘,将带来的一份文件袋,递给了坐在一旁的秘书李晶晶。
示意她将这些文件,分发给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
“这些文件是我特意收集,都是关于施怀亚家族产业的详细资料,这个家族……”
会议室里众人接过文件后,纷纷开始翻阅起手中的文件。
陈飞见状,嘴上并没有停下,继续为他们讲解起施怀亚家族情况。
施怀亚家族通过英吉利太古集团总公司,对港城上市公司太古集团进行控股。
太古集团就像是施怀亚家族的核心上市平台一样,通过这家上市子公司,他们还间接控制其他众多的上市资产。
港城太古集团有限公司,将太古洋行的贸易、航运以及地产等核心业务,进行了全面整合。
国泰航空便是太古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太古集团早在 1948 年就已经收购了国泰航空 45%的股权。
表面上看,太古集团仅持有 45%的股权。
但实际上,通过直接持股以及其子公司的间接持股,太古集团总计控制的股权比例达到了 60%左右。
国泰航空之前是港城唯一航空公司,其机队规模庞大,目前拥有 30 架客机,这些客机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之一。
除了客机外,国泰航空还拥有完善的地勤和维修业务,这些业务保障了航班的正常运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国泰航空去年盈利7.8亿港元。
现在正在申请上市,已经进入了招股书阶段,资本市场对其估值是78 亿港元左右。
这个估值相比国泰航空垄断地位来讲,并不算高,甚至有些偏低。
这是因为港龙航空的出现,让国泰航空失去了近40年的垄断地位。
资本市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压低股价的机会。
纷纷调低了对国泰航空估值。
太古集团作为一家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其核心资产涵盖多个领域。
除了国泰航空公司外,太湖集团还是港城航运巨头,旗下航运公司,在全球拥有 30 艘货轮。
此外,太古集团还控制着港城码头 30%的泊位,以及长江流域的航运网络。
这些资产不仅为集团的航运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其在区域航运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太古集团这些航运业务,实物资产估值超过 50 亿港元。
太古集团另一大核心—制糖厂!
1884年落成的太古炼糖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炼糖厂之一,年产能超50万吨,占据华夏及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