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老者缓缓走出房间,昏黄的灯丝忽明忽暗,极不稳定,他走路的踢踏声在空旷的走廊内,清晰可闻。
看门老者沿着墙皮脱落的走廊行走,来到尽头纯圆形的大铁门门前,站定三秒钟后,只听得几声机械开合的声音,铁门的锁开了。
铁门厚达半米,虽然此门叫铁门,但它的组成不是实心铁块,而是夹层结构,门的内外是钢板,中间填充的是铅板。
在辐射中,a射线穿透力极弱,一张纸或人体的皮肤角质层就能挡住;可是β射线穿透力却稍强,但一块几毫米厚的铝板或塑料板也就足够了。
此铁门之所以这么厚度,显然不是为a和β射线准备的,对于这两种射线,铁门本身的厚度并非主要考虑因素。
它防的是x射线和γ射线。这类电磁波穿透力极强,需要高密度材料来衰减其能量,常用的材料有铅、钢铁、混凝土等。当然这些材料也可以防止粉尘和病毒的扩散。
铁门隔离了门房外地下发射卫星的三个区域,它防的射线,是来自铁门外的射线,而对于粉尘和病毒扩散的防护,则来自于铁门内。
一道铁门,隔绝内外。
看门老者身穿的一身白色连体工作服,脚下的劳保鞋,手戴的棉纱手套,还有头顶戴的纸帽子,同样具有防辐射和防粉尘和病毒的功能。
铁门是通过虹膜来识别看门老者的。
虹膜,是眼球瞳孔周围、巩膜内部的环形有色区域,表面有复杂的褶皱、放射状沟壑、斑点、冠状条纹等细节特征。
虹膜识别是一种通过分析人眼虹膜的独特纹理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自动识别技术。
每个人的虹膜纹理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具有极高的唯一性,即使是双胞胎也不相同、还具有稳定性和防伪性。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独一无二的,也是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精度最高的,远高于指纹和人脸识别。
曲高和寡,我知道大部分读者朋友们可能不太爱听这些,就先普及到这吧。
看门老者双手拉住门把手,走进了铁门内,他又连着过了两道同样的铁门,这才进入到了宙院真正的地下核心实验研发区。
里边是纯白的,走廊也是纯白的,亮如白昼,一种毫无人气的、刺目的白,不分昼夜。
墙壁、天花板,甚至地面,都被厚厚的瓷砖覆盖,瓷砖的接缝处用某种暗色的水泥抹平,光滑得能映出人影。
这里面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浓烈的消毒水气味试图掩盖一切,却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腻的腐败气息从缝隙里钻出来,像看不见的触手,缠绕着鼻腔。
整个走廊的布局,错综复杂,像是迷宫,每走几十步就是一个岔路口,通向不同的区域。
看门老者极其娴熟地走着,这里的每一寸,他都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
动力室、特别监室、研究室、实验室、解剖室、标本室、细菌孵化室、焚尸炉、动物笼舍……
看门老者在实验室的门口停了下来,虹膜识别,然后入内。
靠墙的是一排闪着金属冷光的工作台,上面整齐地陈列着显微镜、培养皿和一列列贴着标签的试剂瓶,秩序井然,冰冷得如同手术刀。
实验室正中央,一张沉重的、带有排水沟槽的铁制解剖台格外醒目。台面被反复刷洗得泛着青灰色的光,但那上面,以及沟槽深处,似乎总残留着一丝无法祛除的、暗沉的锈色。
也就是血迹。
寂静是这里唯一的声音,一种被抽空了生命力的、沉重的寂静,直到一声压抑的、非人的呜咽,从走廊尽头那扇包着铁皮的门后隐约传来,这才短暂地划破了这片死白,但很快,又迅速地被更大的寂静所吞噬。
“看来细菌的人体实验又成功了。”看门老者干笑了几声,自言自语道。
他的这个实验室同样有一台能够接收信号的电视。
看门老者走到金属工作台前,拿起上边的笔,翻开笔记本,在一处记录实验次数的表格中,把那最后一笔画了上去。
又一个正字,成了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