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591章 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洗漱完毕的曹子建换上了一袭长衫后,便是离开了汇中饭店。

虽然前些天的时候,曹子建已经将店员培训手册交给了金不焕,让他全权负责。

但他还是打算去现场看看培训的进度和情况。

毕竟这培训,在曹子建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不仅可以让店员对于将来销售的保健品有一个认知,还能提高他们的销售技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和产品推荐。

曹子建先是来到了大世界的康瑞园。

发现贺开武,贺凡,姜祥云都在,唯独不见金不焕的身影。

经过一番询问,得知,金不焕将南京路的康瑞园当做了临时的培训场地。

南京路,康瑞园。

隔着大老远,曹子建就看到店门敞开着。

店内,一张张桌椅板凳错落有致的摆放着。

一袭笔挺西装的金不焕,手中拿着厚厚的一叠纸站在上方。

那十几名店员则是坐在下方,听着金不焕跟他们说着一些关于保健品的基础知识。

无外乎如不同种类保健品的功效和作用,还有保健品的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以及一些食用方法之类的。

绝大部分店员都在一脸认真的听着,有些甚至还会用笔将金不焕说的一些重点给记录在纸上。

但是也有店员在开小差。

就比如张全真。

此刻,他虽然拿着毛笔,好似很用功的样子在纸上不断写着什么。

但记录的并不是金不焕说得一些话。

而是在画连曹子建都看不懂的字符。

是的,对方正在画符。

至于画的什么符,曹子建压根看不懂。

不过张全真好似后背生了一双眼睛一般。

曹子建来到店门口,还没走进店里呢,他就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整个人条件反射般的开始正襟危坐了起来。

那张被他画着符的纸张也是被他给快速收了起来。

这一幕,看得曹子建有些忍俊不禁。

因为他想到自己读书时,上课开小差,班主任突然过来的场景。

“好了,先讲到这里,大家将我刚刚说的,在脑海里先回忆一遍。”金不焕看到曹子建过来,这就朝着十几名店员说了一句。

而后,快步来到了曹子建的边上,打了个招呼:“曹老板。”

“不焕,培训的怎么样了?”曹子建问道。

“有曹老板交给我的培训指南,进展的相当顺利。”金不焕答道:“而且店员们一个个都很上心。”

曹子建微微点头,道:“大世界的康瑞园,我刚去看过装潢进度了,已经差不多了。”

“三天后,准备开门做生意。”

“至于货品,我明天就会让人给运过来。”

见第一家康瑞园马上就要开业了,金不焕也是有些兴奋。

“对了,店铺牌匾,你有找匾额铺的人开始制作了吗?”曹子建问道。

“昨天,跟祥云他们上门通知店员的事,没来得及。”金不焕如实道:“我下午立马就去。”

“既然还没开始制作,那关于店铺匾额的事,你就别操心了,这几天你就专心负责培训的事,我等会亲自去趟匾额铺。”曹子建摆手道。

他准备这牌匾上的字就由自己来题,然后让匾额铺的工匠用双钩法将书法钩摹于木上,在制作成匾。

“好的。”金不焕点点头。

“还有,趁着今儿大家伙都在,你将他们的身高体重都记一下,然后给我,我去找裁缝铺给每人订做两套做事的衣服,当做平时做事的工作服。”曹子建继续道。

“曹老板,这做事怎么还送衣服?”金不焕不解道。

毕竟这年头商铺都没有这种待遇。

“统一服饰,有助于打造店铺形象。”曹子建解释道:“还能在客户眼中树立起一致的品牌认知,增加商铺的辨识度。”

“而且店员穿着一样,会有一种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当然,也能够让到店的客人更快的识别员工身份。”

“你想呀,在人流攒动的店铺里,倘若我们店员和顾客的穿着打扮都差不多,顾客都分不清哪个是店员。”

“但是如果店员都穿着胸口绣着‘康瑞园’的服饰,不就能一眼就看出找谁服务了吗?”

金不焕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连道:“曹老板,还是你想得周到,我这就让他们将身高体重给报上来。”

随着一阵忙活,金不焕将写着店员名字,身高,体重的纸张交到了曹子建手上。

“好。”曹子建接过,道:“那你继续,我走了。”

“曹老板....。”金不焕喊住了准备离开的曹子建。

“还有什么事?”曹子建问道。

“曹老板,这店铺开业这事,我想登报好好宣传一下。”金不焕开口道:“这样可以让淞沪更多的人知道店铺的存在。”

“而且我还想在开业当天,设置一些优惠政策,激发潜在客户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这个可以有。”曹子建点头道:“那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

“曹老板放心,我一定将这事给办的妥妥的。”金不焕保证道。

。。。。。。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

其诞生之初,多用作宫殿、楼阁的标识。

是华国古建筑与文化的结合,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

直到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匾逐渐流行。

明清时,匾额之风大盛,匾额内容开始追求意境和韵味。

凡是宫室、殿堂、亭榭、书斋、商铺等以大字题于门额上,均可称匾额。

在历史长河中,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超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它在华国大地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共享、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共有,极富特色的习俗。

既然是华国特有的文化,所以,匾额铺曹子建并没有在租界内寻找,而是直接来到了淞沪的华界。

经过一番打听,曹子建来到了淞沪的城隍庙。

同租界里的红砖绿瓦,高楼林立的建筑不同,城隍庙的商铺则是以传统中式低矮平房为主。

曹子建目光在街道两旁扫视着。

这一路走下来,他发现这里有几家匾额铺。

至于挑选哪一家来制作,曹子建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

那就是通过这几家匾额铺自己店门口悬挂的匾额精美程度来判断。

毕竟,如果连自家的匾额设计都普普通通,那对于客户的匾额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这‘朱品堂’的匾额不错,就这家了。”曹子建看着面前一间店铺,暗道。

这家店铺的匾额,尺寸硕大,‘朱品堂’三字凸起髹黑漆,在金漆地上熠熠生辉。

字体为行楷,结体优美,气象恢宏。

匾额四周的边框上,暗八仙描绘的极为精细且生动写实。

金漆地上的纹饰如同白描一般,线条细致工整,流畅自然,飞舞灵动。

此匾可谓集书法、绘画、髹漆、雕刻于一体,工艺精湛。

曹子建抬腿,步入了店内。

店铺不算大,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已经制作完成的匾额。

一小伙正在店里用布擦拭着店内的匾额表面。

听到店门口的动静,小伙停下了手中的活,将目光落到了曹子建的身上,道:“这位公子,请问有什么需要?”

“我要订做一块匾额。”曹子建答道。

“麻烦公子稍等。”小伙朝着曹子建说了一句后,便是扯开喉咙喊道:“掌柜的,来客人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店后门的帘布被掀开。

一个看着四十来岁,身形消瘦,掌柜装扮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看着曹子建,自我介绍道:“公子,你好,我是这朱品堂的掌柜,朱文八。”

但一双眼睛倍亮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看着曹子建,自我介绍道。

“公子,你好,我是这朱品堂的掌柜,朱文八。”

“曹子建。”曹子建也是自报家门道。

“去,给曹公子倒茶。”朱文八朝着那小伙子吩咐了一句后,这就来到柜台前,拿出纸跟笔,朝着曹子建问道:“曹公子,不知道您要制作什么类型的匾额呢?”

匾额按类型,大致可分五类。

一是堂号匾,二是作为表彰用途的牌坊匾,三是喜庆的祝寿匾,四是字号匾,五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座右铭式的文人题字匾额。

“字号匾。”曹子建答道。

“曹公子,麻烦将您要制作的匾额材质,尺寸,制作工艺,文字内容以及字体风格跟我说一下。”朱文八继续问道。

“长两尺半,宽一尺,材质有红木的话就用红木,没红木最次也要用楠木。”

“至于字体风格,我这带了一幅书法,掌柜的到时让工匠用双钩法将书法钩摹于木上,再刀刻成匾。”曹子建说着,从怀里取出自己亲自题写的‘康瑞园’三字,交给了朱文八。

朱文八接过,也没有打开纸张,而是将曹子建的要求一一记下。

看着对方记好之后,曹子建问道:“朱掌柜,不知道你们这怎么收费?”

“如果曹公子用红木的话,价格要稍微贵些,要十五块大洋,如果用楠木,七块大洋就够了。”朱文八答道。

“就用红木吧。”曹子建开口道:“不知道三天内能不能交货?”

“完全没问题。”朱文八应道:“请公子给我留个地址,等匾额完成后,我第一时间命人给您送过去。”

当即,曹子建将大世界的地址留给了对方。

随着订金支付完毕,朱文八拟了一张收据交给了曹子建。

目送着曹子建离店之后,朱文八这才将曹子建留下的纸条给缓缓打开。

作为融合了木作、石刻、书法等多种技艺的牌匾制作。

对于书法,朱文八自己也是略懂一二的。

待他看到纸上写着的‘康瑞园’三个大字时,双眸一凝。

好半晌,才开口道:“这字写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虽然只有三个字,但可以看出题字之人用笔之妙,方整遒劲。”

“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柔媚之内?。”

“结构严谨,字形端庄,笔画粗细完全一致,布局更是匀称得无可挑剔,好字,好字呀。”

其实,这三个字,是曹子建用文征明的楷书笔法写出来的。

毕竟楷书字体规整,笔画清晰。

给人一种端庄、稳重之感,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易于大众识别。

用来当做匾额上的字实在最合适不过了。

随着匾额的事搞定之后,曹子建又在城隍庙附近找了家裁缝铺,将要制作的服饰要求跟店家说了一遍,并且将尺寸表交给对方。

同样的三天内要货。

两件事全部搞定,曹子建并没有急着回租界。

而是找个了小巷子,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内取出一些保健品后,朝着王亚桥的住所而去。

他来找王亚桥,除了给他送一些上次答应过他的保健品以外,顺便也让对方在康瑞园开业当天派几个帮里的弟兄过来。

除了维持当天的现场秩序以外,顺便充当一下打手。

虽然说,大世界的店铺,黄承乾已经交过‘保护费’了,但任何事不怕一万就怕一万。

保不准有不长眼的家伙过来捣乱。

所以,有备无患还是很有必要的。

“曹爷,您今儿怎么有空过来?”郑抱振看到曹子建,立马从屋内跑了出来。

曹子建扫视了一圈,并没有发现王亚桥的身影,这就问道:“抱振,九哥呢?”

“码头有工人跟青帮的人发生了一些口角,九哥带着弟兄们过去处理了。”郑抱振答道:“曹爷,您有什么吩咐,跟我说就行,我帮你转达。”

曹子建先是将手里带过来的保健品递给了郑抱振,道:“这是九哥之前委托我给弟兄们准备的一些保健品,对于治疗夜盲症有作用,你们自己分配一下。”

“还有,三天后,我在大世界的一间店铺要开业,到时你派点帮里的兄弟过来,维持一下现场的秩序。”

“收到,曹爷。”郑抱振连道。

“其他也没什么事了。”曹子建摆了摆手,这就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