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三十万两黄金作何打算!可否需要我安排人帮你存入银行?”
下午两点多,李世民离开御书房。
苏尘、李承乾、小兕子跟在李世民身侧向丽政殿走去。
“啧~啧!三十万两黄金啊,上辈子有这么多钱就好了!”苏尘啧啧感叹,微笑道:
“陛下,你看着安排就好,反正我也扛不回去!”
“嗯!”李世民点点头,看向李承乾吩咐,“稍后开具一张三百万飞钱给这小子!”
李承乾拱手应答,“好的父皇!”
飞钱很好用,票面备注了对方身份证以及存折账户信息。
凭飞钱可随时前往银行转存至,与飞钱背书一致的个人账户。
李世民再次问道,“另有四十万两黄金,依你此前所言,用于犒赏此次出征将士。”
“可曾想好如何分配?”
苏尘疑惑道:“四十万两?不是二十万两?”
李世民放缓脚步,眉头轻皱瞪了苏尘一眼,“合计两百万两黄金,两成用于劳军,三成留作新城备用!”
“何来二十万两?”
“哦,哦!陛下是这么算的啊!”苏尘连连点头,自己只记得一个二。
“没事!远征军三万五千人,加上后勤三千多府兵。每人奖励三千块,其他的开个户头存进银行留做军费!”
“以后远征军自给自足,每次打胜仗留下两成战利品当军费!”
“陛下你看行不行?”
“军费……自给自足……”李世民略作思考,看向李承乾问道:“高明,你以为如何啊?
“父皇,妹夫此举倒也可行!不过……其他十六卫将士恐有微词。”
李世民父子没有考虑苏尘定下的奖赏三千块,参与修路的民工每日尚可得钱八十文,做满整月合计两贯四百文。
远征军出征一月得钱三贯似乎无可厚非。
四十万两黄金折合四百万贯,远征军加上运送粮草物资的府兵,只需十二万贯。
李世民微微点头,明白了李承乾话中之意。转而问向苏尘笑问道:
“小子,高明所言不无道理,你将如何安抚十六卫?”
苏尘完全听不明白李承乾话中含意,“安抚?啥意思?”
“妹夫,且听我与你细细说来!”
说着话,李世民四人来到丽政殿,却不见长孙皇后人影。
“姐夫,兕子去寻母后哈!”小兕子入殿后,飞快跑长孙皇后卧房。
殿内仅有两名宫女在。
“妹夫,现在可明白了?”李承乾对苏尘讲解了以往十六卫将士待遇,与如今远征军可谓天差地别。
“我懂了!”苏尘点点头,淡淡一笑。
“大舅哥,陛下,你们格局小了!”
“优胜劣汰,兵在精不在多!以后征兵,身体健康是第一条件其次要识字!”
“今后不是扛两袋米,自备粮食就能入伍当兵的!”
李世民与李承乾相视一眼。
“职业军人?”
“募兵制?”
父子俩异口同声,说出不同的词语。
苏尘嘿嘿一笑,向李世民竖起大拇指。“嘿嘿,对,就是职业军人!”
李世民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也罢,远征军乃小子创立,尽管折腾便是!”
随即问道:“此前御书房议事,你小子为何目光紧盯侯君集,莫非君集今后有重大变故?”
“陛下果然慧眼如炬,这都被发现了!”苏尘再次向李世民竖起大拇指,“厉害,厉害!”
李世民轻拍坐椅扶手笑骂道:“混账玩意,好好说话!”
苏尘望着端来茶水的宫女,面带微笑闭口不言。
“下去吧,殿内外无需伺候!”李承乾见状起身接过宫女手中托盘吩咐道。
宫女欠身一礼走出殿外,并叫走殿外几名内侍和宫女。
“陛下你知道不?侯君集属实牛逼啊,自贞观三年开始大唐每一次大规模战役,侯君集保底是个二把手!”
“贞观四年,担任通汉道行军总管,跟随李靖灭东突厥!”
“贞观八年,积石道行军总管平定吐谷浑,改封为陈国公!”
“贞观十二年,松州之战为统帅!”
“贞观十四年,为全军统帅灭高昌!”
“经常跟在侯君集身后,担任骑兵先锋将领的执失思力,后来都被封了国公!”
“陛下你说……”
不待苏尘说完,李世民突然抬手,“等等!”
“松州之战?大唐与吐蕃交界之地剑南道松州?”
苏尘提到其他几个域外国家,李世民没有太大反应,只当故事听听而已。
松州则不然,西接吐蕃,北通吐谷浑,松州乃当下军事要冲之地。
战事发生在松州,李世民立即联想到必定遭受域外入侵。
如今的吐谷浑没那胆量与大唐较劲,即使十年之后亦是如此。
由此李世民推断,战事另一方为吐蕃。
苏尘仔细想了想,答道:“呃~应该是吧!松州在四川。”
“四川?”李世民疑惑看向李承乾,后者摇了摇头。
苏尘看出李世民的疑惑,连忙补充道:“巴蜀,巴蜀,四川就是巴蜀!”
李世民不与苏尘计较名称,问道:“吐番因何兴兵来犯松州?”
“是这么回事!”苏尘搓了搓手起身侃侃而谈。
“话说贞观八年,松布向陛下提出与大唐和亲,陛下拒绝了他!”
“贞观十二年,吐蕃使者携重礼二次来长安请求和亲,陛下再拒!”
“同年,松布以陛下轻视吐番为由,联合羊同、白兰羌几个部落率兵二十万兵发松州。”
“松州都督韩威因为没有电报机,寡不敌众兵败!”
“吐蕃放出豪言,若大唐不嫁不公主,将带兵深入大唐境内!”
李世民听及此处,怒吼一声:“放肆,小小牦牛部落竟敢口出狂言!”
苏尘低头抠手指,等李世民冷静下来再说。
片刻过后,李世民缓缓坐回原位,“小子,继续往下说!”
苏尘拍了拍手,“好的!”
“然后陛下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领军大将军牛进达、右武卫将军刘兰,骑兵先锋执失思力等,五路驰援松州。”
“最后把吐蕃二十万大军打败,松布意识到吐蕃无法与大唐较量,派人来长安请和。”
“并接受了陛下的册封,不过最终和亲也成功了!”
“哦?”李世民脸色稍有好转,随意问道:“哪位公主与吐蕃和亲?”
“文成公主,陛下听说过么?”
李世民摇了摇头,“不曾有过耳闻!”
“也对,文成公主是陛下临时册封的一位宗室之女。没有人知道她叫啥名,史书中也没有提到她父母是谁!”
“只知道是李道宗带队送她入吐蕃,一路历经两年,沿途留下了不少传说!”
“跟唐僧取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