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否换个地方闲谈?”

余启向着北冥子提议道。

虽然盖聂和赤松子也不是什么外人,但毕竟牵扯到了一些自身的秘密,余启还是决定保守一番秘密。

北冥子对于余启很是好奇,不说内外兼修,就说先前六魂恐咒居然对余启没有影响,这份实力,就足以令得他看重。

于是乎,两个人换了个地方去闲谈。

知守阁。

这是天宗之中一处阁楼的名字,颇有来头。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与守的意思,就和阴与阳差不多,乃是相互对立的两种形态。

老实说,得知这个阁楼的名字之后,余启不由想到了上辈子所看得小说,什么“知守观”、“天下溪神指”什么的,他不由向着北冥子问了起来,“道家之中,可有一门绝学唤作天下溪神指?”

“天下溪神指?”听到余启的问题之后,北冥子一愣,旋即摇头道:“据我所知,道家之中,并没有此类武学,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听闻的?”

“那就没事了。”

余启没有向着北冥子解释天下溪神指是从哪里听来的。

旋即,谈论起了正事。

“在多年之前,我曾经得到了一件奇物,唤作元精石,顾名思义,此物有着可以储存元精之效,但人之元精和元气、元神乃是一体,根本就无从单独提取出来,此物在我手中,宛若鸡肋,但在详细了解了一番元精是为何物之后,我又生出了不同的想法。”

“既然内功这种东西可以传输给他人,为什么元精不可以导出来,储存在外物之上呢?”

“虽说传功这种事情是存在很多限制的,如被传功者必须得没有任何内力再身,否则的话,传输的功力和被传功者自身的功力是会产生冲突,且内功也无法储存在外物之上,但我坚信,肯定还是有其余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余启絮絮叨叨说了许多。

将自己心底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北冥子听到余启所言,顿时也是生出了兴趣。

“元精石?这世上居然还存在这等奇异之物?只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北冥子感叹了一句。

“所以,你是想要将内力注入元精石之中?储存起来?”

前面的那些话,余启还没有显露出自己的主要目的,后面,余启算是说出了其具体想法。

“是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北冥子不解。

“我观你之内功,已经修炼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为什么要散功呢?”

将内力注入元精石之中储存起来,等若是放弃自己一身所修行之内力。

北冥子不明白余启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当然是有原因的。”

余启没有向着北冥子解释自己身怀移花接木、圣心诀等功法,而他又是一个比较贪婪的人,“太玄经”

他不想放弃,移花接木和圣心诀,他也想要修炼。

那么,就只能够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法。

先将自身当下的内力注入元精石之中,让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功力的人。

而后再去修炼移花接木。

在移花接木修炼之后,圣心诀也是可以修炼。

毕竟,圣心诀是没有什么弊端的,可以完美转化成为其余的功力,而后再将其余功力同化。

移花接木的问题在于修炼的时候,不能够有内力在身。

所以,按照先后顺序,先修成移花接木,只要移花接木练成了,就不存在其弊端。

之后,再修炼圣心诀,取回自己封存在元精石之上的内力。

余启已经将一切都给想好了。

但这些事情,却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

那便是如何将内力注入元精石之中。

北冥子深深的看了余启一眼,“所以,这便是你来到我道家的原因?”

余启点头,说出了关键因素,“秋骊!”

秋骊剑,乃是道家天宗之名剑,相传昔年薛烛为了寻求和自己所藏之欧冶子名剑纯钧匹配之剑,苦寻多年,终得秋骊剑,得剑之日,亦是其兵解升天之时,然薛烛虽死,却在死前将自身之精魂注入秋骊剑之中,此剑得薛烛之灌注,宛若活过来了一般,其内存在着浩瀚之生机。

亦是因为如此,此剑虽不如道家另一柄名剑雪霁,但论及玄妙之处,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庄周作逍遥游的时候,便曾参悟过此剑。

“秋骊剑吗?”

北冥子眸光闪烁,想到了这柄独特的剑。

“此剑乃是我天宗名剑,你非我道家弟子……”

他的意思,其实就是如果余启愿意加入道家的话,这柄剑借给余启参悟一番,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这里要求听起来有些离谱,但这类情况又不是没有过。

天宗的话,大多数都是选择天资横溢的少年少女,从小开始培养。

而人宗看重后天缘法,看重心性,有不少都是半道加入道家的弟子。

就如当下人宗掌门逍遥子。

三十岁前,就曾是在关中之地闯荡的一代豪侠,是机缘巧合得以加入道家的,因为其入道之前实力就很是不俗,入道之后,更是突飞猛进,之后更是成为了人宗的掌门。

余启却理解成为了另外的意思。

他开口道:“我知道,冒然求观秋骊剑,有些冒失,所以,我想要和北冥大师你论道一番。”

“哦?”

北冥子又一次生出了惊讶之意,今天,在余启这里,他生出了很多次惊讶的意思。

仔细说起来,他似乎还没有问过余启的名字。

不过,相较于余启这个人,名字什么的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在我面前说过论道一事了,既如此,那我倒想看看,你打算和我论些什么?”

北冥子看着面前的余启,一脸期待。

余启也没有隐瞒什么,旋即道出了《浑天宝鉴》前两层之中的无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