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真的假的?你不会糊弄我吧?真评到了5.9万亿?”

索菲雅半信半疑,一把抢过手机,瞪大眼把新闻从头看到尾。

看完后,她慢慢放下手机,深吸一口气,开口问道:“升华都做到这个体量了,国家真放心让你一个人攥着七成股份?”

“你怎么尽往坏处想?我干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了吗?该交的税一分不少,没违法没乱来。

再说我都和上面签了约,权利也放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佘遵一听就不高兴了。

他在商界可是标杆人物,要说让国家安心的企业家,他排前几位。

“你爸要有你这觉悟,有你这份专注技术的心气,也不至于混到现在这步田地。”

索菲雅又念叨起她爹,语气里全是遗憾,像是恨铁不成钢。

佘遵最烦这种对比了,尤其还是拿他跟老丈人比,感觉档次都被拉低了一截。

“你爸当初起步要是找国家合作,走正规融资渠道,也不至于今天被人掐脖子。

说到底,宁可低头求外企,也不抬头看国内。

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候你们搞个聊天工具,国家确实也看不上眼,觉得没啥前途。”

佘遵说得平静,但话里透着惋惜。

像企鹅、阿狸这种巨头,早年国家没扶一把,错过的就是股权入场的最佳时机。

“你现在公司估值都这么吓人了,就不能帮我们把外面那些外资手里的股份赎回来一点?”

索菲雅忽然轻声问。

“你是不是电视剧看多了?醒醒!”

我不都讲得很清楚了吗?你们公司的股价炒得太高了,根本不实在。

这时候从别人手里买股份,纯粹是烧钱。

说白了,那玩意儿不值这个价。

我脑子没毛病,才不会拿钱去填这种无底洞。

这些资金留着干点正事多好?继续砸进科研项目里不香吗?买你们公司那点股份能带来啥实际好处?

对索菲雅这个馊主意,佘遵直接摇头拒绝,连多余的话都没给。

在他眼里,吞下整个企鹅集团都不是难事。

现在升华集团账上的资金早就破了两万亿米金大关。

钱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但有钱不代表要瞎花。

与其拿去收购企业,不如加大力度搞技术研发。

“哦对了,等你见着你爸,帮我捎句话。”

“有些事做过了头就不好收场了。

这些年我这老丈人做事太急太狠,已经有点出格了。”

“再这么折腾下去,哪天被人拉出来挂路灯都不奇怪。”

“安安心心做他的社交软件和游戏不好吗?非得这儿插一脚、那儿插一手。”

“上面要是真发话了,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佘遵淡淡地交代了几句,让索菲雅转达给她爸。

至于对方听不听,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了。

索菲雅听完,也没多说,掏出手机就拨通了她父亲的号码。

“喂,小玲啊,怎么了?”电话那头传来小马哥的声音。

听到这熟悉语气,索菲雅一字一句把佘遵的话复述了一遍。

“爸,你就信我一回吧!佘遵好歹是你女婿,再说他跟上头关系你也清楚。”

“他不可能害你,你现在这条路走下去,迟早要栽大跟头。”

最后她还是忍不住,语重心长地劝了一句。

小马哥握着电话,沉默了很久。

他心里明白,一旦升华集团真的出手,整个圈子根本没有对手。

光凭那股势能,谁也扛不住。

“知道了,替我谢谢佘遵。”

撂下这句话,他立马挂了电话。

看着索菲雅放下手机,佘遵没吭声。

老丈人听不听,他已经无所谓了。

起身便离开了客厅。

第二天

休息了一夜的佘遵乘车来到公司。

刚进门,不少员工跟他打招呼。

他一一回应,态度不冷不热。

办公室外走廊。

刚走上自己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就看见薛经理正安静地站在门口等着。

“来得挺早啊,有事?”

“佘总,我是送咱们接下来二十四到三十六个月的发展规划,还有新立项的报告。”薛经理说着,扬了扬手里的文件夹。

佘遵没多问,推开办公室门就往里走。

薛经理紧跟着也进了屋。

“要是军用飞机项目,比如战斗机这类,我觉得先缓一缓。”

“目前国家节奏来看,短期内没打算推更高端的机型。”

“要是民用飞机的事,那你就可以说了。”

佘遵坐定后,缓缓开口。

薛经理一点不含糊,马上进入状态。

“佘总,我们这次提的是民用方向。

根据现有技术和市场调研,我们对‘信鸽’客机做了全面升级。”

“这是最新的‘信鸽2型’整体方案书。”

边说着,边把材料放在桌上。

佘遵伸手拿过文件,快速翻看。

外观几乎没变,还是原来的样子。

可越往后翻,内容全是内部系统的重构和硬件替换,几乎是彻底翻新。

“你们这也改得太狠了吧?是不是除了外壳,其他零件都想换一遍?”

看完方案,他放下文件,看向薛经理。

“佘总,‘信鸽’面世几年了,很多技术都到了迭代节点。”

“所以我们想趁这机会推出一个内核全换、仅保留外形的二代机型。”

薛经理答得干脆。

“想法不错,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大幅度的更新,航空公司买不买单?”

“民用市场和军用不一样。

他们不在乎飞机多先进,只关心能不能赚钱。”

“只要还能飞,就不急着换新。

人家刚接手‘信鸽’没多久,你就推个脱胎换骨的版本,他们怎么可能马上接受?”

佘遵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症结所在——没人愿意为看不见收益的技术升级掏钱。

而且那信鸽客机才刚出来没几年,在大家眼里,这玩意儿现在就是顶级配置,最牛最稳的航班工具了。

根本用不着急着换机型,毕竟买一架飞机可不是买菜,动不动就几个亿砸进去。

可不是十几块那种小数目。

“佘总,您这话……啥意思?”

薛经理听到这儿,心里其实已经有点数了,但他没急着接话,也没捅破那层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