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986章 一口气建设10个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光是这些,现在晋西吕梁的战斗全部结束后,还不知纳降多少呢。”左副参谋长补充道,“他把那些老弱病残的晋绥军都送回了家,给足了安家费,年轻力壮的就编进了独立团,跟着八路军老兵一起操练。前两天去晋中的通讯员说,那些前晋绥军的士兵,现在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比谁都响亮!”

窑洞内的笑声此起彼伏,油灯的火苗在众人脸上跳动,映得每个人眼里都亮堂堂的。副总指挥把电报折好,放在桌案中央:

“好了,捷报归捷报,咱们的正事还得办。太原城防坚固,小鬼子驻了一个旅团,还有不少的伪军,再加上大量的晋绥军,陈振华打下的那么多太原周围的县城,只是扫清了外围,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众人立刻收了笑意,目光重新聚焦在地图上的太原。副总指挥拿起铅笔,在太原城周围画了个圈:

“日军的主力在城内,城外的碉堡群是晋绥军的屏障。我原本打算分三路进攻:129师从正太铁路南下,牵制城东的鬼子;120师渡过汾河,拿下城北的机场;115师负责扫清城东北的据点,而863旅……”他顿了顿,笔尖落在晋中,

“陈振华的队伍刚收编了四个独立团,锐气正盛,就让他们打主攻,从城南和城西突破,直插小鬼子的师团部,并且听说为了攻打太原,把特战团和战车团也调取了一部分部队过来。”

其他将领们纷纷点头,129师的代表道:“老总的这个部署好,如果这样,863旅的将士们更加熟悉太原的地形,收编的晋绥军里还有不少太原本地人,正好能当向导。”

120师的参谋补充道:“听说陈振华手里有105毫米的九二式重炮,用来轰碉堡正合适,咱们的山炮怕是啃不动那些钢筋混凝土工事,再说了,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火炮。”

副总指挥看向左副参谋长:“给陈振华发报,让他做好准备,三天以后,120师、115师和129师三路大军先行行动。告诉他,总部盼着他再立大功,但也得记住,太原城里百姓多,尽量少用重炮,能保的房子、能护的人,都得护住。”

“是!”左副参谋长立刻提笔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电报送到晋中时,陈振华正在中阳县城隍庙给加入独立七团的那些新兵训话。庙院里,士兵们列队站得笔直,一部分穿着国军的黄布军装,一部分还穿着晋绥军的旧制服,但手里的枪都擦得锃亮,眼神里的光却是一样的——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对家国的牵挂。

“……太原城里的鬼子,手里有一个重炮联队,但他们占的是咱们的家,杀的是咱们的同胞!”

陈振华站在台阶上,声音洪亮如钟,“再有三天的时间,咱们就要打太原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四百多张嘴齐声呐喊,震得庙檐上的尘土都落了下来。独立七团的尤太中往前一步,扯开嗓子喊:“旅长放心!我带弟兄们打头阵,不把鬼子赶出去,就不回来见您!”

士兵们的欢呼声浪更高了,陈振华看着他们,想起三天前刚收编时的情景:有人偷偷把国军的帽徽藏起来,有人夜里哭着想家,还有人担心八路军“秋后算账”。

可现在,他们眼里的犹豫变成了坚定,怯懦变成了勇猛——这变化,比拿下任何一座县城都让他欣慰。

新兵训话结束后,陈振华把周卫国、李战龙、孔清德、尤太中、徐虎、张子放、刘震东、刘正南、朱睿、赵长城、李有才11个独立团的团长叫到跟前,指着地图上的太原:

“总部让咱们打主攻,这是信任,也是硬仗。从现在起,每天加练一小时,尤其是攻城战术,怎么架云梯,怎么炸碉堡,都得练熟了。”

他看向独立十四团的团长张子放,“子放兄,你以前在太原驻防过,城里的街道、工事,得多给弟兄们讲讲。”

张子放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我这就画张详细的城防图,连小鬼子的岗哨换班时间都标上。”

独立十五团的刘震动突然道:“旅长,我有个想法。咱们收编的弟兄里,有不少是太原人,不如让他们写家信,说说咱们八路军是咋打仗的,咋待百姓的,让城里的老乡也知道,咱们是来救他们的,不是来毁城的。”

“好主意!”陈振华眼睛一亮,“就这么办。再让炊事班多做些干粮,到时候不光要打胜仗,还得让城里的百姓有饭吃。”

傍晚,夕阳把城隍庙的红墙染成金红色。陈振华站在庙门口,看着士兵们帮老乡挑水、劈柴,独立十六团的团长刘正南正蹲在灶台前,跟老乡学做太原头脑(当地小吃),脸上沾着面粉,笑得像个孩子。

不远处的操场上,枪声阵阵,是新兵在练习射击,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但每一发子弹都朝着靶心飞去。

通信员骑着马从远处奔来,手里举着总部的回电:“旅长,总部回电了!说等着咱们拿下太原,一起喝庆功酒!”

陈振华接过电报,夕阳的光落在纸上,“庆功酒”三个字仿佛带着温度。他抬头望向太原的方向,那里的夜空已经亮起了星星,像无数双期盼的眼睛。

他知道,不久之后的太原城下,将有一场恶战,但他更知道,身后的弟兄们,心里揣着的不仅是枪,还有百姓的期盼——这份力量,比任何重炮都要强大。

夜色渐浓,晋中县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863旅的营地和百姓的村落连成一片,炊烟与歌声在风里交织,像一首无声的誓师词。

陈振华握紧手里的电报,仿佛已经听到了太原城头的冲锋号,看到了红旗插上双塔寺的那一刻——那一天,不远了。

随着汾阳、中阳县、文水县也逐步落入863旅的将士们手中,现在陈振华手中的可机动作战的兵力越来越少,因为每个县城都要派兵驻守,所以此时的陈振华感觉到,虽然863旅的兵力不少,但是现在却捉襟见肘的厉害。

因为独立一团、独立二团、独立三团、一个炮团,包括一部分战车团、骑兵团和特战团的兵力,还驻扎在冀省的平津线附近。

独立五团、独立六团、独立十一团,驻扎在冀省中部;独立八团、独立九团和独立十团,外加一个炮团驻扎在新乡、焦作和濮阳,也就是豫省的黄河北岸。

现在独立四团、独立七团,以及一部分的特战团、战车团和侦查团在太原周围,晋南的防守几乎只靠女子先锋团、新兵团和正在筹备中的三个炮团了。

虽然陈副师长现在抗着压力,带领着独立一团、独立二团、独立三团、771团和772团、新三团、新四团、新八团、炮团驻扎在冀省,尤其是平津线,但是也不过只有3.5万人的兵力。

尽管386旅还有新一团、新二团、新五团、新六团、新七团、包括386旅的特战团和侦查团,但是这些团大多数是刚刚建设完成的新团,也都驻扎在晋南和冀省的部分县城里,作战实力自然与上述各团不在一个层次上。

哪怕是这些团,刚刚借助那些经过改造的国军俘虏兵补充,这些团的兵力,也不过只是刚刚达到3000人的规模。

无疑,现在的作战压力山大,如果小鬼子的关东军挥师南下,那么对于晋冀鲁豫根据地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或者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华中的日军挥师北上,也会造成刚刚成型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形成巨大的打击。

即便上述情况不存在,现在在鲁省,小鬼子的第21和23师团,正在迅速的集结兵力,并对东进纵队的主要根据地进行包围打击。

所以陈振华想了想,在将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国军俘虏全部消化后,大量补充到东进纵队和365师之中后,后续还需要继续扩充更多的兵力,现在就只能希望从那些投降过来的晋绥军中,来挖掘潜力了。

于是考虑到孝义县城内投降的83军34师肖胤轩师长,在中阳县投降的69师副师长王奎,以及在汾阳县城投降的暂编38师副师长王怀礼,陈振华迅速做出了再次组建三个独立团的决定。

安排肖胤轩,借助投降的晋绥军83军的人员,担任独立十八团的团长;王奎借助19军69师和33军投降的晋绥军,组建独立十九团,并担任团长;王怀礼借助投降的晋绥军19军暂编38师以及投降的晋绥军34军人员,组建独立二十团,并担任团长。

这样,陈振华一口气组建了从独立十二团到独立二十团的9个独立团,外加楚云飞的东进十一团,总共组建了由晋绥军为主体的10个团。

这10个团的团长,基本上都是在抗战中的赫赫抗日名将,抗战的决心和勇气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这10个团的将士,也包括了很多决死队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