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家家户户有余粮,各个乡村挑粮去镇上卖的农人络绎不绝。镇上迎来了一年最热闹的时候,今年又是丰收年,连村落间的赶集都多了。

李青鹤准备上山多采摘些冬笋香菇等山货回来晒干,到时候连同叶柔种的新鲜瓜果蔬菜一起挑去镇上摆摊。

每年这时候都可以赚点钱备年货,今年是夫妻俩自己第一次过年,独立门户了,要多准备些东西,到处是用钱的地方,现在必须努力多赚点。

夫妻俩干劲十足。

第二天,李青鹤和叶明一大早便上山。叶柔忙完家务活,坐下来将剩下的手帕绣完,准备过两天拿去镇上的铺子卖,又是一笔进项。

今天李延宁和李延兰姐弟俩去南山打苜蓿草和菊苣回来喂家禽。

李青松用分家的银子买了一只小猪仔,八只母鸡,三只公鸡还有一群小鸡。每天都需要不少牧草。李延宁经常跟着姐弟俩去。

这阵子不少人家开始杀猪做腊肉,劁猪的也不少,李青松最近早出晚归忙着给人杀猪劁猪。

两天后,天还未亮,李青鹤夫妻俩便起床,叶柔将几天前晒干的山货装进背篓,李青鹤将新鲜采摘的蔬菜和山果装进箩筐。

李延宁终于获得李青鹤和叶柔的同意,能去镇上见世面了。

“宁儿今天怎么不赖床啦?”叶柔调笑道。

“娘,我也就偶尔起晚了,哪有天天赖床。”李延宁自从来到古代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是标准古代人作息,只除了偶尔小身板累坏了才赖床。

是的,李延宁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准备把身体养好。赚钱重要,身体健康更重要。没有健康的体魄,其他一切都是虚的。

三人收拾妥当,夫妻俩便带着李延宁出发去镇上赶集。

刚锁上门,叶明也从隔壁出来,他拎着野山鸡和野兔,背着山核桃和野山楂。

刚打完招呼,另一边的李青松也出门了,他背着一大捆柴,手里还拎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他杀猪劁猪的工具。

“哥,你也去镇上摆摊吗?”李青鹤问。

“我要去桃溪村给人杀猪,经过镇上,顺道卖捆柴。”李青松就是这样,绝不空手来回。

“宁子也跟着去镇上吗?要是没人照看,交给你大嫂,或者让延兰看着也行。走去镇上路途不近,别把宁子累着了。”李青松道。

“大伯,我现在身体好很多了,前几天我还跟着爹和舅舅去千雾山摘栗子。我可以自己走去镇上的。”李延宁赶紧保证不拖后腿。

“是啊,哥,宁子一起去,顺道带他去吴大夫那再把把脉。”李青鹤解释道,带他去把脉才是他们夫妻同意带他去镇上的根本原因。虽然儿子现在看着健康,半年前到底伤了身,两人一直不放心。

五人便一起出发了。

路上遇到了不少其他赶集的村民,大多数人都背着东西去卖。

苗婶,家住李家老宅隔壁,这时候看到李家兄弟,便过来打招呼:“青松青鹤赶集去啊。”

“是啊苗婶,你也去镇上啊?”李青松回应。

“对呀,攒了一篮子鸡蛋,吃不完拿去卖。”说着还靠近了些,压低声音道,“前天晚上我好像看到青榆回来了,天有些黑,瞧不真切没敢认,但是昨天一天都没看到你们老宅开门。”

李青松和李青鹤对视一眼,李青鹤道:“我和大哥最近忙得很,还没回过老宅,等忙完再回去看看爹和姨娘有没有需要帮忙。”

苗婶见打听不到八卦便没兴趣了:“那是,大庆也不容易,是该回去看看。”

李延宁一听苗婶的话语,便想到李青榆应该是没考上童生。李青榆已经18岁了,连考了两次都没有考过。看来科举之路确实很难,李延宁内心也沉重了几分,是对自己未来的茫然无措。

张氏和李大庆分家时一副李青榆立马就是童生的架势,不少村民们还记忆犹新。为了李青榆的赶考费不惜放弃孙子,现在没考上,家也分了,不少和张氏不对付的妇人都在等着看笑话。

李青鹤怎会不知,既已分家,老宅的事他便不想再掺和。

四人为了照顾李延宁,走走停停,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镇上。

一进景和镇,李延宁好奇地到处张望。原来古代的镇子长这样啊!李延宁看着两边古朴的建筑,土路夯筑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有些感慨,这跟现代的一些仿古街道没有太大差别,就是看着更旧了一些。

最大的差别是路,古代大多是土路,下雨天道路泥泞,很不好走。

他们一进城门,两边都是摆摊,卖什么的都有,最多的就是农副产品,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来赶集。

和他们一样带着山货和蔬菜在叫卖的人不少,可看样子生意不太好。这个季节,山上最多的就是这些山货,愿意去捡都能捡到,随处可见的东西都不太值钱。

明明见这情况,沉吟片刻道:“要不你们跟我去许家食肆碰碰运气?这些食肆的蔬菜通常是由掌柜或者厨师、伙计家种菜的亲戚提供,来源比较固定。但有时候食肆生意突然好一些,采办就得去集市买,我遇到过两次许家食肆的采办着急忙慌地出来买菜。今年丰收,来镇上的人也多,食肆的生意应该会很好,需求也会更多,我们去试试?”

李青鹤道:“好。”

于是几人在叶明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家食肆的后门。叶明表明身份后,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出来。

叶明对那人行了拱手礼:“许掌柜好,这是昨天刚猎到的山鸡,这些都是山上采摘后晾晒好的山货,还有一些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都是新鲜东西,您看有需要吗?”

许掌柜回礼:“感谢叶兄弟记挂,我能先看看吗?”

“当然,请。”

许掌柜是个利索的,看了叶明等人带来的东西后,道:“叶兄弟是个实在人,带来的都是好东西,这些我全要了。”

“全要了?”几人吃惊。

“是啊,不瞒你们,最近童生试刚过,镇上柳员外的公子考上童生,今天晚上在府里大摆宴席,在我这食肆订了不少席面。也是你们运气好,我正要带伙计们出去采买,你们就到了。”

“谢谢许掌柜。”

“恭喜许掌柜,祝掌柜生意兴隆。”几人再次道谢。

许掌柜:“哈哈哈,以后有猎到什么东西记得还来找我。”

“一定。”叶明道。

最终,叶明的三只野山鸡卖了二百一十文,卖出了半个背篓的山核桃和野山楂,得了十五文。

叶柔背来的一大箩筐山货有野菌菇、山木耳,还有自己晒干的冬笋,总共卖了八十文。李青鹤挑来的瓜果蔬菜都很新鲜,总共四十二斤卖了一百六十文。

连李青松挑来的柴都卖了二十文。可谓是皆大欢喜,不用叫卖,不用摆摊都卖出去了。

李青松与他们道别,他要赶去桃溪村杀猪。叶明还剩下半筐的山核桃和野山楂,他准备去集市上再卖卖,顺道等李青鹤一家。

而李青鹤和叶柔带着李延宁先去布店卖手帕。