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华色桃妆 > 第480章 随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那位宋姓官员接旨退下后,朝堂之上的气氛并没有因此而轻松下来,反而更加凝重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上报各种关于朝纲的事情。

有的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如今地方水患成灾,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急需朝廷拨银赈灾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对灾情的担忧。

紧接着,另一位官员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边疆战事吃紧,我军兵力和粮草都严重不足,若不及时补充,恐怕难以抵御外敌啊!”他的话语让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眉头紧紧地皱着,认真倾听着众人的话语。他深知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每一个都关乎着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大臣挺身而出,他步伐稳健地走到朝堂中央,拱手向皇帝行礼后,朗声道:“陛下,关于地方水患之事,臣有一愚见。”

那名大臣说完后,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待皇上的回应。然而,皇上却毫无动静,只是面无表情地坐着,让人难以捉摸他的想法。

见圣上没有发话,那名大臣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继续说下去:“依微臣之见,除了拨银赈灾之外,还可以派遣治水能臣前往灾区,实地考察灾情,制定合理的治水方案,修缮堤坝,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

皇帝听了,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提议有些兴趣。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老臣突然站出来反驳道:“派遣能臣固然是好,但是如今国库并不充裕,拨银赈灾已经让国库吃紧,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财去做这些呢?”

面对老臣的质疑,那名年轻大臣并没有丝毫慌张,他镇定自若地回答道:“老大人所言极是,然而水患不除,日后恐怕会酿成更大的祸患,到时候所耗费的钱财恐怕会更多。微臣认为,可以先从各地闲置的官银中调配一部分出来,再号召地方富商捐款,如此一来,资金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而且,派遣治水能臣前往灾区,不仅能够解决当下的水患问题,还能为朝廷培养人才,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老臣刚刚张开嘴巴,准备继续反驳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大臣快步走出队列,打断了他的话语。这位大臣显然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向皇帝禀报,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了老臣的发言。

那位老臣虽然心中极度不满,但在这种场合下也无法再继续争辩下去,只能满脸不甘地退回了自己的行列之中。

紧接着,那位新站出来的朝臣向皇帝行礼后,高声说道:“陛下,边疆战事虽然已经由宇国接手,但宇国不辞辛劳,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了那片寒冷荒芜的冻土之地,实在让人觉得他们可能别有用心。如果宇国和宁国真的是真心诚意地欢迎大宋回归,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然而,如果他们并非如此,我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自身的安全。”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依微臣之见,桃源之地乃是大宋的重要边疆,应该派遣朝堂重臣率领军队前往镇守。而且,如今宁国不仅兵力短缺,还遭受着旱灾和水患的困扰,其军事力量已经大不如前。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解决兵马之事已经迫在眉睫。”

这位朝臣略微思考了一下,继续说道:“微臣建议,可以从内地其他各藩王的驻军处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桃源边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宇国在边疆地区一家独大,还能够增强我们的防御力量。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民间招募新兵,以补充兵力的不足。”

随后那名大臣又看了眼皇上,眼神交汇的瞬间,他似乎从皇上的眼中读到了一些信息。紧接着,他不着痕迹地将目光移向坐在龙椅之下的桃源王,那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又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大臣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粮草方面,我们可以与桃源藩王以及周边国郡商议,与周边产粮地区进行贸易往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当前的粮草压力,还可以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此外,我们甚至可以考虑用朝廷的绫罗绸缎、瓷器等物品来交换粮食,这样既能满足各方需求,又能推动贸易发展。”

朝堂之上,众人的争论愈发激烈,各种观点和建议如潮水般涌来。皇帝端坐在龙椅上,他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意见,心中也在不断地权衡利弊。面对这内忧外患的局面,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

然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那个坐在龙椅之下的桃源王。他一直沉默不语,宛如一座山岳般沉稳,让人难以窥视其内心的想法。

突然,皇帝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在朝堂上响起:“安静!”这两个字如同惊雷一般,瞬间让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皇帝,然后又迅速转向桃源王,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决断。

然而就在此时,桃源王却突然缓缓地睁开了双眼,他的目光看似有些迷离,但却准确无误地落在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身上。只见桃源王嘴角微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对着那位老臣轻轻地眨了眨眼。

这一细微的动作,显然是桃源王与皇上之间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而那位老臣似乎也心领神会,他迅速地回应了桃源王一个眼神,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紧接着,桃源王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短暂的梦境。

而那位老臣则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冒着圣上的威严,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带着一丝哽咽,说道:“陛下,如今民间妖邪作祟之事屡屡发生,百姓们惶恐不安,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恳请陛下能够重视此事,派遣能人异士前去降妖除魔,以保我百姓的安宁啊!”

听到这话时,高坐在龙位上的那位竟然露出了一丝异样,他的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句话感到有些意外。随后,他的目光也迅速地扫了一眼坐在其身下不远处的桃源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警觉。

其实,这件事情并非皇室毫不知情,恰恰相反,这件事本就是皇室一手策划的。不仅如此,只要与皇室稍有牵连的臣子们,几乎都对这件事心知肚明。

然而,尽管如此,却没有一个人敢公然谈论此事。原因很简单,这件事实际上是得到了皇室的默许。在这个权力至上的宫廷中,众人皆知,违背皇室意愿的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可是,这一次却出现了一个例外。这位朝臣竟然毫不顾忌地将这件事摆到了明面上,而且还是在朝堂之上,当着众人的面。这一举动无疑是对皇室权威的一种挑战,也让在场的百官们都感到震惊和惶恐。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百官们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龙颜。他们心里都很清楚,此时此刻,谁也不敢轻易开口,以免引火烧身。

然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桃源王却突然站了起来。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威严:“天子脚下竟有妖魔作怪?”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响,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了几分。

桃源王的话语中,不仅蕴含着他的威严和信誉,更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威胁意味。他的目光如同利箭一般,直直地刺向那位老臣,仿佛在质问他为何要将这件事揭露出来。

然而,那位老臣却并未被桃源王的气势所吓倒。他稳稳地站立在原地,面不改色,宛如一座山岳般坚定。面对桃源王的质问,他既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也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然而,此时的圣上却早已洞悉了这一切。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桃源王和那位老臣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罢了。而这阳谋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一是为了斩妖除魔,二则是为了给宋玉铭在朝堂之上立下功名。否则,以桃源王一贯的行事风格,他绝对不会如此反常地主动请缨去处理这件事情。

可是,即便圣上已经看透了这其中的玄机,他又能如何呢?在朝堂之上,直接逼迫圣上,这位朝臣自然是不能杀的。而在暗地里,又有一位藩王在撑腰,更是杀不得。如此一来,这阳谋便如同一张天罗地网,将圣上困在了其中,让他进退两难。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圣上心中犹如压了一块巨石,沉重无比。他深知这座即将倾倒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坠,稍有不慎便会土崩瓦解。然而,要想挽救这座大厦,谈何容易?圣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就在众人都以为圣上会在沉默中苦思良久时,突然间,圣上缓缓地抬起头,开口说道:“桃源王既有此心,朕准了。但这降妖除魔之事非同小可,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

桃源王闻言,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拱手施礼,朗声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此时,朝堂之上一片静谧,众人皆屏息凝神,注视着圣上和桃源王之间的对话。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年轻武将突然站了出来,打破了这片沉寂。

“陛下,末将愿随桃源王一同前往,为除妖尽一份绵薄之力。”那年轻武将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的目光坚定地落在圣上身上,似乎充满了决心。

圣上微微颔首,表示应允。他看着那年轻武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朝堂之上,众人虽然各怀心思,但表面上都对圣上的这一安排表示赞同。毕竟,在这关键时刻,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唱反调,以免引起圣上的不满。

散朝之后,桃源王与那年轻武将私下里商议着此次降妖之事。他们详细地讨论了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应对之策,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而那位白发老臣则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地来到圣上身边。他压低声音,对圣上说道:“陛下,此举虽有无奈,但或可借此契机稳定朝堂。只要桃源王和那年轻武将能够成功降妖,必然会赢得众人的赞誉和支持。如此一来,陛下的权威也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圣上听了白发老臣的话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其中的利弊得失。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对老臣所说的话表示认可。

圣上深知,当前的局势对国家来说确实非常不利,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而白发老臣所提到的这个机会,或许真的能够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

然而,圣上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长叹一声,似乎心中仍有疑虑。他缓缓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希望这桃源王真的能够有所作为,不负众望。”

尽管圣上表面上同意了这个提议,但他的眉头依然微微皱起,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他不禁开始思考,这桃源王此次主动请缨,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其他的目的和算计。

白发老臣见状,连忙劝慰道:“陛下不必过于忧虑,这桃源王虽然可能有一些私心,但他降妖除魔的行为毕竟也是为了百姓谋福祉。而且,我们还有那位年轻的武将随行,可以在暗中对桃源王进行制衡,以防他有什么不轨之举。”

圣上听了老臣的话,稍微放松了一些,但眼神中仍然透露出一丝疲惫。他知道,即使有了这些安排,事情的发展也未必会如他所愿。然而,在目前如此艰难的处境之下,他实在是别无他法,只能选择去相信这位桃源王以及那位年轻武将了。毕竟,他们是当前唯一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希望所在。他衷心地期望着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这次任务,为国家带来那一线改革的生机。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桃源王与年轻武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商定好了行动计划。他们决定在三日之后正式启程,前往那妖邪作祟之地。尽管年轻武将对桃源王的某些心思有所察觉,但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去完成这次使命。

当当今皇上听到这些消息时,他心中已然明了。于是,他默默地转身离去,留下了满朝文武在大殿之中。而此时此刻,这些大臣们却都各自心怀鬼胎,暗自揣测着未来局势的发展。

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蠢蠢欲动,一场激烈的明争暗斗正在悄然酝酿之中。甚至,一些与桃源王对立的大臣们已经开始密谋策划,企图在这次降妖行动中给桃源王设置重重阻碍,让他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就在这暗流涌动之际,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妖邪们,也在静静地等待着桃源王一行人的到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即将在这条充满艰险的降妖之路上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