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 第193章 【AI视频】带你走进《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3章 【AI视频】带你走进《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场

天幕继续播放着。

万朝古代再次将原本的每日观看天幕的习惯也重新启用。

大唐。

李世民消化吸收了诸如长孙皇后的寿命,太子谋反,李泰与太子的纠葛,李治是皇帝,乃至李治看上小妈,最后武则天上位等等信息。

纵然再是炸裂,可生活总要继续。

而且现在他要考虑的,还不只是这些。

大唐百废待兴,可没有给他颓废的时间。

故而,也是应了魏征的意思,李世民重启晚间朝会,当然说是朝会,实际上倒也放松的多。

只是记录天幕,同时群臣讨论一二而已。

【AI视频】带你走进《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场

【“现在是公元前355年齐国都城临淄,邹忌府邸现场,我们来看看城北徐公,到底有多美。”】

“AI视频?”

李世民的目光有些恍惚。

思绪一下子飘回到数月前。

关于AI到底是什么,他大唐的群臣和他可是就此好好的讨论了一番。

李世民也不得不感慨,后世的东西的确让他们难以理解,不过好在大唐的聪明人也不少,遇到了好多次关于AI的东西之后,自然也就大致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邹忌,战国时期齐国相国】

随着画面镜头的拉近,天幕上一个相貌英俊,腰束玉带,胡须齐整的美男子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战国时期,齐国。

“哦?”

“哈哈哈,好好好!”

“我齐国人?”

齐威王有些惊喜的看着天上那的确英俊,甚至超过如今身侧邹忌的男子,笑意难掩。

“邹忌?相国?这是大齐日后的相国吗?”

如今的齐王,仍声色犬马,不理政事,而这般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看清朝中谁忠谁奸。

天幕讲述的战国的情况实际上并不多,而能够上天幕,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除了被骂的,的确都是殊荣。

战国时代信息传播比后世闭塞的多,而只要上了天幕,那当时就会被世人所熟知。

可想而知,只要今日天幕不说邹忌什么坏话,那想来日后其他多国君主甚至都有可能会想要请邹忌去他国做相国。

想到这里,齐威王不禁心中有所警惕。

毕竟他的臣子,可不想被别人挖了墙角。

至于邹忌在天幕上的评价会是好还是坏,他倒是觉得,虽然没有什么凭据,但是……只看天幕上AI生成的相貌,也能略知一二。

大秦。

秦孝公也不禁好奇的看向天幕,齐国强盛,而秦国弱小。

天幕往日里讲述的多半是后世之事,虽有所可以参考,但毕竟不是当世之事。

而如今讲述的既然是战国事,他自然要好好看看。

“邹忌……”

如今邹忌并未出名,秦孝公也不太了解这位远在他国之人,只是幽幽的一叹。

“可惜天下人才不能尽入我大秦。”

“左庶长之才同样值的称颂,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后续的天幕讲述?”

对于公孙鞅,嬴渠梁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这可是他夜谈数日肯定了其才干的人才!

日后的大秦,就交给他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大宋。

苏轼此刻在晚间烧着猪肉,看着天幕。

AI视频给出的画面清晰,而且生动有趣,看的他有些挪不开眼。

平日里对着的,都是些冰冷的文字,虽说文字有文字的魅力,但终归没有这视频来的形象,许多事情要靠自己的想象力。

可他哪里见过古人。

“这邹忌倒也美甚,多半在后人眼中形象不错。”

“早年观战国策,倒也觉得邹忌聪慧。”

“以 “比美” 说齐王,何其巧也!妻之私、妾之畏、客之有求,由家事推及国事……”

“如今再看,颇有一番此前未曾体会过的滋味啊……”

如今被贬的苏轼,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也是当初学习战国策时,未曾体会过的。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大宋。

此刻已经卧病在家,无法再入朝的辛弃疾眼眶突然湿润了。

如此出名的战国策,又怎么可能没有学过,看过。

天幕讲述的是原文,只不过是配了画面罢了。

天幕下,篝火旁。

辛弃疾低声喃喃自语:

“恨我大宋无齐王,恨我大宋无邹忌……”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大明。

朱元璋完整的看完了整个视频,眉头微皱。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朱元璋虽说早年没上过学,不过在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之后,也算是恶补了许多知识,这邹忌讽齐王纳谏,他虽说学的不怎么样,但倒也看过。

只是没怎么在意。

如今被天幕提及,他自然是要多加注意一二,仔细咀嚼着这些个词汇,确是有些不忿。

“面刺,上书倒也罢了,这市井之言,若是这般‘广开言路’怕是虚妄,诽谤,造谣生事情反倒占了多数,怎可随意放开!”

不过他也头疼,天幕的影响力太大,恐怕他若是不做点儿什么,日后许多人会对这邹忌争相模仿,朝堂上之事倒也还好掌控,可天下万民的嘴又怎么堵的住。

“朝廷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或是州吏官员腐败等事,朕也留了击鼓鸣冤等渠道,还是莫要有这市井之言传入咱耳中了。”

大唐。

看完了全文,唐太宗不禁嘴角微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魏征。

“邹忌甚慧!不犯齐王君颜而达劝谏意。”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番话语听的朕发醒,只觉得文章优美,形象呼之欲出。”

“早年朕观此文便觉得不能与古代先贤相见真是人生一大憾事,而今天幕也算是了却了朕的一番心愿了。”

“为陛下贺!……”

群臣们齐声说道。

魏征主动站了出来。

“邹忌当为我等谏官表率,臣以为,一人之力,尚且有限,陛下也当似齐王般广开言路,针砭时弊,大唐有则改之。”

“后人尚且学此文,想来,心中也是无比赞同的。”

闻言,诸臣多是点头附和。

战国时代。

齐威王还深深的陷入这篇文章当中,不能自拔,低声复述着,而左右的侍者早就将其记录了下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此寡人之肱股之臣!寡人在此多谢天幕了!”

齐威王对着天幕躬身一拜。

之所以不理朝政,沉迷酒色,只不过是为了找出这般的臣子。

这篇文章听得他大受震撼。

作为当事人,他实在是太赞同了。

也怪不得自己日后会让他做丞相。

天幕也算是让自己提前知晓了。

大秦。

秦孝公闻听,也不禁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左庶长啊,邹忌此言你觉得如何?”

“寡人深以为然,此策倒是能针砭时弊的找出大秦的问题,不若我们……”

“君上万不可学之!”

商鞅连忙打断道。

“此“妻私、妾畏、客求” 不过谋臣私智,而非强国公器。”

“此“面刺、上书、谤讥”,依赖君主智慧,如何分辨其中利害。”

“如此治国,若君主英明,则自然海清河晏,国家富强,可一旦出平庸甚至昏聩之君,则纵有百个邹忌,又能如何?”

“此强国之法依赖人治,而大秦变法,要走的乃是法治。”

“君有过,不必靠臣谏,有法可纠;臣有失,不必靠君察,有律可罚。”

“人治不可长久,而法治可长久!”

“即便日后出了平庸之君,只要按照秦法走下去,秦国就不会太过衰落,而只要有了积累,再有一代雄主出现,秦国必将大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