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在这些美人之中...

前世他看《绣春刀》电影时,最有好感的不是大幂幂也不是人淡如菊诗,更不是小医馆的张焉。

就是现在自己名义上的师姐:丁白樱。

电影里她在竹林里一刀砍断沈炼绣春刀那个场面,李绍安第一次深刻理解到什么叫侠女,什么叫英姿飒爽。

那一刀,让穿越前的他惊艳许久。

不过好像丁白樱是喜欢陆文昭啊,而且这个师兄对自己这么好,自己怎么好意思挖他墙角。

“师弟,师弟...”

“师兄不好意思,我失神了。”

“没关系,没关系...

我们回去收拾一下吧,还有一个时辰就要到辽沈大营了。”

“是...”

如果丁白樱现在就喜欢陆文昭,那他当然不会没品的去撬陆文昭墙角。

但如果丁白樱目前对陆文昭还没有那个心思,那么他老李也只好对这个师兄说声对不起了。

有时候他都不知道是导演故意安排,还是信王朱由检目光短浅。

丁白樱的最大作用,根本就不是杀手以及情报人员。

她可是比陆文昭还正宗的戚家军传人,从润哥丁修那些丁字辈的徒弟中就能知道。

她最强的手段是培养人才。

如果自己有大量资源再得到丁白樱辅助,那估计很快就能拉起一支新的戚家军。

这可是明朝中后期的无敌军队。

起码在军事科技更进一步前,同体量的戚家军绝对可以抗衡努尔哈赤的八旗军,甚至能压满清八旗一头。

一个丁白樱比十个百个北斋都强。

北斋周妙玄最多只能让自己体验红袖添香,而她妹妹周妙彤更废,最多只能当一个好看的花瓶。

比小医馆的张焉都不如,起码张焉还会医术。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还是先在萨尔浒战场活下来,并尽快往上爬到一定位置。

一个大头兵想要杀到上层。

除了必要的人脉关系外,最重要的就是功劳。

陆文昭这个师兄还不能完全保证自己的功劳不被吞,但加上沈炼这个皇家暗谍就没问题。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开发,李绍安也发现了自己十倍精神力的正确用法。

不过想要潜移默化让别人完全忠诚自己,他估计最少需要几年时间才行。

能确定沈炼的暗中身份,也是因为内心早有猜测。

有意对无心,沈炼自然被套了个底朝天。

确实如之前猜想的那样,沈炼世代都是锦衣卫出身,他目前的身份就是皇家派来监督的暗谍。

虽然沈炼没有明说出口,但该知道的也已经知道。

看着陆文昭远去的背影,李绍安挥去内心杂念快速跟上。

接下来的时间,李绍安跟着陆文昭开始忙碌起来。直到天色黄昏时分,上面才来人给他们部队圈出驻扎位置。

一切忙碌完后再吃过晚食,时间已经是来到子时(十一点)。

“师弟,看来这场战争规模不小啊。”

临睡前想到今天所见的大营规模,陆文昭不知为何心生感慨。

“早点睡吧师兄,这些东西不是我们现在能改变的。”

“哎,也对...

你也早点睡吧,估计我们随时都要上战场了。”

“嗯...”

目前大部分人包括陆文昭在内。

都还不知道自己这次赶往辽东,是准备参加明王朝的落寞之战:萨尔浒大战。

也只有目前辽军的最高统帅杨镐,以及少数几位大将才知道具体战略部署。

但这并不包括还是大头兵的李绍安。

他清楚就是这场萨尔浒之战的大败亏输,才让女真的努尔哈赤正式站稳阵脚,威慑主导了大半辽东。

此战的明军总指挥为兵部左侍郎杨镐(相当于国防第一副部),麾下还有杜松,刘挺,马林,李如柏四位朝中大将。

杨镐是明皇朝入朝抗击东瀛入侵时期的名将,曾统筹指挥明军与朝军在朝鲜半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丰田秀吉。

当时杨镐手中只有七万人,而丰田秀吉麾下则有二十五万。

如此以少敌多尚能轻易取胜,而如今杨镐拥兵十一万,对手努尔哈赤麾下可用战兵则只有两万。

所以杨镐对这场大战充满信心。

针对努尔哈赤行踪不定的特点,他一意孤行的制定了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的战略战术。

由杜松、刘挺、马林、李如柏各率所部兵马分兵进剿,杨镐认为明军每一路的兵力规模具在努尔哈赤之上。

优势在我,就算是以命换命都能堆死对面。就算有所失败,那也只是不痛不痒的小败。

杨镐想不出自己会输的理由,所以才会如此排兵。

李绍安内心虽然憎恨努尔哈赤,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十分优秀的战术大师。

面对杨镐四路进攻的合围攻势。

他根据自己麾下士兵军马娴熟,来去自如的风格,针对性的制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方针(其实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努尔哈赤凭借八旗军的灵活机动,以及擅长平原野战的优势。

先后打垮杜松和刘挺所率部队,而后又全军出击快速打垮马林部。

随着杜松、刘挺、马林三路大军快速覆灭,行军迟缓的李如柏大惊下,竟然违抗诏令擅自撤出战场。

但他最后还是逃不了被打击的命运,被八旗军骑兵追上截杀损失惨重。

不过李绍安也不认为李如柏撤军不前是大错。

说到底,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之所以会参加萨尔浒之战,本就是被东林党那帮不懂军事的文官逼上去的。

看到其他三路败的如此之快。

知道凭自己一部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也没有任何办法能打赢努尔哈赤疾如风的八旗军。

所以最后才会违抗命令,退回大营保存实力。

李绍安心里清楚,这场未来数百年后依然众说纷纭大战的最终结局,但他目前只是一个小小大头兵,没有任何办法能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分析。

而且平心而论...

其实他也不觉得明军的对策有错,那些将军们久经战阵都不是傻子,当然会对努尔哈赤十分重视。

他们只是想不到明军吃空饷的后遗症会这么大。

下面士卒一触即溃根本不愿卖命厮杀,官僚士绅对辽民的压榨亦堪称丧尽天良。

让他们宁愿冒着满清胜利后被屠杀的风险,也不愿意帮助朝廷大军对抗八旗军。

“战争,战争...”

暗暗平息了内心深处的紧张激动,李绍安也慢慢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