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东洲往事 > 第28章 分裂(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离和陈瑶又断断续续地打了几个月。每次两边刚刚露出和解的苗头,不出三天一定出事,然后又掐上了。郑安雅等人知道那是陈完的手笔,都装作不知,坐视两位公子越打越凶。终于有一日,卫廷帛来报:公子离不敌公子瑶,兵败被杀。高昌国君臣正在商量接下来怎么办的时候,又一个震惊世人的消息到来:公子瑶得知兄长死后得意忘形,防范松懈,竟在更衣时被公子离生前派出的死士所杀。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完身上。朝臣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机会,须弥国只剩下陈完一个公子,他又正好在高昌国,如果高昌国拥立他即位,无疑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也有人认为陈瑶的死与陈完有关,像这种连亲兄弟都能下手的人决不可信,应将其驱逐出境。郑安雅制止了众人的议论,宣布要送陈完回国,支持他即位。

兵贵神速,虽然两位公子的死讯来得意外,高昌国仅仅用了十日就集结了十万兵力,由高无疾统领,随郑安雅和房如樨一同送陈完回国。他们刚踏入须弥国境内不久,有三两个村民路过,见了他们丢下锄犁拔腿就跑。郑安雅命手下将他们带过来,给了他们一些吃的,好生安抚,又问他们家里有几口人、日子可还过得下去。一位年轻的村民三口两口就吃完了一个饼,对他们说:“大人,小的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哪知道从去年开始,隔三岔五就有乱军经过,有三五个一拨的,也有十几个、几十个一拨的。有的人还好只是路过,有饿急了的见了吃的就抢,我们也不懂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只要吃的也就罢了,还……还糟蹋人。我嫂子打水从他们跟前经过就被他们给……”说到这里,他已泣不成声。另一位村民接着说:“他哥哥急着跑出去救人,被他们一刀捅死了。唉,真是可怜,挺好的两口子,家里还有那么小的孩子。”

郑安雅听了心中不忍,便随他们来到村里。进了村,只见到处房倾树倒、田地荒芜,村民们的生活很是艰难,于是她命人把带来的粮食分一些给他们。

这时,陈完拉了拉她的袖子,低声道:“王上,快走吧,迟则生变。”

郑安雅问他:“那这些人怎么办?”

陈完道:“打了那么久的仗,一路上都是饥民,救不过来的,快走吧。”

郑安雅见他满脸不耐烦的神色,与他在颍州时三句不离百姓的形象完全不符,心下明白了几分,又见村民们只得了几日的口粮就感恩戴德的样子,唏嘘不已。

前往国都丹丘的路上,陈完不住地催促大家赶路。郑安雅放心不下沿途百姓,便将队伍分成两部分,让房如樨带一半人和大部分粮食救济沿途百姓,自己和高无疾则带另一半人抓紧往目的地赶,终于在十几日后到了丹丘。看着记忆中恢弘的宫殿成了断墙残壁,郑安雅不禁感慨:如果陈功赫地下有知,见到如此情形会不会气得掀了棺材板?

陈完四处查看了一番,对郑安雅说:“三清殿已经被毁了,好在两仪殿保存尚好,稍加修缮就可以用。”又问琉璃:“我们的人都到了吗?”

琉璃答道:“还要两三日,路不好走。”

陈完道:“登基大典宜早不宜迟,就定在三日后吧, 派人去催催他们。”

说罢,他满面红光地打量着四周,小声而又兴奋地念着:“三天,再等三天!”

郑安雅问他:“你不去拜祭你父王吗?”

“啊?”陈完先是一愣,随即又笑道,“父王早就下葬了,王陵离此处甚远。”

郑安雅道:“寡人听闻,远游的儿女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拜见父母,以免父母担忧。你父王虽然不在了,他的在天之灵如果见你回去拜祭,定然是欢喜的。即便已经下葬,灵位总在吧?”

陈完抹了抹鼻子,说:“高昌王说得对,我这就去。”

待他走后,高无疾愤愤地道:“这个陈完真不是东西,在我们高昌的时候,但凡提到他父王和须弥国百姓,总要掉几滴眼泪,如今真的到了故国,又完全不把他们当一回事了。”

郑安雅感慨道:“看来叔叔说得没错,他对父亲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对百姓也没有那么在乎,对哥哥们更不会兄友弟恭。”

这时,门外一个气喘吁吁的传令兵带来了斥候的密信。信很短只有两行字,其内容却不亚于一颗惊雷:“公子完密见公子瑶旧臣,双方或达成某种协议”。郑安雅黑着脸把信递给高无疾。高无疾看完亦大惊失色,压低了声音问:“王上,信中的意思是,陈瑶的旧臣们会支持陈完即位?那我们?”

郑安雅道:“我去问问他,看他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此后的两天,郑安雅都没有见到陈完,每次去找他不是不在就是忙,门口的侍卫还理直气壮地说:“公子登基在即,俗务众多,还请高昌王见谅。”郑安雅心中隐隐不安,却无奈身在他国,一举一动受到诸多限制,只好暗令高无疾万事小心。

第三天,陈完终于现身了。他主动来见郑安雅,春风得意地问:“听说高昌王一直在找我?什么事这么急?”

郑安雅强压怒火问他:“我怎么听说你去见了公子瑶的臣属,还见了孤竹国的人?”

陈完笑道:“高昌王何必如此在意?我马上就是须弥王了,哥哥们的臣子自然也就会成为我的臣子,我这个做王的关心一下臣子有什么不妥吗?至于孤竹国嘛。”陈完上前一步,玩味地看着她道:“高昌王的情报挺厉害呀,我还以为这件事没人发现呢。”

郑安雅大惊,她提及孤竹国本来是想诈他一下,哪知道还真有这事儿,但她表面还装得若无其事:“孤竹国也同意了?”

陈完笑道:“当然。他们插手此事无非是想要南部十城,至于是我给的还是大哥给的,不都一样吗?”

郑安雅道:“那你答应寡人的西部十五城呢?”要知道,须弥国总共不过三十六城,若是让孤竹国拿走南部十城,再让公子瑶的旧臣分掉一些,只怕须弥国也所剩无几了。一个没有地盘的王那还能叫王吗?陈完怎么舍得一次性拿出那么多的城池?

陈完听了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要问这个!不瞒你说,那十五座城依然可以给你,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陈完又走近一步来到她的身边,几乎要挨着她了。他伸出手,试图挑起她的下巴,说:“只要高昌王肯屈尊下嫁于我,这十五座城就当是聘礼了。”

郑安雅闪身躲开他的手,问他:“那些谣言也是你散出去的?”

“什么谣言呀?还请高昌王明示。”陈完笑嘻嘻地问。

“关于……关于你夜宿我寝宫的事。”饶是她为君多年,说出这些话还是会觉得羞耻。

“哦,我当是什么事呢,那不是早晚的嘛,至于这么紧张?”说罢又想上前搂她的肩膀。

郑安雅又一次躲开他,问:“你不是嫌我老吗?”

陈完笑得更欢了:“原来你介意这个?嗨,那都是我当时无知,随口说的。你现在看起来是比我大一些,不过一想到等我七老八十了你还是这么年轻,就觉得自己不亏了。高昌王,其实你我二人联姻好处很多的,须弥国加上高昌国,整个西域差不多有一半在我们手里了,到时候不要说孤竹国,就连渤海国恐怕也得让我们三分。”

郑安雅一面与他周旋,一面在心中盘算着对策:陈完有了孤竹国和国内大臣的支持,高昌国已经可有可无,西部十五城能不能要到是个大问题,此为一;自己带大军深入他国国境,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遭到偷袭,此为二;还有最令她生气的一点,陈完散布的谣言已经路人皆知,就连林长卿也写信告诉她“陈完乃阴险狡诈之徒,绝非良配”,言下之意,恐怕是信了那些流言。她可以不在意天下人的眼光,却不能不在意林长卿。

陈完对郑安雅的心事毫无察觉,他甚至还略带威胁地说:“安雅,我建议你考虑清楚,你的十万大军如今全在我国境内,而我大哥二哥剩下的兵可还有不少,都在贵军附近,可以听我调遣,这万一要是起了摩擦,你们这十万人怕是……”

郑安雅默不作声,她盯着眼前这个相处了半年多的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她该如何将大军完好无损地带回高昌?她付出了那么多,西部十五城还能不能到手?她该如何重新取得林长卿的信任?不过片刻功夫,一个危险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成型了:自己之所以会遇到那么多难题,都是因为眼前的这个男人,只要解决了他,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她轻启朱唇,浅浅地笑道:“陈完,须弥国只有你一个公子了吗?”

“你这是何意?”

“我是说,如果我费尽心机扶你上位,到头来须弥国臣民却支持其他的继承人,那我岂不是白费功夫了?”郑安雅道。

“哦,原来你担心这个,不会不会,”陈完笑道,“大哥的儿子们都被二哥派去的人杀了,二哥只有两个女儿。我父王是祖父武王的独子,所以我没有叔叔。至于其他宗族嘛,都是远亲了,平时也不在朝为官,不足为虑。”

郑安雅笑着说:“好,好,那就好。”

“安雅,你怎么了?我怎么看你笑得不大对劲?啊……”陈完话音未落,一把锋利的匕首捅进了他的腹部。

“你……”还没等陈完说出第二个字,郑安雅抽回匕首,又迅速地在他的颈间划了一道,血溅了一地。郑安雅割下他的一块衣袍擦了擦血迹,似自言自语地说:“只要你死了,须弥国就没有王了,那些支持你的人就会群龙无首。如此一来,我的大军安全了、城池也到手了。”还有半句话她没有说出口:“那样的话,长卿也会相信我了吧?”

她收起匕首往外走,迎头撞上高无疾。后者见她浑身是血,吓了一大跳。郑安雅对他说:“陈完要反悔,我杀了他。我军周围有须弥国和孤竹国军队,你们务必小心。”

高无疾答应了一声,又问:“王上,我们现在怎么办?我们是送他回来即位的,可是他现在死了,我们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放出话去,就说公子完是被公子瑶的属下所杀。至于须弥国嘛,陈完说须弥国已经没有其他的公子,那这个国家也就没必要存在了吧?”郑安雅冷笑着,脸上的血污显得她的笑容有些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