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陈元生亲自到楼下,准备迎接一位重要的客人。
两辆汽车从远盛实业大门外驶入,前面那辆是宋晋生的黑色劳斯莱斯。
汽车停下,从车里下来的人并不是宋晋生,而是穿着灰色夹克的曾邵华。
两人握手寒暄之后,曾邵华介绍了一下跟他同行的两个中年人。
随后,一行人便朝楼上走去。
曾邵华也是数字动力集团的股东,虽然股份不多,但他此行的第一站还是先去数字动力集团看了看。
宋晋生安排自己的座驾,将他们一行三人送到了远盛实业。
其实,曾邵华此行的目的, 就是远盛事业。
当初在对付老曹的过程中,曾邵华在幕后也是出了大力的,否则以彦振林的实力还不足以扳倒老曹。
入股数字动力城项目之后,曾邵华对陈元生的事业规模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三天前,得知曙光电子改制的纪录片播放,他专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也是想对陈元生的创业思路多点了解。
曾邵华发现整部纪录片都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新奇感。
看一遍还不行,他专门让人去内部拷贝来录像带,连着看了三遍,其中一些内容,还是电视上没有播放的。
像U盘、mp3这种新鲜事物虽然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因为没见过实物,具体感受全靠猜。
真正让他震撼的,是曙光电子设计、生产的征服者电脑。
因为电脑产品,曾邵华可是很熟悉的,他旗下就有公司在仲关村做相关产品代理。
征服者电脑,完全颠覆了他对市场上电脑类产品的印象:原来电脑也能造这么漂亮?
现在的消费者,对电脑的印象它是一件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办公工具。
但曙光电子,却是把电脑设计成了艺术品。
只需惊鸿一瞥,就能感受到它的惊艳和与众不同。
曾邵华敏锐的察觉到,征服者电脑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对待产品的态度,往往就决定了品牌格局。
虽然以前对陈元生的事业稍微有点了解,知道小陈老板很有魄力,资金充沛,投资了不少项目。
具体这些项目是怎么展开的,曾邵华并没有深究过,因为国内赚钱的老板他见多了。
但是这个纪录片,让曾邵华对小陈老板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里面有巨大的商机。”
研究完纪录片之后,曾邵华给陈元生打了个电话。
两人通过电话,交流了四十多分钟。
恰好,陈元生也有他的难处。
对于电脑、U盘\/mp3等产品的销售,陈元生有两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走类似于后世的苹果、某为、小米等品牌官方体验店的路线,树立卓越的品牌形象。
这个方法在90年代来说,绝对是一种创新,当然投资会很大。
第二个思路,是走代理商路线。
因为在内陆消费市场,电脑类产品只针对散户消费者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市场里面有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叫做“大客户”。
大客户对价格不敏感,但对经销商来说,却需要强大的公关能力。
这个市场的护城河相当高,不是你想卖,就能卖进去,价格战在这里近似于失效。
所以,寻找有实力的代理商,就成了头等大事。
陈元生没那么幼稚,天真的以为某些品牌的成功靠的全部是产品力。
但凡你在市场上打拼过,看看这种产品的消费群体,就基本能猜到幕后的一些事情。
商战无处不在,或许是别人的公关能力,碾压了你的想象极限。
在商言商,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那就不要做白月光。
但是,陈元生没有精力、也没有实力去运营这么一个复杂的销售体系。
因为对手,不是站在擂台上跟你拼刺刀的。
先前,陈元生对曾邵华了解有限,只知道他是个有背景的人,曾老板的具体产业,陈元生一概不知。
当然,到了曾邵华这种地步,也不可能在外面出头露脸,实际去掌控某个企业。
曾邵华的电话,让陈元生看到了希望。
就像饿了送干粮,困了送枕头一样。
曾邵华这次来带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工作助理小宋,一个他在燕京科技公司的杨总经理。
因为先前有过电话沟通,所以见面之后双方就开门见山的聊起了具体细节。
陈元生构思也很充分,把自己的营销策略总结为五个部分:
产品定位:高端、品质、创新、时尚、人性化。
品牌建设:依靠包装、广告宣传、人物宣传、品牌活动等各种方式构建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
创新驱动:包括产品力的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
用户关系:包括用户体验、用户反馈、促销互动、渠道售后等。
跨界合作与生态构建:跟邮电、电信等渠道合作;在电影、电视剧植入;生态构建:买电脑送软件,买软件送电脑,推出配套的音箱、耳机、座椅、甚至把U盘、mp3都绑定上去。
销售方式,陈元生提到了四个方向:体验店直营;代理商营销;合作伙伴营销;网络营销。
当然,在这个时代提网络营销,太过超前,因为消费者在网上都没办法付款。
本来么,宋助理和杨经理这次跟曾邵华来青州,想的就是对接来的。
尤其是杨经理,人家干这一行已经七年多,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批进口销售国外电子产品的先锋人物,对这一行门清。
如果讲起这些年在电子行业打拼的故事,杨经理能给陈元生讲上三天三夜,还不带重复的。
他本以为,这次大老板亲自来,是给陈元生这个小年轻面子。
自己也顺便给点面子:小伙子,这个行业水很深,你把握不住,得有前辈给你掌舵。
但是没想到,小陈老板思路很特别,不是常规套路,他根本没接触过,也没想到过。
“这是中国人?”
杨总忍不住心中怀疑:就小陈老板这脑回路,跟他见过的所有国内老板都不一样,说的跟真的一样,老带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