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806章 你认为该怎么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何,还能如何,让他们去挖矿啊。

靠着战功加官进爵的人自然不用说,想要立下战功的人更不必说,他们恨不得自己带兵过去抓捕倭奴。

儒家内部,尤其是公羊派,已经有人在考虑倭岛和大汉有什么仇。

不管是孔安国还是欧阳生,或者是当今儒家公羊派的旗帜人物董仲舒,

谁也说不出放过倭人的话。

放过他们,难道要大汉百姓去挖矿么?

尤其是董仲舒,他比另外两人都更懂得变通,

不懂得变通的人,也搞不出天人三策,无法让刘彻接受儒家成为治国思想。

对于陆鸣的海外新策略,他心中已有应对之法。

“富民侯,倭岛的金银矿是你提出来的,如今也获得了证实,你先来说说,对于倭岛该如何处理。”

该如何处理,其实早就有了答案,李广现在就在倭岛上到处抓人挖矿,

迁徙过去的刘陵和江都王等人也在到处抓捕倭奴。

倭岛上的情况,早就成了半公开的秘密。

刘彻现在是要当着众人的面把话说出来,从半公开转为大汉国策,以后坚定的执行下去。

陆鸣应声而出,

“陛下,臣很赞同尚书令的话,倭岛上的金银已经不是秘密,朝廷要是不去开采,必然落入他人之手,

从第一船的金银运回来之后,此事已经没有终止的余地,除非大汉找到更好的金银产地或者大汉无力再去开采。

但是在现有能够触及的范围内,没有比倭岛更好的金银产地。”

嗯?

什么叫现有能够触及的范围内?

许多人的耳朵一下子就支棱起来,富民侯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在更远的地方,还有更好的金银产地?

他们的眼睛亮的像灯泡似的,齐刷刷的看向陆鸣。

就连汲黯都目光灼灼的看着他,比倭岛更好的金银产地,实在让他心动。

呃……

陆鸣没想到自己为了说话严谨点,竟然被人听出了端倪。

“确实还有更好的金银矿产地,但是距离大汉实在是太远,万里之外,不值得劳师远征。

倭岛的金银矿就足够大汉开采数百年了。”

万里之外和数百年组合发力,才让一双双闪亮的灯泡熄灭下去。

“挖矿的辛苦和危险,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否则朝廷也不必悬赏百姓,寻找大型露天煤矿。

而且金银矿远在倭岛,如今虽然有了速度更快的船,但征发徭役去挖矿的话,对大汉百姓来说,负担还是太重了。

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应该引以为戒。”

话已至此,陆鸣的意思很明确,矿要挖,但不能是大汉百姓去挖。

“我的策略是,对倭人进行分类治理,不能一味的强硬对待。

有的可以承担冶炼等技术性工作,相对体面和安全,并且给予其比较好的待遇,

有的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职,协助大汉治理倭岛。

有的大部落的首领可以封侯,他们的儿子可以进入大汉创建的学堂读书,甚至可以前来长安求学。

要是有人冥顽不灵,企图破坏大汉的政策,必须要坚决处死,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殖民者的常用手段,武力镇压,经济剥削,文化侵略,傀儡政权,

陆鸣一个都没少,全都给他安排上。

“倭岛上部落林立,没有统一的大国,我们应该对其分化瓦解,不能把所有人都逼迫到大汉的对立面,

在这个过程中,一切以大汉的利益为重。”

朝堂重臣方面,卫青,霍去病,李蔡自然不必说全都赞同这些策略,甚至还有更激进的想法。

九卿之中,也无人表示反对,

廷尉杜周本就是酷吏,大农令郑庄现在一心种田,

其他七位,要么事不关己,要么也是好战分子,要么眼中只有对金银的渴望。

谁会去为一群倭奴发声,它们生在那,不就是为了给大汉挖矿么?

但是对儒家来说,尤其是偏向于谷梁学派的儒生,直白的“利益”二字有些刺耳,

义在利先,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才是正道。

“陛下,富民侯之言臣不敢苟同。”

《尚书》博士欧阳生终于忍不住了,事关国策,富民侯张口闭口都是利益,

这样的人当道,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哦,你有何高见?”

刘彻扫了他一眼后淡淡开口。

“陛下,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治国当以仁义为先,方能天下太平,若是人人皆言利,私欲无穷,乃是祸乱之道。

富民侯诸般对策皆从利起,未闻仁义之道,恐怕会养出一群无君无父之辈,

……”

欧阳生释放着心中的不满,有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优越感。

言辞之激烈,让人以为陆鸣似乎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

其他人默默的看着他表演,有赞同者为其默默喝彩,有反对者想要和他辩论一番。

陆鸣现在确定了,之前在大殿外的感觉不是错觉,

这家伙果然对自己有意见,发言中充满了情绪。

欧阳生说完后一拱手,

“陛下,臣担忧国家陷入不仁不义之地,言辞有些激动,还请陛下恕罪。

但是臣一片衷心,为国为民,日月可鉴。”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欧阳生觉得自己腰杆子硬极了。

“今日召集众人,就是为了畅所欲言,确定我大汉国策,你何罪之有。”

欧阳生更得意了,斜眼扫过陆鸣,听见没,陛下说我何罪之有。

“富民侯,欧阳博士的话你都听清了吧,他所说的问题你如何看待?”

“陛下,臣回答之前,想问欧阳博士一个问题。”

刘彻点头,“问吧。”

“请问欧阳博士,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怎么对待倭人,怎么处置岛上的金银矿。”

你光说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那就请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大汉应该怎么从倭岛把金银运回来。

这…这对么?

欧阳生傻眼了,我是来质疑你的,不是来给你想办法出主意的,

你问我做什么,你自己想办法呀。

眼见躲不过去,欧阳生快速转动大脑,想到了说辞。

“自古以来,贵有德而贱用兵,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大汉应以修德为要,文德深厚则倭人自会依附,

以文德安之,自然不需要派遣大量士兵驻守倭岛。

朝廷也不必大量向倭岛运送粮食,驻守倭岛之士不必饥寒于外,大汉百姓不必劳苦于内。”

他得意的看向陆鸣,

“若能如此,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