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洵道:“延宁贤侄不必客气,叶大哥可是我大哥,你不介意就喊我一声金叔。哈哈哈。”

李延宁:“……”他介意,金洵看起来太年轻了,没比他大多少岁的样子。

可有求于人家,李延宁只能道:“金叔这边请,我们这地方简陋,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金洵道:“条件确实艰苦,叶大哥真不需要我跟大伯说一声吗?他一定也很乐意帮你的。”

让几个徭夫去做其他的事,对一方同知大人来说轻而易举。

叶明再次拒绝,李延宁接着道:“金叔不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耗在这里吗?”

金洵确实好奇:“收到你的信,我立马赶过来,对你信中所提的事情很感兴趣,刚刚你舅舅又卖关子,现在我更好奇了。”

李延宁笑着道:“自然是好事。敢问金叔平常外出做行商最烦恼的是什么?”

“自然是安全。”

赚再多的钱,没有小命也花不了,可有命在,没有钱花也受不了。

李延宁道:“安全确实是排第一的,还有吗?”

金洵想了想,除了安全,就是利润了:“还有就是运输成本高,人工费、车马费、镖局费等等,每次运回来的货物都不大量,折损率却颇高。”

虽然可以提高价格来保证利润,可价格太高,又卖得不是太好。只能卖些好运输的产品,可这些东西卖的人多,竞争激烈。

李延宁道:“若是我现在修的这条道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呢?”

金洵不可置信问:“一条道能解决我的这些烦恼?”

“不仅是你的烦恼,也是众多商人的烦恼。”

金洵不信,李延宁便娓娓道来。他先跟金洵解释什么是木轨马车。

等他消化了这个概念,再分析木轨道的好处。有了这种光滑平直的轨道,马拉车的速度将更加迅速,拉的货物也更多,商人便能将成本控制住,运更多的货赚更多的利润。此路解决金洵的第二个烦恼。

只要这条木轨道通行起来,锦州前往悠州、圳州、平州等地的商贸必然繁荣起来,拉货的车多了,来往的人也多了,沿途便需要客栈和食肆。

有了客栈和食肆,商人便无需风餐露宿,就不用害怕野兽袭击。而道路繁华起来,有了商圈,官府必然派人维护治安,也就无需担心劫匪。此路解决金洵第一个安全烦恼。

金洵听完也知道这条路不仅对他们商人有诸多好处,对官府也一样有好处,他应该要跟他大伯提一提。

金洵道:“你说的木轨道确实让人心动,你想我怎么帮你修路?”

李延宁高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快。接下去两人又针对后续计划商量了一番。

最后金洵告辞前,拍了拍李延宁的肩膀道:“你这脑袋怎么这么聪明。等我好消息。”

“多谢金叔。”

金洵回去后,开始让人在各个乡镇买晒干并做好防腐处理的坚硬木材和软木材。

又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给大伯。木轨道之事必须告知大伯。这条路修建完绝对是一件大功劳。

之后他又掏钱,买了诸多米粮送到官道给徭夫们吃,让他们努力将木轨道修好。

李延宁送的粮食刚吃完,王县令送了一批,现在王县令送的那一批还没吃完,金老板又送了一批。

看着帐篷里满满当当的米粮,徭夫们干劲十足,有吃有喝在哪里干活不是干?

徭夫们知道这是李延宁拉来的大老板,都对李延宁感激不尽。对他的话更加言听计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往东决不往西。

于是李延宁将徭夫分成若干个小组,一组由李青松带队从南往北修。一组由吴大牛带队翻山越岭到官道的另一头,从北往南修。

南北的中间又有两个队伍从中间往两边修,分别由周运和李武波带队。如此一来,能节约工期。

与此同时,李延宁也组织了一批有上山经验的徭夫往深山里砍坚硬的树木回来晒干,做防腐处理。进山的队伍由叶明带队,每天回来时,进山小分队时不时还能带回来一些野物,给徭夫们打打牙祭。

另一边,会木工活儿的工匠们已经开始用金洵买来的处理好的木料做枕木和轨道。

期间王县令来过三次,金洵也来看过两次。

很快,徭夫们将那段缓坡清理出来并修好路基。工匠们开始按图纸安装木轨道。

轨道的间距是相同的,与现在民间统一的马车车轮的轮距是一致的。安装起来并不算太费力。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那段木轨道铺好了。李延宁请来王县令和金洵,让他们坐在马车里感受一下木轨马车的速度。

木轨道在马车上轨道前的部分做的比较宽且坡度更平缓,然后逐渐缩小抬高,给了马车上轨的空间。

王县令的车夫是老把式,他先让马儿走起来,等上了木轨后,稍微赶马提高速度,马儿为了让蹄子踩在路基上,只能迅速迈步。

马车呼呼向前冲,坐在车里的王县令欣喜若狂,他掀开车帘往外看,这速度比平常的马车速度快不知道多少倍,最重要的是平稳!太平稳了!完全没有颠簸的感觉。他就是在车里看书都不会晕。

若是华朝到处都能修这样的轨道,物资运输,士兵输送,货物往来,人员交流……王纯义越想越心潮澎湃。

马车已经停下来了,他还在畅想,车夫调转车头往回赶。王纯义在平稳的车厢里思考着,已经一个来回了,都不曾发现。

直到李延宁和金洵得声音在外面响起,他才回过神来。

李延宁问:“王大人感觉如何?”

王纯义下车,拉着李延宁的手,激动地手都微微发抖,他眉开眼笑道:“贤侄太厉害了,这路跑起来又快又平稳,有你简直是我华朝的福气啊!”

金洵迫不及待地上马车:“真有这么好吗?我试试看。”

王纯义又上了金洵的马车,再感受一遍。

王纯义都上车了,见他不介意,金洵拉着李延宁和叶明一起上马车,四人出发。

马车平稳地行驶在道路上,金洵兴奋地直叫:“这也太稳了吧,天呐,我以前坐的都是什么摇摇车啊!这简直像飞起来一样,哈哈哈,有这路,我能坐一天……”

金洵叽叽喳喳的赞叹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