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筝轻飘飘一句话,将本就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不少考生激动得两颊通红,此时此刻,什么“文人风骨”,什么“含蓄内敛”全都被他们抛向了脑后。

他们和百姓一同大喊:“要看!”

要知道,他们这些考生当中,家境好的占一半,家境尚可的占一半的一半。

至于剩下一半的一半.....便是百姓口中的“寒门”。

说是“寒门”,实则他们自己心头清楚,“寒门”只是旁人对他们的尊称罢了,实际上,他们这种读书人,只能叫“贫儒”,因为真正的“寒门”尚有薄产可依,而他们除了一肚子墨水,再无其他。

故府衙即将发放的那些奖励,无论是银钱、墨锭还是竹麻纸,对他们来说,都较为珍贵。

如此情形之下,他们岂能不激动呢?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下,沈筝亲手打开了第一个木箱。

开箱便是暴击。

只见一个又一个的银锭整齐码放在箱中,在日光照耀下泛着冷白的光。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就连不认识什么字的百姓都用起了成语:“乖乖,我算是知道什么叫‘见钱眼开’了,此情此景之下,我甚至有些想当强盗了......”

若是把那箱银子抢回家,估计好几年都不用下地了......

但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因为府兵手中的枪尖比银锭还要亮。

“奖励用的现银。”沈筝抬手拍了拍箱盖,对众人笑道:“共计一百九十五两,大家别嫌少。”

百姓一边忙说“不少”,一边掰着手指算了笔账,然后惊讶地发现——这一百九十五两当中,有两成半的银子都是裴召祺一个人的。

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来不及哀叹,他们便见沈筝一口气又打开了几口箱子。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当那黑漆漆的墨锭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他们竟感觉有一股墨香偷偷钻入了鼻腔。

但令所有人惊讶的不是这股香味,而是那墨锭的块头。

无他,真的太大了......

就连没用过墨锭的百姓都看出了异常:“那是墨锭?怎么那么大?”

那哪像墨锭啊,说是黑砖他们都信......

考生更是惊得合不拢下巴:“在下读书三十载,还从未见过如此、如此......壮硕的墨锭。”

沈筝低头看向箱内墨锭,再次在心中感叹第五探微的实诚。

想那日,她给第五探微传信,让第五家的墨坊帮府衙定制一批墨锭,还在信上附了定制价格和定制要求,要求不多,仅为“墨料耐用,锭大”。

不过次日,她便收到了第五探微的回信,信上只有短短两个字——“遵命”。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筝忙得差点忘了这批墨锭,直至前日,这批墨锭抵达了府衙......

看着箱内跟长砖一样的黑块,沈筝在心中叹了口气。

这笔生意,第五家肯定是亏了本的。

“沈、沈大人.......箱子里的真的是墨锭?”考生充满质疑的问询打断沈筝思绪。

沈筝暗中调动了手臂肌肉,弯腰从箱子里拿出一块墨锭,一边给众人展示,一边道:“这......的确是墨锭。”

说罢,沈筝陷入沉默。

但她觉得自己还应该再说点什么。

思忖片刻后,她提起了第五家:“此大大墨锭,乃商户第五家的墨坊倾力所制。不瞒诸位,前日收到这几箱墨锭时,本官和诸位一样惊讶非常。本官既讶于这块墨锭的块头,也讶于第五家的‘不守规矩’。”

不守规矩?

众人不解。

沈筝将墨锭举了起来,直白道:“其实府衙付给第五家的银子,根本不足以买下三百多块这样的墨锭,约莫......只能买个六七十块吧。换句话说,此次第五家,和府衙做了笔亏本生意。”

话音落下,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低呼。

有识货的学子看向墨锭露出的一角,惊讶更甚:“沈大人,学生观此墨锭质地细腻,隐有柔光,可是、可是‘金不换’?”

“金不换?”百姓面面相觑,纷纷问道:“什么是‘金不换’?”

有考生一边盯着那墨锭,一边解释道:“‘日用一岁才减半分,万金不换’.......此墨以耐用出名,小小一锭便能用许久。至于沈大人手中这块‘墨砖’......估计够我们用上好几年,还是每日练字作文的情况下。”

“......”

用上好几年的墨?

百姓呆了。

说句难听的,那不就是人不小心那个啥了,但墨还在吗......

“这墨不便宜吧?”百姓关心起价格。

考生摇头又点头:“算是中价位的墨,但因其耐用且制作不易,常常有价无市。”

意思就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众所周知,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

百姓咂舌:“第五家真大方啊......这么大的金不换,说送来就送来。”

考生们将这句话听进了心里。

那块硕大的“金不换”,是沈大人和第五家送给他们的“求学底气”。

有人上前一步道:“沈大人,府衙与第五家如此用心,学生无以为报,唯有好好读书,将来为柳阳百姓做事!”

一旁的柳阳百姓:该!

沈筝笑着将墨锭放回箱子,说起了场面话:“府衙和第五家不求诸位回报,只愿这墨能陪你们熬过寒窗,迎来金榜题名的那日。”

众考生闻言泪洒当场,更有甚至开始高喊:“誓死效忠柳阳府!”

沈筝表面摆手,实则暗中点头。

对对对,就是这样。

感动吧。

感动以后就都留在柳阳府扫盲,一个都别往外跑。

而后,沈筝又一一给众人介绍了其余箱内之物。

所有考生都有份儿的竹麻纸、《佳作集》与“复试参与证”,还有第一名专属的“会员卡”和文房四宝等物,看得众人眼花缭乱,直呼“沈大人父母官”。

“父母官?”院门对面树荫下,一行人冷眼看着领奖台,其中一人嗤笑:“不过是些讨好升斗小民,沽名钓誉的手段罢了......也就那些没见过世面之人才会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