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十吨的玉石原料被全部运下密山,全军出动都用了三天。
向来对玉石无感的甘明兰,都承认自己这回是开了眼。
两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如此吨位和如此量大的玉石。
和阗玉在东南亚的翡翠尚未流入中原时,统治了汉人数千年的审美。
其中,又以世间尤物——羊脂白玉为最。
她在喀什葛尔汗国王宫零元购时,收到的宝石中就不乏羊脂白玉雕成的各种摆件。
其中,有一只巴掌大近于无瑕的羊脂白马,被她盘了几年。
玉马表面滑腻如婴儿的肌肤,推之有油脂阻力感。
油润而不透,强光下呈半透明状,还能见到云雾状絮纹。
还别说。
这样的羊脂玉把件,她是越盘越喜欢。
但现在,呈山堆积状的玉石原料也让人累觉不爱。
而密山玉矿只是开采时间最久,开采量最大的一个。
整个于阗的玉石矿,大小有十好几处。
数日后的一天夜里。
芦叶、虎头还有二十几个亲兵小子,狗狗祟祟的将五个大麻袋搬进了甘明兰的大帐内。
那偷感,简直没眼看!
甘明兰不用猜就知道,里面装的肯定是这些家伙从各矿场里得来的好东西。
果然。
羊脂白玉就不用说了,一装一麻袋。
艳若鸡冠,油脂光泽,其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处如朱砂且价值连城的红玉,人头大小的就有十好几块。
还有玉中极品,黄玉、糖玉,每一块都是开过窗的好料。
油得发光!
这些孝敬甘明兰不得不收。
战场有战场的规矩。
军人拎着脑袋上战场,谁不图战后获得战利品?
那些动辄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玉石太扎眼,已被登记造册过些日子会往商都送。
被封存的矿脉都属于朝廷。
但,矿场库存的、零碎的石料,必须是战利品。
亲兵小子们这些天,嘴角咧得AK都压不住。
随着这些玉石矿关停,仅有几万人口的于阗陆续被找出来了八千多名矿工。
照着胡人的规矩,这些人进了矿洞,非死非重残不能离开。
就这么忽然的,被通知他们自由了!
矿工们忍不住的嚎啕大哭:
“呜呜呜,我不是奴隶,我是平民,我家在x草原,我是在放牧的时候被人打晕带进矿山来的......”
“将军,将军,我是汉人!我从西北被卖来密山已经十一年了,现在外头是个什么情况?昂们邶国都这打到胡人老家了吗?皇帝他老人家可还好?”
“啊!啊!啊!将军,你们怎么不早点来,再早一个月我家阿弟就不会被累死在矿道里了。”
“......”
被掳的、被卖的、被骗的,汉人、畏兀尔人或回回,真是什么人都有。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挖矿多年没见过半文钱。
原以为这辈子就要死在矿山上了,结果,结果是西征军救了他们的命。
汉人矿工得知改朝换代,现在在商都龙椅上坐着的是一个武力强悍的皇帝时,别提多自豪。
在关西军宣读完在西域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后,这些汉人矿工还表示愿意留下来。
而那些得了五十两赔偿金的畏兀尔和回回矿工,回到各自的部落,就把西征军夸上了天。
他们一再对族人强调:
“关西军不滥杀无辜!他们只针对反朝廷的贵族老爷和那些圣战士,对我们这些平民和汉人百姓是一样的好!”
族人:“......我们部落也出过几个圣战士!”
归家矿工:“那是之前,只要他们的后代不复仇,关西军既往不咎!”
族人:“......他们和那些贵族老爷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要吸我们血,靠我们供养的?”
归家矿工:
“不一样的,关西军接管我们后,他们的家人也要搬来建军屯。这些当兵的,不打仗的时候他们也要种地、放羊!不靠我们,人家靠军屯都能养活自己!对我们的政策是三年免税!”
族人:
“你快给说说这个户籍登记造册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是如实登记了,他们岂不是就知道我们部落的活动轨迹和人口数量,以后轻易就能拿捏我们?”
归家矿工:
“登记户籍不是为了拿捏你!只有拿了雍泰朝的平民户籍才算得上天朝的子民,做天朝子民,驻军就得庇佑我们。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户籍就能免费分地,免费发高产的种子和农具!关西现在的小麦,荒地头年亩产就有四到五石,就说你们想不要种吧?”
族人:“......傻子才不想!”
归家矿工继续卖力安利:
“送我们回来的那个千夫长说,关西军接下来会在龟兹城、阿克苏、喀什、于阗建十个棉布织坊,今后我们种出来的高产棉花摘下来就能卖个高价。棉花的卖价,要比卖粮食高得多!”
族人大惊:“棉花也有高产种子?汉人在培育种子上确实是把好手!这个可以有,这个就很好!”
归家矿工:
“好处不止这一点,有了织坊就需要织布的女工,部落的古丽们(姑娘们)和婆姨就可以进织坊里挣工钱,千夫长说关西的那些织坊,最普通的女工一个月都能挣二两银子!”
族人:“什么?他们竟然还让未成亲的古丽去上工挣钱?那不行!古丽只能留在家里的干活儿!汉人不是最讲究男女大防么?”
归家矿工:
“人家那织坊里干活儿的全是女工,只有古丽和婆姨才适合干织布的活计!”
族人:“......”
归家矿工:
“还有,莎车王城不是被烧了么?关西军会在王城旧址上建一个西域都护府。
他们还邀请我们去工地上的干活儿,给发工钱!每天两百文,一天发一回!修完这个都护府,还要接着向东修路,活计都得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族人:“......有这么一个都护府的驻军在,看来,雍泰朝是不会轻易放弃我们的!”
一些七不服八不顾的部落,在听到汉人将都护府直接建在莎车王城的旧址,并会在此驻军十万后,都熄火了。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